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的天空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008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往前推一点儿,那里的人们也许心里就藏着一个木马,那是童年的回忆,是属于他们的专属物品。
  见到木马,是在一个展览上,有一个展品是陶制的木马,非常精致而且别有趣味。据作者说,这个陶木马是为了纪念她的童年,小的时候,外公会给她削一个小木马当玩具。那是个暖暖的午后,家门前那方小小的土丘上飘着层层木屑,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眯着眼睛认真地削去一块一块的小木头,一点一点成就了童年中最为美好的回忆。我不知道人是否会在岁月变迁后才怀念起旧时光,也不知道这个木马的原型是否还停留在作者的身边,但此时此刻,在众多华美、复杂的艺术品中,我却独爱这匹陶木马。简简单单,没有一点杂色,却给人带来一种泪上眼眶的满足和感动。也许朴素和回归自然,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吧。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我的童年是和沙包、毽子一起度过的,一个比木马要晚一点年代,是高水平的电子产品开始出现的年代。但是,我却没有一个木马,没有一个用真心铸就的玩具。曾经有想过自己做一个,却未曾发现小刀与木头的抗争是如此焦灼。为了防止误伤自己,我放弃了,心里却产生了一种更为深切的感动。你投入了多少真心,它就能在你的心中荡起多久大的涟漪。也许木马是象征着一种情结,那是儿时对未来最纯真的希冀。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渐渐地长大,却不知何时丢了那份最重要的信仰。是被现实打击了,还是对未来却步了?我们变得越来越不开朗,变得越来越沉重。记忆中童年的木马被我们落在尘封里,走得太快,忘记了笑。是否多年以后,蓦然回首,那尘封中的木马依旧,才显得更弥足珍贵?我们向往自由,我们看重未来,我们选择了高速前进的列车,却丢弃了不能驰骋的木马。这样的我们,也会否在多年以后想起时热泪盈眶?
  我相信那个陶木马继承了太多艰辛、泪水、遗憾和回首,是经历怎样的人生百味才能在色彩缤纷的物流中筑出这样一匹素净的陶木马?不管怎样,它立在展览箱里,承载了一代人的回忆。也许当华丽的灯光消退,在它的心里,它仍是狂奔天空的树木,只不过在奔跑的同时渐渐朝地心远去。
  木马击痛天空和大地的过程,已经散落。
  读后:
  素净的陶制木马,简简单单,没有一点杂色。雕刻木马的匠人手持小刀和木块,追求着原始的艺术,偏执而纯净。像我们小时候刮奖一样,刮出一个“谢”字之后,明明知道没有中奖却非要把“谢谢惠顾”四个字都刮得干干净净,偏执而纯真。木马,是用真心铸就的玩具,木马情结,是一种纯真的希冀。那时的我们,眼馋着照相馆里的木马玩具,总是神气地拿着它照相,“咔嚓”一声,童年被定格,而我们被迫长大。如今,我说“童年是一匹旋转的木马”,你却悲伤地感叹“木马散落,童年远去”。但是,有些往事是岁月带不走的,愈经冲刷反而愈加鲜明,始终活在记忆中。我们生前守护着它们,离开后也会把它们带进永恒。
其他文献
记忆里有许多青山。  山涧的悠冷,瀑布的激越,手掌大的绿叶,粉颊似的红花。从一座深山走出来的那种失落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的惆怅,唯啼鸟知晓。  有一天下楼推开后院的纱门,迎头是一阵寒雨;那时我正想步行去校园听音乐会。马路一片湿寒,雪融了以后,春天正蹑足行来,西边的教堂正有人在唱诗,不知道他们在赞美什么。也许是赞美一千个湖泊,也许是赞美一万重青山,也许是哭泣,也许是平凡的忧郁而已。  有一次驱车东下去
“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时光极其短暂,要多对党和人民作贡献,这样才有价值,才有意义。”50年来,杨元臣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样一则人生信条。一个退休10余年的教师,在距县城60
有个成语叫一贯到底,指做事有头有尾,善始善终。别看这4个字不起眼,它可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高招:把要写的事物景物按照顺序一直写到底,这就是作文里面的一贯到底。这种一贯到底
贾得一中地处临汾市尧都区城郊,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全面实施“小组合作与评价”教学模式,使学校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课堂互动是师生必须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积极的互动可以成功地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锻炼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但是,若没
自我发了第一首诗歌《秘密至极长诗彰示的有关中国古老书籍(易经)所带来美学范畴的无限驳论》后,我在诗坛的地位便已然确立。并且这种状态并未下降,反而有随年数上升的趋势,即使我这诗没写一个字。  他们将我抬得愈高,我便愈加贪心。虽然此诗不著一字,但占尽风流,引起了广大专家的解读。当然我事先买通了一个专家首先解读,从而发出先声,引起他人的猜测揣度,而随时势渐大,其他的专家也就不得不参与进我这首神奇作品的解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可以体现着装人的具体身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信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活动于中国宫廷,在着装方面反映出中西文化独特的碰撞与融合。具体表现为传教士初
明代无锡县隶属南直隶常州府,是江南经济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在明代,无锡科举颇为发达,其举人、进士多以《尚书》为本经。人们熟知的晚明无锡东林人物顾宪成、顾允成、
胡适之先生素来善于言辞,但有时也不免说漏了嘴,他六十八岁时去台湾,在一次欢宴中遇到长他十几岁的齐如山先生,没话找话地说:“齐先生,我看你活到九十岁决无问题。”齐先生愣了一下说:“我倒有個故事,有一位矍铄老叟,人家恭维他可以活到一百岁,他忿然作色曰:‘我又不吃你的饭,你为什么限制我的寿数?’”胡先生急忙道歉:“我说错了话。”
乾隆帝执政六十年,就皇宫建筑内檐装修而言,艺术风格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乾隆初期,内檐装修继承了雍正的传统,描金漆、湘妃竹装修较为普遍,而乾隆皇帝力图建立自己的风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