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儿采血和输液一次进行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426例次需要采血和输液的患儿,用5.5~6号针头的输液器进行常规静脉穿刺,成功后先抽血后输液,观察此法的成功率。结果426例次患儿中,成功412例次,成功率96.8%。结论采用该方法进行小儿采血标本和输液,成功率高,既能保质保量完成采血过程,又能顺利地将所需药液滴入,一举两得,减少了患儿痛苦,减轻了护士工作负担。
【关键词】 婴幼儿静脉采血静脉输液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95-0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常用的技术,作为儿科护士,怎样才能扎好小儿头皮针是一项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当前儿科临床上采集静脉血,传统方法常选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靠手的感觉和经验进针,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一次穿刺成功的把握性低,且因血管部位深,穿刺后压迫不得当,易造成局部血肿或深部感染。尤其颈外静脉穿刺,需待患儿啼哭,颈静脉怒张时,才有把握穿刺成功,整个过程使患儿痛苦又惊吓,极不适用于重危患儿。笔者自2010年4月~2013年6月,试用头皮针皮下静脉采血并输液的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426例次小儿患者实施观察,结果成功412例次,成功率96.8 %。现将具体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观察对象及采血情况
门急诊和住院采集静脉血并输液的患儿,均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选择426例次,其中男283例,女143例,采血并输液成功412例,失败14例,成功率96.8%,失败率3.2%。详见下表。
426例小儿皮下静脉采血并输液的结果统计
2材料与方法
2.1选材
一次性输液器一付,大小为5.5~6号针头,5ml注射器一具,试管1~2个,备好固定所需胶布,将头皮针座与注射器连接好,同时将所需的液体排气备好。按照静脉输液法的消毒常规,将选择好的头部、手背、足背显露充盈较好的静脉血管消毒。
2.2方法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和静脉穿刺方法,向准备好的血管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即用胶布或者一次性胶贴将头皮针固定好(不要回折),四肢静脉暂不松开止血带,将注射器抬高约45°左右,缓缓抽取所需血标本用量,采血后分离头皮针(四肢静脉先将止血带松开),迅速连接预先排好气的输液管,然后将血标本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后,再用胶布反折硅胶管常规固定好,再检查输液是否通畅。
2.3注意事项
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⑴选择的穿刺针头不易超过6号,以防抽吸困难堵塞针头。⑵ 抽血需缓慢均匀用力,如抽吸过猛,易形成泡沫而致溶血;采血不畅时,可转动头皮针方向,避免枕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造成采血失败。⑶对严重脱水、营养不良、静脉充盈不良及采血量较多者,硅胶管长度可适当剪短(约10~15cm即可),输液时能固定即可。⑷采血后连接输液管时,动作要迅速,以防血液外露,给输液管近针头端加压,使硅胶管内血液尽快流入血管,以防堵塞。
3 体会
经过426例次的静脉采血并输液的临床应用和观察,认为此方法集采血与输液于一体,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血过程,又能顺利地将所需药液滴入,一举两得,减少了患儿痛苦,而且穿刺把握性大,成功率高,深受患儿亲属欢迎,值得推广应用。
4总结
⑴该方法简便易学易掌握。由于穿刺的是皮下小静脉,故穿刺痛苦小,患儿躁动轻,便于固定,易于操作,避免了穿刺时小儿哭闹抗拒、针头滑动容易脱出血管的缺点。
⑵该方法安全、可靠。穿刺的血管为皮下静脉,血管显露,且穿刺准确率高。止血带作用或患儿哭闹时静脉压力较高,使血液回流快,完全能够满足采集标本的血量。
⑶该方法一举两得。静脉输液并采血,一次穿刺,两种功用,避免了多次穿刺既破坏血管,又增加患儿痛苦的缺点,可减少护理人员反复穿刺的工作负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⑷该方法静脉选择范围大。应用该方法穿刺,选择血管范围较大,对于疑难危重患儿需反复抽血化验者,更为适宜,取血量不受限制,皮下静脉容易保护和止血,可避免大静脉损伤造成深部组织淤血。
【关键词】 婴幼儿静脉采血静脉输液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195-0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常用的技术,作为儿科护士,怎样才能扎好小儿头皮针是一项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基本功。当前儿科临床上采集静脉血,传统方法常选股静脉或颈外静脉,靠手的感觉和经验进针,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一次穿刺成功的把握性低,且因血管部位深,穿刺后压迫不得当,易造成局部血肿或深部感染。尤其颈外静脉穿刺,需待患儿啼哭,颈静脉怒张时,才有把握穿刺成功,整个过程使患儿痛苦又惊吓,极不适用于重危患儿。笔者自2010年4月~2013年6月,试用头皮针皮下静脉采血并输液的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426例次小儿患者实施观察,结果成功412例次,成功率96.8 %。现将具体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1观察对象及采血情况
门急诊和住院采集静脉血并输液的患儿,均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选择426例次,其中男283例,女143例,采血并输液成功412例,失败14例,成功率96.8%,失败率3.2%。详见下表。
426例小儿皮下静脉采血并输液的结果统计
2材料与方法
2.1选材
一次性输液器一付,大小为5.5~6号针头,5ml注射器一具,试管1~2个,备好固定所需胶布,将头皮针座与注射器连接好,同时将所需的液体排气备好。按照静脉输液法的消毒常规,将选择好的头部、手背、足背显露充盈较好的静脉血管消毒。
2.2方法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和静脉穿刺方法,向准备好的血管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即用胶布或者一次性胶贴将头皮针固定好(不要回折),四肢静脉暂不松开止血带,将注射器抬高约45°左右,缓缓抽取所需血标本用量,采血后分离头皮针(四肢静脉先将止血带松开),迅速连接预先排好气的输液管,然后将血标本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后,再用胶布反折硅胶管常规固定好,再检查输液是否通畅。
2.3注意事项
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⑴选择的穿刺针头不易超过6号,以防抽吸困难堵塞针头。⑵ 抽血需缓慢均匀用力,如抽吸过猛,易形成泡沫而致溶血;采血不畅时,可转动头皮针方向,避免枕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造成采血失败。⑶对严重脱水、营养不良、静脉充盈不良及采血量较多者,硅胶管长度可适当剪短(约10~15cm即可),输液时能固定即可。⑷采血后连接输液管时,动作要迅速,以防血液外露,给输液管近针头端加压,使硅胶管内血液尽快流入血管,以防堵塞。
3 体会
经过426例次的静脉采血并输液的临床应用和观察,认为此方法集采血与输液于一体,既能保质保量地完成采血过程,又能顺利地将所需药液滴入,一举两得,减少了患儿痛苦,而且穿刺把握性大,成功率高,深受患儿亲属欢迎,值得推广应用。
4总结
⑴该方法简便易学易掌握。由于穿刺的是皮下小静脉,故穿刺痛苦小,患儿躁动轻,便于固定,易于操作,避免了穿刺时小儿哭闹抗拒、针头滑动容易脱出血管的缺点。
⑵该方法安全、可靠。穿刺的血管为皮下静脉,血管显露,且穿刺准确率高。止血带作用或患儿哭闹时静脉压力较高,使血液回流快,完全能够满足采集标本的血量。
⑶该方法一举两得。静脉输液并采血,一次穿刺,两种功用,避免了多次穿刺既破坏血管,又增加患儿痛苦的缺点,可减少护理人员反复穿刺的工作负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⑷该方法静脉选择范围大。应用该方法穿刺,选择血管范围较大,对于疑难危重患儿需反复抽血化验者,更为适宜,取血量不受限制,皮下静脉容易保护和止血,可避免大静脉损伤造成深部组织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