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模切版制图,成不了优秀的包装设计师

来源 :印刷技术·包装装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以前主要从事设计制版等印前工作,而现在主要从事模切版制图等印后工作。经历了从印前到印后的工作转变,令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以前在做包装的设计制版时,因为脑海中没有包装的准确展开图,所以做起来毫无边界感和轮廓感,更谈不上考虑穿插、折叠部分的展开位置是否准确、纸张预留是否合适。而从事模切版制图工作后,笔者才真正深刻体会到:只有懂得模切版制图工艺,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加工要求的优秀包装。所以说,不懂模切版制图工艺,成不了一名优秀的包装设计师。
  从设计制版工艺角度看
  随着数字印刷品的大量出现以及互联网信息的广泛应用,印前设计变得越来越简单方便,但对于包装设计制版而言,还需要重点考虑图文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匹配关系。比如,大部分包装的盒底以无图文的空白居多,印前设计时不需要对此部分加以考虑,但如果这部分有图文要求,那么包装成型后图文是否被遮挡?设计是否合适?尤其对于一些小尺寸的包装,如果不知道其正确尺寸的模切版展开图,在拼大版印刷时能否做到最大程度的纸张节约?这些问题都需要包装设计师全面考虑。
  在此,笔者列举一个手提袋的例子。在手提袋的印前设计中,包装设计师往往只考虑手提袋图文部分(如图1中灰色部分)的合适度与美观度,很少有人真正从手提袋最终成型的立体效果去考虑,但其实手提袋的成型效果对印前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比图2即可理解,图2为一个标准的手提袋模切版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手提袋提手的打孔位置、两侧的折叠线和底部对印前设计均有一定的影响。
  (1)提手的打孔位置
  在设计手提袋表面图文时,如果不考虑提手的打孔位置,很有可能导致手提袋最终成型加工时打孔打在重要的图文上。在此,笔者给出一个经验值供大家参考:孔距=(1/2手提袋长-20)mm,两孔距离上折线为20mm(如图2所示),这样设计时就可以有效规避打孔位置。
  (2)两侧的折叠线
  众所周知,手提袋是折叠后平摞运输的,因此印前设计时两侧折叠线上尽量不要安排文字,以免文字横跨在折叠线上,影响手提袋的整体美观度。
  (3)底部
  有的手提袋底部有一些特殊的图文设计,如公司LOGO、电话号码等,应设计在图2中灰色部分,但如果包装设计师不知道手提袋底部的具体折法,就容易出现图文被遮挡的现象。
  可见,如果包装设计师不懂模切版制图工艺,就会导致印前设计不符合实际加工情况;如果包装设计师懂得模切版制图工艺,只要在图2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即可快捷地完成设计,而且生产出来的手提袋成型之后也很完美。手提袋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如果结构稍微复杂一些的包装也能这样做,那么效果会更好。
  在笔者平常工作中,很多客户会让笔者先绘制模切版图,再联好大版图,然后提供给他们,他们认为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印前设计会更加简单。但笔者认为,这样做把印前和印后的次序颠倒了,印后工序与印前设计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包装设计师考虑的,印后工序只是体现,不是指导。由此可见,包装设计师掌握模切版制图工艺是多么重要。


  从模切版制图工艺角度看
  笔者从事模切版制图工作以来,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各式各样的包装盒型和客户的印刷稿件,在绘制模切版图时随之出现需要沟通的问题也很多,不是纸张预留不够,就是设计的图文位置不当(不是被破坏,就是被遮挡),再者就是改盒型、调尺寸等,和客户交流的时间往往要比后期制作模切版的时间长好几倍。
  印刷同仁都知道,在包装生产成本中,纸张成本占据的比例最高,而客户往往不考虑这一点,他们习惯拿印刷样张去做模切版,但这样做就会使模切版的制作变得非常被动。一旦在模切版制作过程中发现不合乎逻辑的问题,为了不增加纸张成本,只能将就印刷样张的图文设计,修改模切版。而如此将就的包装在最终成型之后,怎么能体现设计师的最初理念,怎么能成为合格的、完美的包装?
