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疗程的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来源 :河北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丁苯酞的应用疗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丁苯肽注射液14 d的基础上继续口服丁苯酞胶囊2周治疗,观察组在应用丁苯肽注射液14 d的基础上继续口服丁苯酞胶囊3个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炎性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前2组hsCRP、PTX-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疗程长的患者神经功能损失恢复好、预后好,值得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数字化技术为数字信息的处理、复制、转发及销售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非法复制和非法篡改提供了可能。目前,数字水印技术已被认为是解决此难题的具有很大潜力的一种手段。数字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和重视,本文就师德建设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表现为“教师”意识淡薄,业务水平不高、主动服务意识差、网络冲击作用下读者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已经成为医学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工具,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化医疗的行业标准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在电子、通信、雷达、数据处理等领域被广泛使用。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μC/OSII嵌入式系统、U盘存储的数据采集装置的结构组成、相关的软硬
针对航空煤油在储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分析了影响航空煤油质量的主要物质及其危害的基础上,对在航空煤油储运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控制
本文针对《综合布线系统》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项目化的课程教学,制订了“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分析并阐述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方式与实施方法,从
生态打造极为不易,无论成功与否,乐视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乐视网无疑是互联网大潮的后来者,当其于2004年末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创立时,新浪、搜狐、网易等已于四
目的:探讨低热卡肠外营养(P N )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术期的应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收集40例入住本院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围术期患儿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