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热点一直都是阅读教学,尤其是具有思想价值、文学价值的名著阅读教学。名著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良好品质,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上受到感染。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以此提升我国中学生语文名著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被一部部经典名著构成,可谓是一书一世界,在书籍的海洋中我们不仅仅能够得到心灵的滋养和慰藉,还能够体会经典的魅力。现在各地中考中一个必考的题型就是名著阅读题,现在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并且随着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一个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就是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初中语文一线教学过程中,名著阅读的情况非常值得人们关注,尤其是教师群体的教学情况,教师的阅读指导与学生的阅读情况有着非常密切联系。
  (一)教师自身名著阅读情况不一
  在初中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名著阅读量至关重要,但是根据现阶段对初中语文教师名著阅读量的调查情况来看,其阅读量根本不能够满足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要求,浅阅读、少阅读甚至是不阅读的情况在很多一线教师身上都存在。有学者调查研究,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初中教师的名著阅读量能够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教师都不能够写出读后感或者是导读文字。在一线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不能够及时地对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跟踪,并且也不能够将准确的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只是将阅读任务布置给学生之后让其自由发展。有的教师会进行名著的阅读指导,但是其指导欣赏阅读的方法也不正确,一般情况下都是阅读教学课提到了名著阅读和教师解读教材中节选的名著部分。
  (二)未完全与课内学习相结合
  一线教师在进行名著阅读课时,由于苏教版教材设置的原因,造成系统性和连贯性在教材体系中并没有体现,学生的课内学习与教材中的名著选材也没有结合在一起。使用苏教版进行语文学习的学生,在九年级下半学期阅读《朝花夕拾》,但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学生在七年级下半学期就已经学过了。其实在学生学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章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但是现在初中学生年龄偏小,很多没有兴趣,也看不懂鲁迅先生的文章,但是《朝花夕拾》说不定学生会有阅读兴趣,因为这本书充分将鲁迅先生的温情一面展示了出来,清新优美的文笔和亲切感人的叙述,会极大程度地感染学生。
  (三)教师教学功利色彩严重
  现在有一层名为功利的面纱蒙在了初中名著阅读教学上,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在为了学生应对中考。对名著复习资料进行搜集,将名著的情节内容进行简化,阅读练习题替代原本的名著阅读,这些都是名著教学过程中为了应对中考的名著阅读而产生的变化。名著阅读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与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相悖的,将学生发散思维直接扼杀在摇篮中,学生个人对于名著阅读的体会也直接被教师忽视,机械枯燥的教学活动,让“习题课”逐渐替代名著阅读课。学生在这样的名著阅读课上很难获得思考探索的满足感和精神世界的愉悦感,在考试复习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对名著产生厌恶感,一个个题目直接扼殺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严重的情况,甚至“反阅读”的倾向也有可能在学生中出现,这对于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教学是极为不利的。
  二、提升苏教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将学生名著阅读兴趣激发出来
  只有不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少读书和不读书的情况才有可能产生根本改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学校教育和老师的教学方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为了让学生重新拾起阅读的积极性,应该将学生名著阅读的动机和求知欲激发出来,这些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来完成了。首先,使用苏教版教材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对教材研究透彻的情况下,自身的名著阅读量一定要有所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要求。其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名著阅读进行导入时,可以适当采用一些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比如将名人轶事讲给学生,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就是黑塞读书生涯的启蒙书,而也正是这本书开启了黑塞的写作生涯,最后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对学生名著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只有在阅读大量的名著之后,学生才能够掌握正确、恰当的阅读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阅读的主体还是学生,学生必须自读大量的名著才可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初中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不可能全部精读,为主的还应该是略读,叶圣陶认为能够达到应用效果的还是略读。除此之外,学生还应该将默读的习惯培养起来,因为整本阅读是名著阅读的基本要求,这就与阅读单篇文章之间有所差距,因此在阅读名著时,学生采用最合适的阅读方式就是默读,这样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三)适当开展学生名著阅读活动
  初中生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在这样情况下想要其长期坚持名著阅读的习惯,就需要让其体会到成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这样学生名著阅读的动机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其实可以适当地安排展示学生名著阅读效果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其中,了解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取得的收获,在改正错误和缺点的同时能够为自己付出的努力感到骄傲。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语文素养整体提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想境界的同时,让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真正受益。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迁徙题材纪录片是目前纪录片创作中一个值得挖掘的领域。从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历史来看,迁徙题材纪录片类型化趋势并不明显,它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流的纪录片类型,但是此类纪录片将会
语文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教材内容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课外阅读是学生可以对更多的事物认知的必由途径,提高写作能力,开阔视野,扩充知识结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正】一、前言安全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安全管理能为员工带来幸福,给社会带来稳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发展。任何工程项目在
【正】数字化教学模板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以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是教学系统。其特点是,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发动机和主力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差距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灭的。
企业在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选择不同的生态对策,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而不应简单模仿,跟进。当企业刚开始进入某个新的产品市场时,企业处于原始生态位或竞争前生态位状态,消费
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培训不仅事关农民的生活、贫困县脱贫、新农村建设,更关系到我国国民生活、农业发展乃至工业发展等等。然而,贫困县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却存在培训不足和农村人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其无可替代的位置。“它容量至大,使命至大,占用的课时也至多,对推动学生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古典文学作品是传承人类文明的最主要载体之一。
对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进行改进,利用其来预测玉溪市2011~2020的人口增长情况,并通过Matlab数值模拟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有效性.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中国企业家作为新时期的英雄人物,正是诞生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势,崛起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势。纵读历史,横看世界,所有的大赢家无不都是得‘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