  笔者在为客户制作模切版时遇到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客户提供标准的CAD模切版图。
  (2)客户提供大致成品位置图(如图1所示的手提袋印前设计图)。
  (3)客户提供印刷样张,口述图形样式。
  (4)客户什么也不提供,只是描述形状。
  根据情况的不同,需要交流的时间也不同。第一种情况的交流时间最少,质量、速度最能保证,但这种情况一般一年也碰不到几次;第二种情况大多出自那些懂一点模切版制图,但不太懂模切版具体设置与细节的设计人员之手,所以也要重新制作模切版图;而第三、第四种情况在制作模切版时只能不断地与客户沟通,尤其是第四种情况交流时间比较长。
  纸盒包装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设计、制版、印刷、覆膜或上光、模切、糊盒成型,在所有工序中,模切工序比较靠后,如果因客户当初设计时有所纰漏而使得模切版无法正常制作,就会直接导致前面所有工序的浪费。不管包装设计构思多么巧妙,印刷多么漂亮,纸张多么高档,全部为零!而如果包装设计师懂得模切版制图工艺,就能把准确的CAD模切版图提供给模切版制作公司,那么模切板制作公司就能一心一意地制作模切版,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这不正是客户最迫切的需求吗?
  从客户需求角度看
  目前,大多数客户会将包装印制的所有工序都交给印刷厂来完成,但现在印刷厂的包装设计师绝大多数都不懂模切版制图工艺,一旦进入到模切工序,包装设计师难免要与模切版制作公司甚至客户进行三方沟通,非常浪费时间。而有些客户则会将设计、印刷和糊盒交给不同的厂家来做,这样需要沟通的环节更多,时间浪费更多。
  从上述情况来看,如果包装设计师懂得模切版制图工艺,就完全可以在前期把所有工作都统筹好:吃透客户理念,完成设计制版,AI制版文件交给印刷厂制版印刷,DWG模切版文件交给模切版制作公司制作模切版。这样就能掌控整个包装生产流程的两大核心部分,统领全局。而这正是整个包装设计行业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一旦有人走在同行前列,他就将成为客户优先选择的对象。因为,你是一名优秀、合格的包装设计师!
  近日,一位做印后加工的朋友让笔者帮忙参考一项业务,他表示现在行业竞争激烈,利润太低,让笔者看看这个业务在排版上能否再紧凑一些?笔者一看,是一个很简单的插底满盖小盒。他分别使用了图3a和图3b的排版方式,笔者则用了图3c的排版方式,这种无加刀还可借叼口的排版方式最省纸、最经济。但如果包装设计师不懂模切版制图工艺,就很难想到图3c的排版方式。为了方便说明,笔者在图3所示的3种排版方式上都加了成品边界线,看起来比较直观,而实际印刷时纸张上不会出现这些成品线,这也进一步说明不懂模切版制图工艺的包装设计师很难做出出色的排版方式。
  所以,懂与不懂模切版制图工艺的包装设计师之间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懂还是不懂,而是在于直接影响其工作在整个业务流程中的份量和其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平面纸质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少,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中低端包装、应用型包装(区别于高端包装、奢侈包装)却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市场的变化,印刷领域正在逐渐细分,应用型包装所占比重将越来越大。但作为包装设计师,如果不懂模切版制图工艺,在设计包装时就会脱离实际,给包装的后续加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笔者在此呼吁从事包装设计工作的同仁,应当尽早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还能带动包装设计行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10月19日,以“融合 思变 突破——创造数字印刷新契机”为主题的2016“数字印刷在中国”技术高峰论坛在沪隆重举办。该活动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主办,科印传媒数字印刷事业部承办,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分会、香港数码印刷协会、珠海市印刷协会协办,吸引了行业协会领导、数字印刷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数字印刷从业者300余人共聚上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中国印刷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需要教师能够找准学生目前的学习兴趣点,按照学生最能够接受的方式展开教学。通过对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Bi和Mo的复合氧化物固体材料,运用XRD,IR,TPD和激光促进表面反应(LSSR)技术研究了其晶体结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特性和激光促进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
国有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中的重要力量,既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也是公众公司,所以自然也成为公众的焦点。而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它们的处境并不乐观,甚至有一部分早已陷
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烟包竞标制度的推行与逐步深化,烟包印刷的市场化竞争变得日趋激烈,烟包印刷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合理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所涉及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