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的着力点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huai6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阅读教学 着力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40-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义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崔峦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然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常忽视语言的学习运用,忽略学生的已有水平,缺少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侧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甚至是与语文学习无关的内容。教师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完成识字、学词、理解内容等任务,很多学生不曾习得阅读方法,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没有显著提高。
  对此,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现状,把着力点转移到达成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中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阅读教学应着力于学生的“得意忘言”处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感到困惑:为什么对于一些重点语句,学生读熟了,背诵了,积累了,在习作中却很少用到,甚至不用呢?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过多地关注语句的内容,而非关注语言形式,更多地把语文教学的重心放在课文“写什么”,而非“怎么写”。句子读熟了,并非就能内化了;理解感悟了,并非就能应用自如了。阅读教学,贵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中有一处描写母亲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日夜操劳、疲惫不堪的母亲形象,浸润着作者对母亲的心疼与挚爱。不少老师能触摸到文句蕴含的感情,教学时或播放哀伤的音乐,或深情地朗读课文,或让学生畅所欲言,谈其感受,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却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作用不大。我们来看看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执教片段。
  (生读这个句子。)
  师:谁发现了这句话的特殊之处?
  生:“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师:读这三次“我的母亲”。
  (生读了一遍,完全没意识到什么。)
  师:我提三个问题,看谁反应快?
  师:谁的背直了?
  生“我”的母亲。
  师:谁转过身来了?
  生:“我”的母亲。
  师:谁望着“我”?
  生:“我”的母亲。
  师:平常说话“我的母亲”会连用三次吗?
  生摇摇头。
  (出示句子: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师:比较原文和改过后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感觉好像电视里的慢镜头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很疲惫,很劳累。
  师:说的真好!三个“我的母亲”放在句末,将母亲一连串的动作放慢。让我们随着慢镜头,看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细节。闭上你的眼睛。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想象,交流。)
  (分角色朗读,师读“我的母亲”,生读其它的语句。)
  师:看到这样疲惫、劳累的母亲,作者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齐答:鼻子一酸。)
  师:如此疲惫、劳累的母亲却还在拼命地挣钱……能把三个“我的母亲”放在一处吗?
  生:不能。
  师: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从上述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王崧舟老师并没有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学生的情感处,而是引着学生去发现句子特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进而触摸文本的内在意韵,最后点出语言的特有魅力。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将着力点移至语言形式,如含义深刻丰富的语句,与学段要求相应的新句式、新的段落篇章结构、新的修辞形式等,扎扎实实地训练,认认真真地实践,仿其构思,习其技巧,用其语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而且加深对课文承载的人文内涵的认识,提高阅读的效率。
  二、阅读教学应着力于学生的“浅尝辄止”处
  特级教师薛法根主张“三不教”原则:学生已经读懂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读得懂的,不需要教;你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的,暂时不教。那教师教什么?他说,教学生自己读不懂,或者自以为懂了而实际上没有读懂的地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着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通过自学,他们能获取一些浅显易懂的知识。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受到生活经历的局限和认知能力的约束,在学习中势必会面对“未知”。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更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理解的难点、盲点和思维的断点,教授那些学生不懂的、发现不了的、意识不到的知识,教授学习的方法及规律。请看薛法根老师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这个自然段,你们读懂了吗?有问题吗?
  (生都说读懂了。)
  师:老师来问一个问题,“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看得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生:经常看见的事就习以为常了。
  生:见的次数多了就见怪不怪了。
  师:那么,为什么叫“司空见惯”,而不叫“司徒见怪”“司马见怪”呢?
