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鉴别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和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6305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及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作用。

方法

共入选1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和1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无急性加重伴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入选第1天、第7天测定各项炎症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法测定血PCT浓度并进行比较,记录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

特发性肺纤维化伴肺部感染组PCT浓度明显高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组[(1.89± 0.31)μg/L vs(0.72±0.40)μg/L,P= 0.001]。特发性肺纤维化伴肺部感染组CRP浓度为(75.13± 33.40) mg/L,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组浓度为(53.61±23.52) m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①PCT鉴别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和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较传统炎症指标高。②PC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患者中并无明显升高。③PCT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率均较CRP等传统炎症指标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对睡眠呼吸暂停的影响。方法应用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测定5名受试者(均为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在不同海拔高度(500 m、1 000 m、2 261 m、2 800 m、3 650 m、4 200 m)下的夜间呼吸、脉搏、动脉氧饱和度及晨起血压。结果与海拔500 m相比,当海拔升至4 200 m时,患者睡眠时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氧减指数、低通气指数均升高[(28.6±11.3)次/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规范率中的应用效果,系统规范疼痛管理,完善并规范无痛病房的建设。方法针对创伤骨科手外科无痛病房实施过程中发现的疼痛评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该文从弓形虫生物学背景资料、实验活动可能产生的危害、实验人员的相关风险分析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分析等方面对弓形虫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为从事弓形虫相关操
目的:探讨团队化完全管理模式在脑出血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就治于本院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
为促进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委员间的学术交流,增进医学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科研领域中各学科间的相互交流,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分会定于2015年11月9-10日在
目的探讨个案追踪法在消化内科护理组长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按消化内科护理组长常规方法培训,实验组将培训内容进一步细化,其中护理质量检查内容按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进行分类,发放给组长,使之了解应掌握的内容。要求组长带领组员护理患者过程中融入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护理组长在护士长指导下协调本组护理人员间、护患间关系,指导参与本组疑难患者护理及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个案追踪法督查本组护士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1例入住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的MPP患儿作为实验组,其中重症27例,轻症34例。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体检儿童37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小儿血清IL-15、IL-17进行检测。比较重症组、轻症组及对照组血清IL-15、IL-17水平,重症组与轻症组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血清IL-15、IL-17
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儿35例,采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