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区手记·之四】酒厂:或许下一站还是“那里”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日的午后,阳光驱散了多日的雾霾照在冷清的酒厂艺术园区里,显得格外的清新。偶尔出现的行人与车辆为这个被深埋在望京腹地里的艺术区平添了一份生气;恢宏的厂房与厂区的植被相得益彰,在保留原厂房基础上的每一个空间都精心地体现着自身独特的面貌,所有未被忽视的细节都留存着一股子天然的灵气。这里没有798艺术区“集市般”的繁闹,没有宋庄艺术区的庞大与鼎沸,也没有黑桥、草场地艺术区城乡结合部特有的“群居生活”,这里仅有的就是一份难得的宁静,它就像一个可以让人在午后沐浴着阳光,惬意地欣赏着窗外风景的私家后花园,似与艺术有关,又看不到丝毫的躁动气息。
  园区门口,一排排醒目的画廊、设计公司的大牌子整齐的排列着。看起来有点残破,甚至有些已经锈迹斑斑,这似乎很符合艺术区期望“标新立异”的基调。走到园区大门处,“酒厂国际艺术区”几个大字赫然引入眼帘,而园子里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的冷清气质,似乎又是对从“国际”二字中所透露出的热闹意向的一种真实调侃。
  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已经倒闭多年的酒厂变身为艺术园区的呢?酒厂的艺术之旅似乎与798类似,也跟中央美术学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005年,曾经是九立方画廊艺术总监的王立新与中央美院的老师来往比较密切,當初正值索家村拆迁问题,美院也有很多老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室,而正巧他的老乡朱超英盘下酒厂这块地似乎正准备将它变身为一个美食村,但王立新发现,这里更适合做艺术家工作室。于是,这场艺术与酒厂的完美“邂逅”就从2005年5月全面启程。占地仅约70余亩,紧邻中央美术学院的酒厂国际艺术区得到了众多艺术机构,画廊,艺术家的信赖,从此坐落在朝阳区安外北苑北湖渠内的酒厂艺术区青春荡漾着。艺术园里的工作室和画廊整饬得简洁明快,布局规整,透着赏心悦目的劲儿。艺术园和名声在外的 798不同,这里还没有拿着相机四处晃悠的游客,也没有热闹的餐馆与酒吧,来到艺术园的人大抵是圈内人士,寥寥几位过客或静静地走着,或谈笑风生,伴随着醉人的酒香,浓郁的艺术气息,这里俨然成了艺术的乐园。
  青春易逝,所以我们学会了悼念青春。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遭遇了寒流,酒厂艺术园作为当代艺术生态的一支也不能免遭其害。这个偏安一隅的艺术区也在一点点的萎靡,随着2010年的到来,很多艺术机构与业主的合同纷纷到期,无法承担经济压力的画廊,机构也只能撤离,甚至关门大吉。阿拉里奥作为园区里经久不衰的老牌画廊,也在经济的压力之下,转变了其投资策略。在2012年的12月22日,世界末日的那一天,阿拉里奥郑重的对外宣告“再见”。也许业内的人士并不惊奇,甚至是早有预估,但是熟不知,阿拉里奥的撤出意味着整个酒厂艺术区从艺术园区向文化产业园区的彻底转变。曾经的汪建伟“飞鸟不动”个展、德国伊门道夫大展、李智铉个展、“Hungry Gad –印度当代艺术大展、”“暗器”、“苍鑫个展”、“无界”等显示了很高的学术和文化定位的展览,在历史的长河里渐行渐远。渐渐地,我们甚至会怀疑它们是否真的曾经存在过。酒厂作为一个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工作室并存的时代画上句号,从此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设计公司,文化类网站。当你在园区内看到宝马,奔驰,路虎,劳斯莱斯等豪车出入的时候,请千万不要吃惊。在某处,或许还有可能偶遇某位“土豪”。只要够勇敢,或许上演一部“土豪,我们做朋友吧”的戏剧也是不无可能的。
  如今,艺术家工作室零星的散落在这文化公司聚集的酒厂国际艺术区,显得异常的单薄和脆弱。艺术家既需要一个安静宽敞的客观环境,同时又离不开交流和碰撞。因此,艺术家的聚居就需有一定的“圈子”性,也就是所谓的艺术社区。当艺术区已经不能再谓之为艺术区的时候,当艺术家们失去了画廊等机构精神慰藉的时候,当仅有几位艺术家相互告慰着“取暖”的时候,这样的艺术区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酒厂艺术区变成文化产业园似乎已经蓄势待发。如今仅剩的几个艺术家也只能一边感叹着“物是人非”,一边默默的坚守。当仅剩的几位艺术家不足以有能力支付这高昂的租金时,当仅剩的艺术家需要“圈子”的扶持时,或许他们也只能高唱着《敢问路在何方》,背着“画框”,再次踏上寻找梦想继续开始的地方。或许下一站还是“那里”。
其他文献
当代水墨的当代性在本质上是现代性问题—基于现代性的本土处境化思考,而非回避现实问题的传统文化复兴。当代水墨的异质表达,多与对自由主义思想的追求相关。  关于当代水墨的创作和研究,必然要面对“水墨何以当代”的问题,即在当代艺术语境下追问水墨身份。但当下的水墨热度似乎意不在此,而是认为之前的中国当代艺术过于接受西方的影响,出于矫正和寻根的需要,当代艺术应转向作为传统象征的水墨。并不否认水墨的本土文化根
期刊
