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财务报表的舞弊现象及财务报表的粉饰已成为一个经济金融行业的很难做出解决的问题。会计报表粉饰极具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影响企业自身的诚信度,也不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防止
一、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
1、利益驱使是根本原因
财务报告粉饰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上市公司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如上市公司为满足配股增发条件的需要、避免被或退市的需要、银行贷款的需要、管理目标的需要等。大股东在其利益与国家、其他小股东、债权人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也会对管理者施加影响,粉饰财务报告。单位负责人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为局部利益作假账,出假报表。同时,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困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得不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合作”,出具虚假报告,甚至主动配合上市公司造假。
2、 报表粉饰的收益大于粉饰过的报表的成本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目的主要是虚增利润,而虚增利润后的报表一旦对外公布,往往带来的就是流通股股价的上升,因此,流通市值的增加是粉饰回报的重要方面。当然,粉饰也有一定的成本。但是目前在我国,粉饰过的财务报表的收益往往大于粉饰过的报表的成本,这是很多上市公司铤而走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报表粉饰的手段
1、虚增收入,虚增利润。上市公司通过伪造顾客订单、发运凭证和销售合同,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手段来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或虽以真实客户为基础,但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公司在该客户下确认的收入远远大于实际销售收入;或在报告目前(如年末)做假销售。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再在报告日后(如次年)以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作退货处理,从而虚增当期利润。寅吃卯粮,提前确认收入。上市公司出于自身目的需要,不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成本费用。
2、 变更会计政策,调节利润。有些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从而在报告年度多提折旧减少利润或少提折旧增加利润。还有些上市公司通过改变发出货的计价方法来调节利润。
3、 掩盖交易或事实。由于财务报表只能提供货币化的定量财务信息,决策者如果想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仅仅依靠财务报表信息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比报表资料更详细、更具体的信息,这些一般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体现。但目前公司出于粉饰报表的目的,在报表附注中通常掩饰交易或事实,常见作假手段主要包括对未决诉讼、未决仲裁、担保事项、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购置资产行为等的隐瞒或不及时披露。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
财务信息虚假具有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得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在资本市场上,财务信息虚假会使投资者失去投资信息,导致市场失灵,资本配置效率低下,资本流向欺诈者和劣质企业,其后果十分严重,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一大障碍。
1、 危害市场经济顺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增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欺诈广大投资者,误导国家对目前经济的判断,影响了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2、 危害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粉饰的财务报表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状况,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息导向,致使决策失误,将会影响企业的正确可持续发展。
3、 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成长。目前,注册会计师内部竞争激烈,少数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拉拢客户而竞相压价或与企业达成某种协议。这种恶性竞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事务所依赖客户,并根据客户的意向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甚至参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在职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4、 危害广大投资者。投资者投资的依据是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它的粉饰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在造成投资者经济损失的同时更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环境失去信心,所造成的损失很难用金钱来衡量。
5、 危害会计人员本身
会计人员做假帐这种行为造成了整个会计行业空前的信任危机。现阶段会计界诚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种不信任的态度对会计界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
四、 财务报表粉饰的防治
1、增强审计独立性。。为了增强审计独立性,应由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联合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实行“审计轮聘”制度。另外,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咨询业务连体,制定合理的报酬机制。
2、 提高审计质量,严守审计规则。。为了保证审计证据充分,审计意见确信,应制定合理的报酬机制。同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质量,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杜绝注册会计师的侥幸心理,确保其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做到“公正、公允、公开”。
3、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作为高层管理者(经理),应既懂得财经纪律、会计法规,又要遵守法规,合法经营。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厂长、经理利用手中职权指使、授意、强迫职务轮换制度等。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并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及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4、针对注会的防治措施。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复杂化,董事会和经理的角色日益复杂,最终导致审计业务的聘任权由企业的经营者掌握。形成了原本是广大股东审计经营者却变成了经营者自己审计自己的现状.注师行业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问题,注师对本身职业道德的要求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审计的力度。如果采取审计费统一交到监管部门,之后由监管部门委派会计师事务所去审计。虽然实质上未变,但打乱分配的结果有利于注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其独立性。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地位更加重要,只有真实可靠的信息才能发挥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规范社会经济秩序,消除腐败现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总之,对会计信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会计工作才能步入正轨,经济建设才会规范有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国的激励优化与会计控制强化的制度及执行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舞弊手法的“低级”可能同时暗含着两个基本结论:一是会计监管还很弱;一是“高超”的手法未曾揭露。如论如何,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管。截至目前,我国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还停留在表面,离系统化、严密化和快速化还有相当的距离。完善财务报表制度,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是一个长远而严峻的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从实质上和形式上抑制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高一个良好的环境。我相信,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财务报表粉饰现象一定能够得到很大改善,市场经济也能更加健康、有序的进行。
五、 提高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的成本,加大法律的惩处力度
一是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民事赔偿既可以使因粉饰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舞弊者形成确实的经济压力,抑制其违法冲动,从另一角度看,民事赔偿还具有调动有关利害关系人起诉的积极性,提高对财务报告粉饰者的威慑力。
二是加大粉饰行为的刑事责任。虽然加大对粉饰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和民事处罚力度有利于对财务报告粉饰形成威慑,但尚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财务报告粉饰,因此,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惩罚应当成为重要选择。(作者单位: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宋良荣.财务报表舞弊识别技巧,2010
