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具体方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我国古文明的主要传承方式,其中蕴含了我国先辈们的伟大思想和崇高精神,为后人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人们的精神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动力。高中语文教学之中包含了多篇文言文,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學习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与审美能力,并加强自身的精神建设,体会我国古文明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但现今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也没有取得积极的效果,所以当代高中教师应以优化教学为手段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1.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是一项比较枯燥的工作,学生往往表现出较低的效率和兴致,而且学生也没有足够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文言文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言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另外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比较注重重点段落和重点词句的讲解,忽视了文章的整体性,也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教导,而且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无法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只会生记硬背,降低了学习质量。
  2.教师掌控力过强,忽视了学生自身因素。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总是认为讲文言文剖析的越详细越好,这是提升文言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这种思想是正确的,但是教师不应该忽视学生自身因素,很多学生的文言文功底较差,自身对文言文的理解还只是片面的,而且也没有足够多的文言素养储备,当教师进行文言文剖析时,学生只是在忙着记录,这对理解教学起到了不利的影响,也降低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3.文言文教学多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考试是我国千古不变的永恒定律,学生要想晋升到高质量的学校就必须做好考试工作,教师要想提高自身在教育界的影响力也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多以应付考试为出发点,教学内容比较侧重词和句的讲解,忽视了审美与情感教育,这限制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文言文教学不应该片面的停留在字和句的讲解上,更应该注重整篇文章的体会教学,不应该只为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更应该为了提高自身的发展空间而学习,这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增加文化储备,提高文采的重要手段。
  二、如何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
  1.进行趣味教学,培养兴趣。高中文言文在选材上有着独特的考究,很多文言文都有着一定的歷史背景和发展情节,如果教师对文言文可以进行生动的描绘,那么学生必然会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增加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度和理解力。例如在进行《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文章的写作素材为切入点,对整个故事进行有效的描绘,促使学生有较高的兴趣进行接下来的文言文学习。另外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的文言文感受。
  2.加强师生互动,培养感情。教师在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时应尽量多与学生互动,避免出现“一言堂”的教学课堂,那只会使课堂气氛变的更沉闷、压抑,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转变自己的身份,努力调整自身的教学心态,以一名引导者的身份投入到文言文教学之中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使学生更有效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例如在进行《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朗读课文,这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文章之中描绘的情景,还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又能提升课堂氛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3.多做分析总结,提高理解。文言文中的字和句都比较难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摸不到头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由内而外的分析,这才能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首先教师应该把学习权利归还于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阅读、学习,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然后在教师的解答之中提高自身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剖析文章的内涵及意义,让学生真正抓住文言文的教育意义,提高自身对文言文学习的重视。最后对文章中心思想及重点词、句进行有效总结,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另外教师在课后要多做考与查,即多设考题、严格检查,这也是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
  文言文教学关乎着学生的自身成长,关乎着我国文化传承,其教育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何优化文言文教学是当今教师应该大力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是需要师生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言文高效教学的重要目标,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樊孝聪,山东济宁孔子国际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冲击,一些大学生因沉迷于网络而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本文对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提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往往沦落为学生对教师或参考资料的“鹦鹉学舌”.结合教学实践,该文提出了由题入手,辐射全文;找准词语,搭建框架;归并段意,理顺脉
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须。“写作即生活”,就是写作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学生的写作水平会随着自身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情感的丰满而日益提升,逐渐实现学生人格的形成、思想的成熟和情感的升华。所以,初中學生作文要实现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必须实现我眼观我察,我手写我心。也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身生活的点滴,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到生活的乐趣。  一、积
期刊
上课伊始,老师询问一年有哪些季节,引导学生向春、夏、秋、冬“打招呼”引入课题.
【摘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可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促进国家人才培养与科研研究的共同进步,科研团队是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但是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初期科研团队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不同列出了六种现状,并针对这六种现状,总结出了背后的原因,包括高校的工资待遇问题、科研团队的建设机制问题和科研团队的考核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科研团队的人才培养方面要注意团队领军人物的
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就是这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特征,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能够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和壮大。现阶段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语文教育工作时,要重视对传统文化進行传承,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一个体会,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怎么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合理利用网络,激发传统
期刊
翻开书卷,一阵阵墨香肆意涌来。这香,铺天盖地,让人迷乱。这香,太过浓烈,太过沉郁,让我一时不知所措。猛然间,一股清香之气吹进我的心田,心中仿佛也有一树海棠为之缓缓盛开,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进行全面的贯彻,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并通过对知识进行探索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现阶段的语文教育随著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合理设置悬念,让学生能够通过创新阅读对自身学习的乐趣进行培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语文“悬念”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合理设
期刊
以主题为中心,围绕同一个话题,以不同角度的互补把不同文体的文本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模块;把几个主题相勾连的几个模块组合在一起,这就是专题。小模块加大专题,这就是主题组元教材的编排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这种主题组元方式,要求教学时对教材的把握要有模块意识、专题意识,不能孤立、割裂文本的专题情境。因为专题中几个模块的内容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内容相对呈纵向递进这种逻辑顺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