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称谓流变与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shenguizu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的概念从古代的下级军官转变到近代学校的最高管理者,这一转变过程明显受到了日本的影响。清末民初,伴随着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行政负责人的称谓经历了从“总理”到“监督”再到“校长”的流变过程。“校长”称谓从民国初年能够沿用至今,契合了校长职业专业化以及平等师生关系的时代要求,顺应了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必然性。
其他文献
运用问卷调查和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小学教师的反思进行了实际的调研,据此概括出中小学教师反思的现状、影响因素、特点及层次,并从外部环境支持以及内在阅读提升两个角度
针对目前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较弱的情况,笔者分析了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语文大纲和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提出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大中专院校师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提高师生的政治
期刊
本文在测度我国制造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程度的基础上,以1997~2009年15个制造业子行业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程度与其生产率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