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大熊猫源犬瘟热病毒H蛋白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来源 :野生动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tiantian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构建能够表达大熊猫源犬瘟热病毒(CDV)分离株giant panda/SX/2014 H蛋白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株giant panda/SX/2014 H基因,通过TOPO连接克隆至入门载体pENTR/D-TOPO,得到重组入门质粒pENTR/D-TOPO-CDV-H,然后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CMV/V5-DEST进行LR重组,获得重组质粒pAd-CDV-H;重组质粒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A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rAd-CDV-H,连续传代后对
其他文献
为做好高龄(年龄大于30岁)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的饲养管理,提高圈养大熊猫种群福利及维持种群整体健康水平,通过调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3例高龄大熊猫的饲养管理策略,定量分析了调整前后大熊猫的体重、粪便量。结果表明:经过调整饲养管理方案后,3只高龄大熊猫中的2只体重增加显著(P<0.01),粪便量变化不显著。表明调整后的饲养管理方案可改善高龄大熊猫的体况,维持其健康水平。
介绍1例黑冠白睑猴(Lophocebus aterrimus)股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患猴左侧股骨中段闭合型横骨折,采用全身镇静,丙泊酚诱导插管,异氟烷维持麻醉,使用PCRL-M锁定加压钛骨板进行内固定,术后恢复良好。
为了进一步复壮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梳理了1981—2016年(35年间),中国政府对朱鹮保护的经验和成果,分析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思路。自1981年在陕西洋县发现世界仅存的7只朱鹮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就地保护措施,建立专门的朱鹮保护机构,采用“保护站+农户”的管理模式对朱鹮开展保护监测,不断改善朱鹮繁殖区、游荡区和越冬区的生态环境,促进野生种群的稳步发展。其后,通过迁地保护——笼养种群的建立和再引入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扩展了朱鹮的数量和分布范围。截至2016年底,人工饲养朱鹮数
成年的雄性麝鼠(Ondatra zibethicus)下腹部背皮与肌肉间有香腺,可以在其繁殖季节分泌麝鼠香。香腺会随着繁殖周期生长与萎缩。为了探究凋亡体相关基因(Cytc、Caspase-9、Apaf-1)在香腺凋亡过程中的作用,通过RT-qPCR技术检测了成年雄性麝鼠繁殖周期内香腺组织凋亡体相关的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麝鼠香腺发育的周期中,Cytc基因与Caspase-9基因的表达在6月时下调,Apaf-1基因在6月时表达量无明显变化;8—10月3个基因变化趋势相同,均持续上调,到10月转录水平达
以野生白鹡鸰(Motacilla alba)为研究对象,在白鹡鸰人工投食点设一面镜子,观察并记录取食时白鹡鸰镜像自我认知能力。结果显示:白鹡鸰对自身镜像先产生了巨大的好奇,进而对自身镜像产生了攻击行为。这表明白鹡鸰不能认识镜子中的自己,误把自身镜像当作非己的同类个体,不具备完善的自我认知能力。
为研究深圳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冬季洞穴生境的选择特征,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其洞穴生境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共计完成调查路线18条,调查范围覆盖岛屿各个区域。调查期间记录到洞穴165个,其中新鲜洞穴(1个月内)38个,洞穴在蕉坑湾东南部分布较为密集,岛屿腹部仅有零星的陈旧洞穴分布。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R软件广义可加模型(GAM)技术对中华穿山甲冬季期间洞穴生境选择性的分析表明,灌草丛盖度、乔木数量及海拔对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冬季洞穴生境选择有显著影响(P<0.05
通过对2011—2020年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救助过的野生动物种类、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①保护区救助的野生动物共计31科69种,155只,以鸟类数量最多,占总救助动物的70.97%;②近年来救助野生动物数量呈激增趋势,时间集中在春秋季,其中10月最多;③救助地点集中在县城及新棉镇内,占总数的47.10%,救助原因主要为受伤和受困,救助后最常用的处置方式为“就地放归”和“迁地放归”。因此,保护区需要加强人员队伍培训,关注重点时间和区域的野生动物救助,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建立
2015—2020年,以福州动物园33只古巴火烈鸟(Phoenicopterus ruber)为研究对象,通过日常饲养管理总结繁殖经验,并结合监控视频,采用随机观察、目标跟踪法对古巴火烈鸟的繁殖行为、繁殖年龄、繁殖季节、配对模式、发情与交配、筑巢、产卵与孵化、出壳与育雏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古巴火烈鸟4—6岁开始产卵繁殖,配对模式属一夫一妻制,偶有3鸟繁殖组和4鸟繁殖组;在福州地区,降水量大和气候温暖的2—4月开始发情交配,3—7月产卵,产卵高峰在6月,每窝1枚卵,每年产1—3枚,孵化期为28 d
近年来,随着多次调研发现,野生猫科(Felidae)动物野外种群数量显著减少,国家加大了对其保护力度,因此人工饲养量逐渐增多,同时由于饲养环境和营养不科学导致的内科疾病也频频发生。近期,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院收治1只6月龄发生后肢瘫痪的白狮(Panthera leo),全面检查发现,患狮钙磷比例失调,血浆镁离子浓度降低,甲状腺旁腺激素水平升高。最终诊断为,因饲喂食物钙磷比例失调、光照不足导致患狮骨营养不良引发瘫痪,继发营养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NSHPT)使前期补钙治疗未见效果。通过促进钙吸收、恢复钙磷正常比
太行山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2018年以来,在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和国有济源南山林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取食果实(种子)的松鼠科(Sciuridae)种类。通过对红外相机所拍摄影像资料的鉴定和文献核查,共记录到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隐纹花松鼠(Tamiops swinhoei)、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和松鼠(Sciurus vulgaris)4种取食橡子的松鼠科物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