  (生生面面相觑,茫然不知。)
  师娓娓道来,讲述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和“司空”之间的故事——这原是一首讽刺官员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的诗,后来演变出了“司空见惯”这个成语。
  (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恍然大悟。)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发现对于有些知识,学生一看便知——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有些知识,学生一学就懂——“司空见惯”的表层意思;但有些知识,他们一知半解或浑然不知——“司空见惯”的来历。薛老师就是摸清了学生的现状,以学定教,将着力点置于学生的“未知”。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要清楚地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当他们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时,适时点拨,巧妙引导,帮助学生越过认知障碍,突破思维的局限。   三、阅读教学应该着力于学生的“得鱼弃渔”处
  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常常止步于学生的“知其然”,而没有领着学生去弄清“所以然”,更不曾把着力点放在教给方法上。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训练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不仅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即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形成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来看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两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1】
  (出示:灯红酒绿 得意扬扬 中华不振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生读这些词语。)
  师:这些词语中,有不理解的吗?
  生:我不理解“衣衫褴褛”。
  生:老师,我不理解“铿锵有力”。
  师:有了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书来帮助理解。
  生:老师,我从词语手册中知道“衣衫褴褛”是指衣服破破烂烂。
  生:我查了词典,知道“铿锵有力”是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师:好的。现在,这些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吗?那我们再来读一遍,记住它。
  【教学片段2】
  (出示:灯红酒绿 得意扬扬 中华不振 衣衫褴褛 铿锵有力)
  师:现在,我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划横线的词语有什么相同点?
  生:老师我发现“褴褛”“铿锵”的偏旁相同。
  师:你真会观察,真会发现。谁知道“褴褛”的意思?
  生:是不是破破烂烂?
  师:猜得不错。你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发现“褴褛”都是“衤”,文中写道这个妇女身世可怜,我就猜想是破烂的意思。
  师:真是了不起的猜想!对于同偏旁的词语,我们能通过它们的偏旁猜出词语的意思,这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那谁来猜猜看“铿锵有力”的意思呢?
  生:“铿锵”都是“钅”,我猜想跟金属有关,那这个词语是不是指金属发出的声音响亮有力?
  师:很好!“铿锵有力”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也一起铿锵有力地读读这个词。
  同样是词语教学,但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片段1中,针对学习的难点,老师采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懂词语意思的方法,这是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却由老师告知,学生失去了实践、思考、摸索的过程。而片段2中,教师并没有立刻将知识告知学生,而是引着学生去发现词语的特点,去摸索词语的规律,去揣摩词语的意思,进而悄无声息地教给学生一种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通过偏旁猜出同偏旁词语的意思。如此一来,遇到类似词语的时候,学生就能快速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当他们发现了规律之后,还会尝试着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更多的难题。
  崔峦教授一再强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促成阅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学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一篇课文,我们的着力点不仅是理解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规则,并逐步形成能力。让学生学会凭借课文,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文字、借助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等方法;凭借课文训练,培养学生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揣摩文章思路等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应在实践中继续摸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抓住关键,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发挥实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责编 黄鸿业)
其他文献
2010年9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保健协会、唐山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都在努力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精心预设教学进程中随时到来的"它",使教学更加切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但仍有一些教师
2010年9月22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宣布发起“妇幼健康全球战略”,以推动改善全球妇女和儿童健康状况。碱少孕产妇及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实现相关千年发展目
4月,在北美的土地上悄然刮起了一股可怕的旋风,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席卷了半个地球。这已经不是人类第一次遭遇类似的袭击,但是在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越发的渺小。经验告诉我
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对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社会生活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对政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一方面促进政治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90-01  教学,其实是教师引导的艺术。教师灵活的指导、积极的参与、适度的引导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能够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笔者在连续执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引导的巨大作用。在此,结合本人的尝试,谈几点不成熟的看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已经2OO3年11月8日建设部第2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OO4年4月1日起施行。
探讨项目监理的科学评估体系黄金枝,钱天瑞,常民皋(上海建通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我国工程建设监理工作,虽然开展时间不长,却已显示了它的生命力,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尤其
分析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现状及辅导员在医学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重要性,提出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建议。
本文主要讲述了电量计费系统设计原则和要求,并从用户管理模块、参数维护模块、抄表管理模块、电费核算和报表管理五个模块阐述了电量计费系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