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析判断道路情况的方法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21050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情况的分析、判断方法是否正确是行车是否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何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是容易做到的。在现实中,驾驶员分析、判断道路情况屡有失误,究其原因,或许很容易解释,但实际上原因复杂,其中道路情况分析、判断办法不正确,可能是重要原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人从事驾驶职业近37周年,已安全行驶150万公里,经常记录行车中遇到的问题,对道路情况的分析、判断专门作了一些思考。在此,谈一点实践中的体会,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道路情况分析、判断方法与车辆行驶速度的关系
  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有不同的行驶速度。驾驶员在中、低速行驶时处理道路问题比较容易,其原因是,中、低速行驶车辆速度慢和制动效果好,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即使情况发生了变化,驾驶员对道路情况分析、判断比较容易,其方法的运用比较简单。而高速行驶的车辆就不同,在高速行驶时,同样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险情。在高速行驶条件下,对正确分析、判断道路情况的要求比较高,分析、判断方法也显得特别重要。道路上的情况本来就错综复杂、千变万化。有道路自然环境出现的变化,有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等情况发生的变化。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准确地判断。而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驾驶员的分析、判断情况仅仅只有一瞬间。这就需要驾驶员必须充分认识时间稍纵即逝的特点,找出快速解决的方法。如果违背这一特点来谈分析、判断的方法,只能是空谈。
  2.驾驶员的分析、判断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决定驾驶行为
  2.1要认识到驾驶员的分析、判断是否准确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分析、判断能力常常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难以正常发挥,特别是驾驶时间较长会使驾驶员出现反应迟钝、分析能力下降等不良的反应。因此,要使驾驶员有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首先要保证驾驶员有充沛的精力,这样,驾驶员才能有条不紊地分析、判断,提高分析、判断的准确性。
  2.2驾驶员在实际操作时,受车辆行驶速度的影响
  其影响是,车速快,分析、判断道路情况时间紧,尤其是复杂的情况下,时间紧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驾驶员不仅要运用方法节省时间,同时还要重视各个环节的时间利用,提高快速操作能力,使之与车辆行驶相适应。
  2.3驾驶员的分析、判断直接影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分析、判断模糊,心中没有把握,情况复杂时,驾驶员就感到很吃力,觉得忙不过来,顾此失彼,留下事故隐患;而另一种是依靠科学方法,透过复杂的现象,抓住变化的根本,驾驶员就会很轻松地在一瞬间作出准确性的判断。第三种是分析、判断方法不当,使驾驶员对道路上有的险情隐患重视不够,造成思想麻痹大意,容易出现险情后果。
  3.道路情况分析,要透过复杂的现象,找出哪些因素是正常的情况,哪些又隐藏着险情
  3.1认识道路上行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性
  行人素质不同,安全意识也截然不同,在变化的顷刻之间,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素质决定了他们的心态变化。从实践中看,道路上的险情隐患大部分是表面上类似正常的情况,而只是内在的因素不同,因此容易造成驾驶员思想上混淆以及认识的偏差。如果只是从表面上去分析行人心里想什么,有什么行为变化,那只是凭感觉而己,或是仅仅看到异常动态的一面。由于行人的动态各不相同,差异很大,驾驶员就很难准确分析。所以这种单纯看外表现象的分析判断方法必须予以改变,否则只能陷入分析表面现象的困惑。比如分析动态表现,情况往往会出现反复的变化,驾驶员,容易产生犹豫心理,难以当机立断,甚至延误时机,待情况发生了变化才能作出滞后的判断,险情就自然酿成了。其次驾驶员不能只凭经验取代情况分析,这样就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经验具有局限性、片面性的特点,很难照搬挪用。所以只能透过现象去分析行人的素质,从中找出他们具有不同安全意识这一变化的根本,以及道路条件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等,驾驶员的操作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3.2分析行人的基本素质
  (1)道路上的老人、小孩、智力失常者等一类行人。他们的安全意识往往处于无知或少知的状态,无论是在路旁站立,还是在道路上行走,是单个的活动还是群体出现,他们本身的安全素质决定了他们的心态行为。他们往往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变化,而不会去想或很少去想道路上会有危险,需要小心防范过往的车辆等。他们的变化没有规律,随时可能发生意外行为,所以他们的行为绝大多数容易导致险情。
  (2)有正常的智力、正常行为能力的一类行人。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具有正常的安全意识,但是由于道路条件出现变化等情况的影响作用,也会使他们产生麻痹心理,疏忽安全。一旦他们意识到或能让他们意识到有车辆出现会有危险的时候,便会有很敏感的防范意识及行为反应。因此,分析他们的心态不能孤立地去分析行为表现,而是找出他们与道路条件变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反应能力。