[2]肖红.谈如何识别粉饰的企业会计报表.2008
关键词:财务报表;粉饰;防止
一、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原因
1、利益驱使是根本原因
财务报告粉饰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动力,上市公司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如上市公司为满足配股增发条件的需要、避免被或退市的需要、银行贷款的需要、管理目标的需要等。大股东在其利益与国家、其他小股东、债权人发生矛盾的情况下,也会对管理者施加影响,粉饰财务报告。单位负责人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为局部利益作假账,出假报表。同时,我国目前处于买方市场困境下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不得不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合作”,出具虚假报告,甚至主动配合上市公司造假。
2、 报表粉饰的收益大于粉饰过的报表的成本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目的主要是虚增利润,而虚增利润后的报表一旦对外公布,往往带来的就是流通股股价的上升,因此,流通市值的增加是粉饰回报的重要方面。当然,粉饰也有一定的成本。但是目前在我国,粉饰过的财务报表的收益往往大于粉饰过的报表的成本,这是很多上市公司铤而走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报表粉饰的手段
1、虚增收入,虚增利润。上市公司通过伪造顾客订单、发运凭证和销售合同,开具税务部门认可的销售发票等手段来虚拟销售对象及交易;或虽以真实客户为基础,但在原销售业务的基础上人为扩大销售数量,使公司在该客户下确认的收入远远大于实际销售收入;或在报告目前(如年末)做假销售。同时增加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再在报告日后(如次年)以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名义作退货处理,从而虚增当期利润。寅吃卯粮,提前确认收入。上市公司出于自身目的需要,不遵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成本费用。
2、 变更会计政策,调节利润。有些上市公司随意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从而在报告年度多提折旧减少利润或少提折旧增加利润。还有些上市公司通过改变发出货的计价方法来调节利润。
3、 掩盖交易或事实。由于财务报表只能提供货币化的定量财务信息,决策者如果想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仅仅依靠财务报表信息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比报表资料更详细、更具体的信息,这些一般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体现。但目前公司出于粉饰报表的目的,在报表附注中通常掩饰交易或事实,常见作假手段主要包括对未决诉讼、未决仲裁、担保事项、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购置资产行为等的隐瞒或不及时披露。
三、财务报表粉饰的危害
财务信息虚假具有危害性,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得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导致政府等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在资本市场上,财务信息虚假会使投资者失去投资信息,导致市场失灵,资本配置效率低下,资本流向欺诈者和劣质企业,其后果十分严重,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一大障碍。
1、 危害市场经济顺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掩盖了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增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欺诈广大投资者,误导国家对目前经济的判断,影响了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2、 危害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管理层在决策时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粉饰的财务报表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状况,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息导向,致使决策失误,将会影响企业的正确可持续发展。
3、 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成长。目前,注册会计师内部竞争激烈,少数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拉拢客户而竞相压价或与企业达成某种协议。这种恶性竞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事务所依赖客户,并根据客户的意向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甚至参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粉饰行为,在职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4、 危害广大投资者。投资者投资的依据是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它的粉饰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在造成投资者经济损失的同时更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环境失去信心,所造成的损失很难用金钱来衡量。
5、 危害会计人员本身
会计人员做假帐这种行为造成了整个会计行业空前的信任危机。现阶段会计界诚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种不信任的态度对会计界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
四、 财务报表粉饰的防治
1、增强审计独立性。。为了增强审计独立性,应由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联合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实行“审计轮聘”制度。另外,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与咨询业务连体,制定合理的报酬机制。
2、 提高审计质量,严守审计规则。。为了保证审计证据充分,审计意见确信,应制定合理的报酬机制。同时,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监督质量,并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杜绝注册会计师的侥幸心理,确保其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做到“公正、公允、公开”。
3、 强化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作为高层管理者(经理),应既懂得财经纪律、会计法规,又要遵守法规,合法经营。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厂长、经理利用手中职权指使、授意、强迫职务轮换制度等。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果并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及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4、针对注会的防治措施。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复杂化,董事会和经理的角色日益复杂,最终导致审计业务的聘任权由企业的经营者掌握。形成了原本是广大股东审计经营者却变成了经营者自己审计自己的现状.注师行业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问题,注师对本身职业道德的要求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审计的力度。如果采取审计费统一交到监管部门,之后由监管部门委派会计师事务所去审计。虽然实质上未变,但打乱分配的结果有利于注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其独立性。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地位更加重要,只有真实可靠的信息才能发挥会计工作作为经济管理服务的功能,规范社会经济秩序,消除腐败现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有序发展。总之,对会计信息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会计工作才能步入正轨,经济建设才会规范有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快速发展。 此外,我们必须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国的激励优化与会计控制强化的制度及执行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舞弊手法的“低级”可能同时暗含着两个基本结论:一是会计监管还很弱;一是“高超”的手法未曾揭露。如论如何,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管。截至目前,我国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还停留在表面,离系统化、严密化和快速化还有相当的距离。完善财务报表制度,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是一个长远而严峻的任务,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从实质上和形式上抑制企业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高一个良好的环境。我相信,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财务报表粉饰现象一定能够得到很大改善,市场经济也能更加健康、有序的进行。
五、 提高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告的成本,加大法律的惩处力度
一是引入民事赔偿机制和相应的民事诉讼机制。民事赔偿既可以使因粉饰而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得到补偿,又能给舞弊者形成确实的经济压力,抑制其违法冲动,从另一角度看,民事赔偿还具有调动有关利害关系人起诉的积极性,提高对财务报告粉饰者的威慑力。
二是加大粉饰行为的刑事责任。虽然加大对粉饰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和民事处罚力度有利于对财务报告粉饰形成威慑,但尚不能从根本上阻止财务报告粉饰,因此,加强对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惩罚应当成为重要选择。(作者单位:内蒙古龙旺地质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宋良荣.财务报表舞弊识别技巧,2010
[2]肖红.谈如何识别粉饰的企业会计报表.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