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对黑曲霉生理代谢的Hormesis效应

来源 :稀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m40919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含有梯度外源镧(La)(0、16mg/L、64mg/L、256mg/L、512mg/L和1024 mg/L)的液体培养基培养黑曲霉,每间隔8h取样测定黑曲霉对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培养3天后,测定黑曲霉质膜三磷酸腺苷酶(ATPase),胞内乳酸脱氢酶(LDH)和淀粉酶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64mg/L外源La作用下,黑曲霉对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率、质膜Na+,K+ - ATPase、Ca2+ - ATPase、Mg2+ - AT-Pase、胞内LDH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随La3+的增加而升高,而MDA呈现下降趋势.在64mg/L ~ 1024mg/L剂量范围内,上述生理指标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La3+诱导了黑曲霉生理代谢的Hormesis效应.
其他文献
研制了一种基于光度法现场测定水中余氯、总氯的手持式仪器,开发了相应的专用试剂包,讨论了影响该仪器分析性能的主要因素.用该仪器和试剂现场测定水中的余氯和总氯,线性范围
通过建构分子连接性指数(mY),mY=∑(δi@δi@δk...)0.5,其中δi=(ni-1)@mi+hi.用该指数与有机物对剑尾鱼、稀有(鱼句)鲫的半数致死浓度(-lg LC50)相关联,得到较好的相关性,
在采用截面法分析研究截面过渡区厚度时,由于截平面并不一定正好垂直于集料的表面,导致得到的表观界面过渡区厚度与实际界面过渡区厚度是不同的.以3种规则形状(球形、椭圆形
为研究木薯野生近缘种与栽培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选用野生近缘种W14与栽培种华南8号(SC8)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同时采用便携式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2种木薯叶片的
辣椒CaWRKY40的转录表达受到病原菌和高温的诱导并在辣椒抗青枯病以及耐高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应答青枯菌侵染和高温胁迫表达的调节机制还不清楚.为了进一步分离调节CaWR
以吊罗山3块不同海拔热带低地雨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物种组成、树高和径级分布以及不同起测胸径各样地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样地群落有强的热带性,但同
采用Bousquet等创立的幼虫原生刚毛标记分类法对步甲属Carabus L.切鞘步甲亚属Apotomopterus Hope中的普通步甲南岭亚种Carabus(A.)sauteri nanlingensis Deuve et Tian、舜
以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为原料提取纤维素酶,采用均匀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并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初步纯化酶液.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纤维素酶提取最佳工艺为缓冲
目的 优化人Hexastatin基因,并进行表达、纯化及体外的活性实验,为人Hexastatin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优化并合成人Hexastatin基因,然后与pET28a表达载体连接,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类图书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类图书翻译工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