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loveyo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转瞬即逝,我带的两个班学生的智力情况,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和课堂效果都不一样,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抓住课堂40分钟,才能真正做到新课改中教师有效的教学和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自己“学”,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动手、动脑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感性认识,而不是单纯的老师讲授,学生硬套,要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内化当天所学的知识,真正地喜欢上数学这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我将小组合作应用到两个班的学习中.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但是我发现小组合作交流的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我来具体谈一下:
  一、分组管理——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由于班级容量太大,应该分成几组?每组确定多少个人?刚开始,我试着同桌之间练习,但这种练习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两人一组全班就有二十多个小组,同桌两人学习确实比单人学习好,但是每次练习的对象始终是同一人,形式过于单一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任命每一排最负责的学生做组长,每个组为一个“小集体”,每天对这些“小集体”进行评价并公布结果,使得每个集体中的一份子都非常关注自己组的评价结果,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提醒,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学习好的同学把经验方法传授给学习较弱的同学,虽然进步不会很明显,很迅速,但是,他们确实很主动地参与了合作和交流. 这样,真正调动了“小集体”的力量,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了!
  例如一堂公开课,我把学生分成了8大组,每一组任命一位组长实施加分制,累计加分情况,看看你为你的小组出了多少力,整堂课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看着幻灯片,每个人都开动了小脑筋,回答问题时表述能力也进步了不少,就连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几个小女生也积极地举手发言,课后大家一起评出了小组第一名和个人前5名以及有进步的学生,虽然只是在名单上加个小花,但是小孩子都很开心,都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
  二、明确任务——合作学习的活动指南
  老师布置了任务,有的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步骤,这样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内容的作用,明白合作学习中自己要做什么,合作研究什么,要解决什么,合作后怎么交流.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时,要求4人学习小组每个成员准备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自己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来寻找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最终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再来验证这个公式是否适合于每一个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在自己小组里交流想法,最后由小组总结归纳,汇报给全班同学.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通过交流,探索面积公式,得到答案. 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寻求真理,发现规律,同时也掌握了规律,获得了成功.
  三、全员参与——合作学习的重要依据
  在课堂上,往往发言的同学都是固定几个,有的学生只是扮演“听众”,有的甚至游离于小组学习的内容. 有的学生没有听,只是关心自己小组怎么样,我们应该调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参与发言,在课堂中有效的调控激发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内心冲动,我们应该好好引导学生,让他们有一个学习的方向.
  例如我班第一排的一个小男生,上课走神特别厉害,老师上课点他的名,也没用,课后找他谈话,他更是无辜地流下了眼泪,第二天上课又开始走神,周而复始,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是放任他还是为了他一再停下上课的脚步?有一次,我让他代表这一组来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都很期待,都认为他讲不清楚,没想到他回答得又对又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给他鼓掌了,我也给他鼓掌了,也许他感动了,从那以后,他一有问题就问组里的学优生,也不拖交作业了. 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老师评价与学生评价,让学生充满信心,使得他们因为兴趣而学习.
  四、团队精神——合作学习的指导思想
  很多同学代表小组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等等,而不是“我们小组认为……”这样的汇报不代表小组的看法,而是自己的观点. 这样就无法构建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交流能力等. 老师评价小组合作的质量时,更应该考虑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同学们表露出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我们应该认真倾听小组中每一名学生的发言,由其他小组提出质疑,使全班同学都能从别的小组中受益. 最后老师应该总结交流的结果,明晰重要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反思.
  很多学生依赖性很强,做事情不能进行反思,有的甚至把责任推给别人,不关心集体,只注重自己得失. 在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时,不应该只表扬这一名同学,应该给他这一组鼓掌,以示鼓励. 另外,我们要认真倾听小组学生的发言,有不足时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其余各组听一听他们的思路,看一看有没有说错的地方,及时指出改正,通过交流,合作,改正等一系列过程,使得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一道发散思维题:已知瓶子里装满水的质量是4.8千克,倒去一半水,还剩3.6千克,求瓶子的质量是多少?首先我先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4人一组),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想到了哪几种方法?我先让一名学生说说想法,他说出了两种,再由其他组补充遗漏的想法,通过组与组的竞争与合作,完成了这一题的解答. 最后我不仅表扬回答了问题的学生,还表扬全班同学积极动脑,一起解决了问题. 通过“你来说,我来补充”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趣味中获得知识.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 符合课改精神,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能发挥每名学生的优势,真正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每个人都是重要的,学习他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不足. 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函数的零点是高中数学中的一类常见题型.本文对一道典型零点问题进行问题生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零点;方程;根;图像;分离参数;问题生成;动态课堂  至此,学生不难进行其他问题生成的探究!  本堂数学课教学中,尤其是高三数学教学,要注重对典型问题的问题生成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揭示问题的本质,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这种以“题”为主线,以“问”为手段的深入探究,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从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新教材已经在湖北省完成了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我从新教材的培训学习、自我研究开始,通过和同事相互探讨、教学实践,与老师及学生相互交流,切实感受到了新教材第一轮的应用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自己也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了一点心得和想法.  一、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记得培训时一位老师讲过:“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在新教材的教学实施中,我深受启发,当我们树立了新的观念
针对城市复杂地形的三维可视化工作,采用扩展规则网格构造地形表面特征,结合树型结构实现数据表示.论证了一种视点相关动态多分辨率地形模型简化的新算法,为实现三维场景的实时显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章从研究项目的特点、专著主要内容、成果展望三方面简要介绍了我国沉积矿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和成矿背景》一书,并有评议。
为解决交通拥堵,笔者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优化数学模型.通过该数据模型,可以从诸多杂乱的因素中方便迅速地找到影响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快速疏导城市的交通,对城市交通提
介绍了中国霞石正长岩的分布、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岩体的岩石组合、岩石的地球化学和造岩矿物组合特征。论述了主要造岩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与产出母岩的关系,以及工业岩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