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一直以来,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建设与音乐教育理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繁荣景象不仅体现在本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而且还体现在本民族的音乐教育领域。本文通过探究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理念,进一步分析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与文化事业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俄罗斯;音乐文化;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5-0028-04
  俄罗斯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俄罗斯的音乐文化建设旨在引导俄罗斯人民爱护艺术、欣赏艺术、享受艺术、创造艺术。音乐文化是俄罗斯国家整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在俄罗斯的社会生活领域中体现出高度的艺术性特征,又在俄罗斯的音乐教育领域中体现出饱满的人文化特征。
  为了持续促进俄罗斯音乐文化的繁荣景象,增强俄罗斯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认同感,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始终高度注重树立国家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发展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从我国音乐教育的层面来讲,提高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也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对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理念
  首先,从民族历史的角度分析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理念。
  主要是指以知识为优先的教育理念,倾向于提高基本的音乐教育水平,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音乐知识的世代传承。在俄罗斯不同版本的音乐教材中都非常重视音乐曲谱资料的丰富性,这既是为了增长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也是为了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重视知识的教育理念在俄罗斯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源。事实上,在一段时间内俄罗斯整个国家的教育显现出了两种斗争趋势,一种是以保持精神和谐公平为优先的教育理念;另一种是以掌握知识为优先的教育理念。彼得大帝时期(彼得一世),学校被设在库尔布斯基伯爵的庄园中,这也表明了在俄罗斯君主制时期主要以贵族的学校教育为主。然而,随着俄罗斯君主制被推翻,受教育已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在俄罗斯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至此,俄罗斯人民更加注重自身所掌握知识的水平,并推崇以知识为优先的教育思想。
  这里尤其需要注意列夫·托尔斯泰的教育观点。在他发表的《教育论作品集》中同样推崇以知识为优先的教育理念,并引起了俄罗斯人民的高度重视。到现代在教育领域中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已成为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依据。
  托尔斯泰的教育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譬如,他主张教师打破传统教育的规则和课堂教学的定律;认为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在于激发课堂的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创造性;认为获取学习的最佳方法是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具体信息和事实,而不是抽象的真理定义。[1]
  其次,从国家文化的角度分析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理念。
  主要是指文化融合的教育理念,注重音乐与其他文化艺术类型的联系。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与艺术创造力,在俄罗斯的音乐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相关文化艺术领域的趣味性内容。这样既巩固了音乐与其他文化艺术类型相辅相成的关系,又实现了利用音乐来描述文学、戏剧及电影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俄罗斯传统的音乐教育思想具有文化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表现在音乐生活及教育领域,而且也表现在音乐创作领域。例如,柴可夫斯基利用普希金文学作品资料创作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俄语剧名《Евгений Онегин》);阿萨菲耶夫利用普希金诗集作品资料改编的芭蕾舞剧《高加索的俘虏》(俄语剧名《Кавказский пленник》);拉赫玛尼诺夫利用普希金最后一首浪漫主義诗歌《吉卜赛人》创作的自己第一部歌剧《阿列噶》(俄语剧名《Алеко》)。
  最后,从道德素质的角度分析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理念。
  主要是指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世界观教育。在俄罗斯整个的教育背景下,以三个教学任务为优先考虑,分别是教育、教学及发展。目前,在俄罗斯不存在完全统一的教学模式,只要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原则上允许不同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
  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他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自身语言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同时艺术类课程应注重学生阅读的书籍,艺术作品的内容及呈现形式。他认为教师应重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并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学生能做到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讲,俄罗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为俄罗斯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认为音乐文化是人类精神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这一看法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主张 ——“音乐教育,这不应该是音乐家的教育,而应该是借助音乐艺术对人的教育”。卡巴列夫斯基强调,普通音乐教育应该扩展到绝对所有的孩子,而普通学校教育的大众音乐教育其主要任务不是音乐教育,而是通过音乐来影响整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的音乐教育课程内容,现代俄罗斯的音乐教科书主要形成了两种教学理论,一种是主张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利用音乐文化来形成并完善学生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另一种是主张提高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使学生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与工作中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
  
  