  3.3道路环境出现不同变化给行人带来不同的影响
  (1)交叉路口的影响。机动车道的交叉路口、非机动车道交叉路口视线不良的情况,容易导致行人疏忽往来的车辆,出现横穿道路或是遇见车辆慌乱等反常现象。
  (2)路况的影响。道路上的障碍物、路面不平、坑洼等情况,会妨碍行人正常行走的路线,因此,行人容易发生突然侵占车辆行驶路线的行为。低等级的道路,行人易受路窄的影响,与车辆交会时产生恐惧心理,可能失去正常行为。
  (3)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险情隐患不仅仅反映在道路内,而且道路外也同样存在隐患。如道路通过村庄、学校等以及受不良气候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道路外同样存在着险情隐患。这一特点,必须更加引起重视。
  经过对道路情况的综合分析,就可以找出正常情况需要具备的一般条件,掌握险情隐患的特点、对象以及与道路条件变化的必然联系。因此,驾驶员在实际操作时,只需要依据这些变化因素判断道路上的情况是正常的还是险情隐患,而不需要去分析行人变化的种种思想根源。这样为及时准确判断险情的发生,及时排除隐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创造了机会。
  4.判断道路情况运用方法要准确,防止复杂化,难以操作,险情判断与隐患排除要与行人防范意识的判断与调动相结合
  4.1道路上的险情的特点
  险情隐患与险情发生是两个概念,险情隐患具有规律性,是行人与道路关系变化的客观存在。有险情隐患不等于发生险情,险情发生则是险情隐患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只有找出道路上的险情隐患,才能确定险情目标,排除隐患对象。
  4.2如何正确掌握险情隐患,准确判断险情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道路的险情寓于隐患之中,往往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延误了时机,酿成了险情。如何解决这一矛盾?通过前面对道路情况的分析,概括起来,险情隐患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
  ①道路上出现没有或缺少安全意识一类的行人,是险情隐患的第一种,也是道路情况的基本险情。驾驶员要当机立断作出及早防范的判断。②道路环境出现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作用,道路上的绝大部分险情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③道路上的行人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可能疏忽防范往来的车辆而发生隐患。这样划分,驾驶员在操作时容易迅速、准确地掌握道路上的险情隐患,并且出现哪一种隐患就运用哪一种判断方法。
  驾驶员如何掌握道路环境的影响与行人变化的两种险情隐患及因果关系?主要是:①道路上相对方向行走的行人由于视线良好,他们有观察或注意来往车辆的良好条件。虽然受道路环境的影响,但是,他们的思想上还是有很强的防范车辆意识。从表情上也容易判断。因此,他们绝大多数属于正常情况。②道路上行人同方向行走或遇见视线不良等情况。他们知觉车辆来往或身后有车有一定的困(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06页)难,因此,他们的防范意识就比较淡薄,道路环境变化受其影响就大,驾驶员从他们的表现上难以判断心态,所以这种行人在客观上已形成了险情隐患。
  针对道路上行人出现防范意识薄弱的险情隐患,在正确判断险情、排除隐患时,驾驶员要充分发挥喇叭的警示作用,有“的”放“矢”去调动行人的注意力,传递车辆过往的信息,唤醒他们的防范意识,从而消除道路变化和其它因素的影响。实践证明,行人只要能及时知觉或注意到车辆往来,绝大多数能做到自我防范,即使出现难以做到自我防范的行人,驾驶员从他们的行动趋势也很容易判明险情。但时机是关键,时间把握上要恰当,时间早了行人容易产生麻痹心理;晚了,行人又反应不及时。把握时机十分重要,因此,对险情不要仅局限于客观判断,更重要的是驾驶员要掌握行人的心态变化,有效调动他们的安全意识,达到准确判断险情,及时排险隐患的效果,实现标本兼治、相互防范的目的。
  4.3正常的道路情况判断
  道路上的基本情况大多数是安全的,决不能因为有险情的存在而否定这一客观事实,否则道路上的有利因素就会被忽视。但是,不能因此就疏忽大意,把非正常的情况也视为正常。对正常的情况同样需要找出判断依据,这样驾驶员心中才更加有数,才能更全面、准确判断情况。一般来说正常的情况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行人必须有正常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行人要有正常行人的道路条件,即不受路况不良等情况妨碍,不受道路环境变化的影响,情况才能视为正常。通过对道路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驾驶员在操作时,就能够正确的把握车辆行驶的速度,情况正常时,不失时机,快速行驶。出现险情又能做到及早防范并处理,从而达到车辆安全行驶的目的。这才是掌握正确的分析、判断道路情况方法的意义。[科]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在中西烹饪文化不断交流合作的今天,学好烹饪英语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发展空间,而英语水平的高低跟词汇量息息相关。因此本文对烹饪英语词汇的特点进行分析,在中职烹饪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烹饪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烹饪英语;词汇特点;有效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建不出高楼大厦;没有词汇教学,英语教学就是空中楼阁。烹饪英语作为一种专门用
