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观念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需要,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在职业教育都面临着改革,为更好地指导改革出现许多指导理念,但在具体落实中,总是困难重重。分析阻碍改革进展的观念层面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将教育改革举措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观念论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在这一情形下我国也相应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展的“素质教育”改革,至今也已有十几年的历程,但为什么改革的前景依然迷茫?
  究其问题源头,原因之一就是教育改革中的“观念论”影响比较严重,人们往往夸大教育观念所能发挥的作用,夸大理念、精神和意志等因素对促进教育改革的意义,认为只要革新教育理念,树立起新的教育旗帜,那么教育實践就会进步,因而改革实践难以与理念追求挂钩。
  现实中,基础教育问题诸多,例如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教学内容与学生难以发生共鸣,背离真正的教育,难以使学生获得所教知识的“原初意义”。实际上,教学和学习之间有着确切的等同关系,就如同买与卖的等同关系一样。只有当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师教的知识与学生产生了联系,才能代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关系。像是现在的小学教育中,语文老师上课先是让孩子起来朗诵几遍文章,然后将文章划分出几个自然段,让学生割裂的来了解全文原意,最后把新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熟读、默写,让孩子掌握住,然后这一节课就结束了。或许在教师自己的评判标准中,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实际上学生并未接受到他们所传递的“商品”。
  在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中,我们很难看到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何在,是教孩子们学习会如何运用好中国汉语吗?当然不是,是为了让孩子应对各种考试。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反思,如考虑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或许可以让孩子认识更多的字,为孩子打下基础,但是作为重要目标之一的语言运用又如何培养呢?孩子不会好好说话,无法表达心意,学再多又有何用呢?
  于是,在教育领域中开始提倡用素质教育来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但我国在提出教育改革的措施时,往往过于笼统,无法涉及将改革措施从教育观念中转变为现实。往往是在教育理论者和决策者都没有完全掌握教育理念,而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是无所适从。就从教师授课方式来说,素质教育让我们转变传统的教师占主导的教育模式,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同时又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度,同时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的知识内容,成为困扰教师的难题,但往往很少能有教师协调好教学效果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协调,更多可能是教师又“从操旧业”,顺从死板的教学大纲规定,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我们还要明确,教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在于实现了教育目的,教会学生拥有世界和生活的文化基础。诸如,为了提高学校升学率,为了教师自己评职称等都是外在与教育目的的,并不是教育改革的实质追求目标。就此而言,许多正确的教育观念难以推行下去,其中未将各个相关利益者的合理利益考虑进去是重要的一项原因,如教师利益、家长利益等,同时,教育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工程,它必须依附于社会体制之下,现在社会对于“高学历”追求也使得育人目标难以脱离应试化,人才选拔机制固守传统等,所以“教育理念”也难以被人们所接受,改革也难以推进下去。
  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以往的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说”属于形而上学范畴,而做属于实践哲学,教育就是属于“做”科学,它不能通过研究逻辑规律就能解决实际问题,而是要从逻辑走向实践,同时脱离实践的纯逻辑又是不严谨的。“观念论”的教育改革实际是对应然教育的过度宣扬,忽视教育中的实然现象,脱离现实,致使新的教育观念难以落实到教育一线,也使得改革举措一无所用。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改变人们教育观念的最终力量,不是教育观念本身,而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实践活动,教育本身是培养人、发展人的科学,在改革的进程中不能把人孤立于实践之中,不能在生物学的意义上去研究人的发展,教育改革要尊重人作为现实中的人,教育改革的最终追求是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对教育理念的执行要摆脱成绩考核等硬性指标的束缚,而要以满足受教育者成长和发展为追求目标。
  要发挥教育观念在教育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把人们观念变革与人们对利益的合理追求结合起来,对于改革来说尝试新的事物,必需先让涉及的主体尤其是执行者和参与者,能够接受改革的理念和措施,最重要的是改革要以不伤害并能满足其利益为主。关于教育改革推进的执行主体就是教师,因此教育改革必须能够满足其合理的利益寻求,对于能够很好的执行教育改革的教师给予必要的利益回报,包括晋升职称、增加薪酬、获取荣誉和奖金等。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一个关系复杂的社会结构中,诸多外部因素也都会涉足教育领域,如家长群体、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相关利益者,因此其利益也应为我们考虑在内。
  改革的开展过程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参与和配合,教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行教育改革也必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只有在正确教育观念的引导下,全部的社会因素积极地配合到教育改革实践中,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才能呈现。以往我国的教育改革过于依赖政府力量,在推进过程中往往也是政府“旗帜”引导下推进,而实际执行者却是敷衍或应付,除去缺乏利益因素的吸引外,也因为政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因此,政府要改革好教育所依附的社会体制,如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拨机制,等等。另外,能够合理的放权给社会力量,积极调动社会因素参与教育改革的队伍,因为政府所提倡的观念和措施并不能完全适应每种情形,政府也难以掌控好方方面面,更多的是依靠社会力量,依据实际情况能够自主、灵活地开展。
  综上所述,作为忽视人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观念论”不能构成教育化的逻辑起点,教育改革要立足于现实,不能做空洞的“号召”,否则改革只是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J].教育研究,2012,(01).
  [2]李长伟.是教育理论脱离了教育实践吗——对教育实践优先性的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21).
  [3]袁国.教育改革中的“观念论”倾向评析[J].学术交流,2013,(10).
其他文献
对高校师生所建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通过学校图书馆实现共享和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摘要在介绍XMLSchema的优点和数字图书馆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XML Schema在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作用及XML Schema应用的现状、不足及前景。
从导航库资源的采集原则、采集途径、导航库的检索功能及导航库建设的主要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立一个有特色的高校重点学科导航数据库。
【正】1992年7月6日,南京博物院收到宜兴市茗岭乡岭下村卢仲珣老人7月1日的来信,告之他们村出土了一方明末抗清名将卢象升(1600--1639年)的进士印,要南博派人前去征集。7月16
介绍了LinLIx环境下的双机系统——ROSEHA双机软件在九江学院图书馆的应用,它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的高可用性和可靠性。
【正】 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咏方塘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那么“半亩方塘”在哪里呢?一说朱熹原系江
摘要:档案文化的社会价值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档案的价值已由行政司法为主转换为以文化价值为主,档案的文化价值功能尤为显现。从档案的文化资源、档案的知识属性及档案的信息资源三个方面,论述了档案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文化资源 信息资源 档案文化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总和;档案的文化价值是档案工作者围绕档案工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
结合湖北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对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的、思路、内容进行了思考。
分析了读者服务工作中冲突产生的根源.阐释了3种管理策略在解决读者服务冲突中的功能,并对沟通的功能、方式,以及沟通的有效性和有效沟通的对策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