  二、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俄罗斯国家音乐文化的繁荣离不开音乐教育的支撑。俄罗斯音乐教育既符合国家社会对音乐文化的发展需求,又符合中小学生对音乐文化的教育需求。由于俄罗斯人民高度重视自身的音乐文化生活,因此俄罗斯中小学生在学校教育外依然可以接受到各种风格、体裁音乐作品的文化熏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形成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注重在文化艺术领域内开展专业的音乐教学课程和课外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系统的音乐知识、音乐能力与技术,而且也使学生提高了自身的整体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探究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分别是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生活和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
  (一)俄罗斯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生活
  首先,俄罗斯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生活也是社会人文生活。
  俄罗斯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如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普罗科菲耶夫、卡巴列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等;著名画家,如列宾、苏里科夫、康定斯基、克拉姆斯柯依等;著名作家,如托尔斯泰、高尔基、契诃夫、奥斯特洛夫斯基等;著名诗人,如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和“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阿赫玛托娃、被视为普希金后继者的莱蒙托夫等。这些不同文化艺术领域的匠人不仅构建出俄罗斯国家文化的鼎盛景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俄罗斯人民的社会人文生活,增强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其次,俄罗斯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生活包括剧院文化生活。
  剧院是一个呈现壮观艺术的场所。剧院文化突出了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现实主义色彩,涵盖了文学、舞蹈、音乐、视觉艺术等各个方面,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剧院文化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生活面貌,它的鼎盛和衰败都依托在国家民族文化与经济实力的背景下。通俗意义上的剧院包括话剧、歌剧、舞剧、木偶剧、哑剧及现代音乐剧等多种类型。从剧院音乐文化的角度出发,俄罗斯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生活既体现出音乐与其他文化艺术类型的紧密关系,也展现出世界不同国家音乐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俄罗斯中小学生在剧院中不仅可以欣赏到本国的优秀音乐作品,而且也可以欣赏到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
  在俄罗斯建有众多不同类型的剧院,其中表演形式以歌剧和芭蕾舞剧为主的著名剧院包括马林斯基剧院、米哈伊洛夫斯基剧院、斯坦尼剧院,以及莫斯科大剧院等。除此之外,在俄罗斯还建有专门的儿童剧院,如莫斯科国立儿童音乐剧院。这所剧院的表演形式以话剧、歌剧及芭蕾舞剧为主。这所剧院的优秀音乐作品包括《白雪公主》(俄语剧名《Белоснежка》)、《灰姑娘》(俄语剧名《Золушка》)、《十二个月》(俄语剧名《Двенадцать месяцев》)、《魔笛》(俄语剧名《Волшебная флейта》)、《天鹅湖》(俄语剧名《Лебединое озеро》)、《胡桃夹子》(俄语剧名《Щелкунчик》)等。
  再次,俄罗斯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生活包括宗教文化生活。
  俄罗斯以东正教为主要的宗教信仰。在俄罗斯建有各式各样的教堂,一部分只作为游览的胜地,而另一部分主要作为信教者礼拜的圣地。因此,作为有宗教信仰的中小学生就需要参加重要宗教节日的教堂礼拜。在东正教传统的宗教仪式中,音乐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常见的宗教音乐表演形式是教堂的四声部无伴奏合唱。
  最后,俄罗斯中小学生的社会音乐生活包括日常文化生活。
  俄罗斯人民对音乐的热爱随处可见,无论是在街道上还是在地铁里,人们都可以拿起乐器心无旁骛地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因此,俄罗斯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随时都可以得到免费的音乐熏陶。不仅如此,俄罗斯中小学生还可以提早接触到高等学府专业的音乐表演,如欣赏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器乐演奏会、声乐演奏会、交响乐、室内乐及合唱等。
  (二)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教育
  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四年的入门普通教育;五年的基础普通教育;以及两年的中等普通教育。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主要集中在入门普通教育阶段和基础普通教育阶段,这也与我国义务教育的时间相同都是九年。在中等普通教育阶段主要以文化课的教学为主,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知识水平,使学生做好准备参加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入学考试与面试。因此,本文将俄罗斯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重点放在了入门普通教育阶段和基础普通教育阶段。
  第一,探究入门普通教育阶段和基础普通教育阶段学校的音乐教学目标。
  入门普通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情感态度、世界观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音乐记忆、联想性思维及想象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创造力;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文化知识,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历史传统与音乐文化;使学生掌握演唱、演奏、音乐鉴赏,以及即兴创编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基础普通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品位;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情感态度、世界观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音乐记忆、联想性思维及想象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创造力;发展学生音乐表演的专业能力与文化水平;使学生了解宗教音乐文化、民间音乐风俗及古典音乐文化,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及其他文化艺术类型的关系;使学生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并根据自身的音乐教育需求结合高度艺术性的音乐作品进行自学;使学生掌握演唱、演奏、音乐鉴赏,以及即兴表演和戏剧表演的基础知识与技能。[3]
  第二,探究入门普通教育阶段和基础普通教育阶段课外的音乐教学活动,包括音乐表演活动,如歌曲演唱(独唱或合唱)、器乐演奏(独奏或合奏)、音乐戏剧(角色扮演)等;音乐观摩活动,如参观并欣赏各种音乐剧院和博物馆的音乐作品表演;参加并欣赏重要民族节日或艺术节的音乐作品表演等。
  第三,探究入门普通教育阶段和基础普通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任务。
  入门普通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
  1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
  (1)学会记谱与识谱。
  (2)熟悉基本的音乐表现力手法,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調式调性等。
  (3)熟悉变奏曲与回旋曲的曲式结构,并对比分析具有此类结构的音乐作品。   2音乐基础常识的学习任务。
  (1)熟悉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声乐(独唱、合唱)、器乐(独奏、合奏)、交响乐。
  (2)熟悉歌唱嗓音的基础分类:童声、女声、男声。
  (3)熟悉合唱嗓音的基础分类: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及混声合唱。