方振宁·北京时间  国际策展人,艺术和建筑评论家。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设计艺术中心(ADA)策展与评论研a究室教授。  我知道克里斯蒂安·克雷兹(Christian Kerez),是2010年在妹岛和世作为威尼斯总策展人策划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我清楚的记得,我在克雷兹作品展示的两个空间中停留的时间最久,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多米诺框架系统,也
期刊
在1996年出版的《艺术与艺术家词典》[1]里,装置艺术(Installation Art)一词的定义是:“为美术馆或画廊的室内空间或室外特定空间和地点创作的临时性多媒介、多维度、多形式艺术品。装置艺术仅存在于被安装起来的时候,但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被复制。这种作品是‘在一段时间中’被感知到,它们不像传统艺术作品那样被‘看到’,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体验,并与观众互动。”  在克莱尔·毕晓普(Clair
期刊
人们为了工作迁徙,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儿,但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世界,工作和移民的原因及形式都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可以成为移民的发出国,中转国和接收国,其中文化因素与经济和政治因素相互融合,密不可分。为何来自中国、非洲和欧洲的人们要离开家乡上下求索?他们在目的地受到了何种程度的欢迎,又享受到了什么样的权利?移民和人员流动又会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系起到了何种影响?1 月19 日北京
期刊
“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影响我们至深的英国人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的导论里这么说;但实际以艺术为自己的职业的人是很晚近才出现的,从远古以来,艺术都是以某种实用的功能而存在并发展着,而长久时间以来,尤其是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不断在印证着“艺术家”这个名词的存在,这让艺术从早期的实现神性的使命降身下来,寻求解决人类自身的困境,当然也许,这样给人类
期刊
我对影像有异样的偏爱,任何跟“影像”挂钩的影像展都能在第一时间吸引我的眼球、引爆我的神经,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有幸去了一趟传说中的“黑桥”— 一个地下水发臭、垃圾随处可见又跟艺术发生肉体碰撞的地方。在那里,我接触到了他们的“影像”。之前,我一直把对影像的认识停留在“影像本身的突破和实验”上,换言之就是对电影的理解上,对影像艺术、投影艺术或者说录像艺术并不是很了解。YCEA青年实验艺术小组成员带来
期刊
人们亲切的将刚刚过去的2013称为“水墨年”,在这一年里,大大小小的水墨展览、学术活动、新老艺术家的频频亮相,令人有些目不暇接,而就在这股热潮的涌动中,不少人也在思考,在繁荣表象的背后,驱动“传统复活”的力量是什么?欣喜的同时,没有人愿意这样的复兴浪潮沦为商业宠幸的一个“噱头”。也就在这样对于“传统”难以名状的“过热”和“過冷”的纠结与思考中,无论你来没来得及得到最终的结论,时间还是会毫无妥协的开
期刊
从上世纪90年代寂灭于瞬间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之后鱼龙混杂的宋庄,北京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芳香或艺术腥臭,总能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青年,来此为自己的梦想寻找着高低不同的落点,在那些抽屉般的错落房间中,有人的梦想冲破了现实的天顶,变成为众人所羡慕的奇异植物,招摇着自身绚丽的色彩,如电影般梦幻;有人在平淡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下生长,用波澜不惊的外表覆盖着内心里纵横交错的根脉;也
期刊
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艺术家尚扬,在80年代,就凭借着《黄河船夫》等一系列黄土地题材的作品而享誉中国美术界,同时那种大面积出现在他作品中的黄褐色调,也让“尚扬黄”成为了一个时代鲜明的绘画记忆。在之后的创作中,尚扬并未固守在“伤痕美术”的乡土感怀和怀旧思绪中,而是在回溯传统的思辩中,不断地从形式上寻求变化,并创作出《大风景》、《诊断》、《董其昌计划》等作品,以综合材料的不同质感丰富着绘画的固有的平
期刊
东方艺术·大家:您在北京这边搬过几次工作室?  刘芯涛:两次。费家村和一号地旁边的318艺术园区。之前一直在成都。  东方艺术·大家: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来北京的呢?  刘芯涛:当时有很多原因。首先是想换个环境;其次是想感受一下南北的不同,特别是在地域创作上的不同。第三是,我有很多朋友在北京,他们都劝我来北京看看。  东方艺术·大家:工作室的地址变更对您的创作是否有影响?  刘芯涛:状态上会有一些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