【摘要】35kV及以下电力线路在电力系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本文主要从35kV电力线路的初步设计,导线、避雷线的绝缘防雷,杆塔,通信保护及施工图设计等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35kV;电力;线路;设计  目前,国内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电力事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设计的35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因为技术所限,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要确保35kV电力
【摘 要】文本互涉視野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旨在引导学生将目标文本放在相互关联的文本群中,通过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解读出文本的隐含意义,实现关注作家、社会、文化的多元和深层解读,以培养学生在阅读文本方面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互涉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以文学作品为主,一旦脱离了文本,抛弃文本,出现“非语文”化,就脱离了文学的轨道,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应有的广度与深度。文本
【摘 要】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一、 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背景  21世纪的人才,需要汲取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营养,人性、美、科学是未来人才综全素质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又将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概念多、原理多、理论性、思想性强,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的学科。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于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同感,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新型师生关系的概念出发,对构建思想政治课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以及构建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路径  师生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
【摘 要】好的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并理解儿童,并给予他们安全、关爱、快乐和满足,让孩子从与家庭、社会、老师、同伴、父母的交往中,建构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健康快乐的精神空间。为此,要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并相应地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合乎天性;教师素质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往往影响着人的一生。幼儿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己的快乐和烦恼、需求与欲望,他们有着相同或不相同的
【摘要】林地养鸡充分利用田间果林空地进行养鸡生产,不仅有利于环保,且节省养殖成本,可以增加养殖户收入,是促进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林下养鸡技术值得大力推广。本文分析了农村林下养鸡存在的养殖误区及养殖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下养鸡;防疫;饲养误区;养殖技术  0.引言  笔者在长期的防疫工作中,与养鸡户频繁接触,掌握到农村养鸡户在防疫、饲养等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和误区,对养殖业造成
【摘 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几何教学,能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可实现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的转变, 使抽象变得直观,且有利于变式教学和章节总结复习。  【关键词】多媒体;几何教学;辅助作用  一个新的时代,必然对教育教学有着新的需求,尤其是在这个计算机日趋普及的网络时代,多媒体教学模式早已跟传统教学模式平分秋色,尤其它在几何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但有利于表达数学
【摘 要】学习者在共同体的学习实践中,获得了身份的发展,形成了共同体中的自我,实现了个体知识与人性的双重社会性建构。伴随着个体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三个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过程,促进了个体的学习。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学习机制;教学实践;启示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活动的,人的学习也不例外。人的学习活动是共同体的活动。这使学习与共同体相结合而成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对学习方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