  (4)熟悉不同种类的乐器:交响乐队的乐器、宗教典礼的乐器及民族传统的乐器。
  3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
  (1)掌握歌曲演唱(美声或流行)、乐器演奏及合唱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掌握音乐鉴赏和即兴创编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4音乐体裁作品的学习任务。
  (1)了解不同的音乐作品体裁。按曲式结构的复杂性划分,既包括歌曲、舞曲、进行曲;也包括歌剧、芭蕾舞剧、交响曲、协奏曲、组曲及现代音乐剧等。
  (2)了解俄罗斯民族传统的音乐作品,包括民族歌曲、民俗旋律及诗歌等。
  (3)了解俄罗斯不同时期杰出作曲家的著名音乐作品、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及宗教类型的音乐作品等。
  5外国音乐文化的学习任务。
  (1)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
  (3)了解不同国家多样性的民族音乐文化与历史传统。
  (4)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内容和歌唱语音。
  基础普通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任务主要包括:
  1音乐基础知识、常识的学习任务。
  (1)熟悉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手法,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调性等。
  (2)熟悉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包括声乐、器乐、交响乐、室内乐及音乐戏剧等。
  (3)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及其他文化藝术类型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音乐来描述文学、戏剧及电影等。
  (4)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风格和习俗,如传统节日、仪式典礼、特殊的调式音阶及调式起源等。
  2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
  (1)掌握歌曲演唱(美声或流行)、乐器演奏及合唱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2)掌握诠释音乐作品和鉴赏艺术表演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3)掌握音乐即兴表演和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3音乐体裁作品的学习任务。
  (1)熟悉丰富的音乐作品体裁。按曲式结构的复杂性划分,既包括歌曲、舞曲、进行曲也包括歌剧、芭蕾舞剧、交响曲、协奏曲、组曲及现代音乐剧等。
  (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和流派。
  (3)了解不同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
  (4)了解宗教音乐的各种体裁及音乐作品。
  4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任务。
  (1)了解俄罗斯的传统音乐作品和传统乐器。
  (2)了解俄罗斯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的民俗歌曲和专属乐器。
  5西欧音乐文化的学习任务。
  (1)了解俄罗斯与西欧音乐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2)了解17至18世纪西欧的音乐作品体裁和风格特征。
  6流行音乐文化的学习任务。
  (1)了解不同类型流行音乐的作品风格或乐队结构。
  (2)了解20至21世纪国内外著名流行音乐作曲家的创作特点。
  (3)了解20至21世纪国内外著名流行音乐作曲家的器乐作品、歌曲作品(爵士、摇滚、说唱等)及音乐剧作品等。
  
  
  结 语
  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既关系到国家音乐教育的普及水平,也关系到国家音乐文化的发展水平。在任何情况下,音乐教育都不能脱离国家的教育理念和人民的教育需求;在任何情况下,音乐教学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增长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社会生活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音乐文化认同感。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学生更积极地感知和认识音乐的本质,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定的音乐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通过对俄罗斯普通中小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研究,证明发展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对于提高国家人民的整体音乐素质,促进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一直以素质教育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俄罗斯音乐教育的理念与模式,从而有助于树立我国人民正确的音乐教育理念,提高我国普通中小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世界竞争力。
  
  注释:
  [1]Vekshan N. V. Pedagogical works / L.N. Tolstoy[M].Moscow: Pedagogy,1989:542.
  [2]Kabalevsky D. B. Pedagogical reflections[M].Moscow: Pedagogy,1986:188.
  [3]Abdullin E. B., Nikolaev E.V. Theory of music education[M].Moscow: MGPU: Prometheus,2013:431.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日趋多元,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正>近日,记者在部分省区调研采访时发现,基层债务风险不断扩大,基层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尚未形成明确的政绩考核"债务指标",导致债务不透明的情况突出。市县乡基层领导没有良好
完形填空是英语测试中一种综合性语言测试题型,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但很多学生认为完形填空是英语试题中较难的题型,失分很多,其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语篇知
图案是所有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纵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哪一朝哪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图案风格。那么,在今天的图案设计特别是儿童服装的图案设
东北渔猎民族是生活在中俄两国境内的人口稀少民族,其驯鹿文化、桦树皮文化、鱼皮文化、兽皮文化孕育了丰富的造型艺术遗产。文章从档案学的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
赫哲族说赫哲语的人越来越少,并趋于老龄化,如果不加以保护,赫哲语将趋于消亡。在大数据环境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利用网络三维
我国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因种种原因部分面临消亡危险,必须及时加强保护研究。据《中国戏曲志》,20世纪初我国有390种戏曲剧种,目前尚有演出的有200余个。如
近年来,客家音乐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地进行。肖文礼博士《岁时节日体系中的赣南客家仪式音乐研究》一书独出心裁地通过岁时节庆的叙述方式,以具体事象为切入深入分析赣南客家仪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自古就有"东方自然神木"之称。桑树在古代就开始栽培,它的叶被用来养蚕,蚕长大后"作茧自缚"的茧,是绫罗绸缎的原材料。本文旨在对桑树的6个方面进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棉花胚、花药和小麦旗叶的内源IAA、ABA、Z+ZR 含量测定,表明用ELISA 测定植物内源激素是可靠的。ELISA 能简化分离提取植物材料的步骤,节省供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