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因为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际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让我们担忧:一是课外阅读的氛围较为淡薄,部分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二是阅读内容较为单一,阅读时间显得不足。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为0;坚持每天课外阅读1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三分之一左右;三是阅读指导不够,方法不当。会写真正意义的读后感的学生较少,坚持自觉写读书笔记的不足五分之一;四是阅读习惯尚待培养,自觉意识不够等。
  二、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从近几年各地语文考试所选用的考题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趋势,试卷检测的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而更多的是涉及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开展课外阅读是开拓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要大量阅读”,“一学期读它80到100万字不为多”。实践表明,多读书就能使我们广泛地接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开阔我们的视野,拓宽我们的知识领域。开展课外阅读体现了素质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要求。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将成为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人会不会阅读将决定其向社会获取智慧量的大小。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促其自觉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我们就应着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 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1.创造阅读环境
  实践表明,要想营造必要的课外阅读氛围,我们应积极为学生创造舒适幽雅的阅读环境,如建立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等。具体要求:无论是阅览室还是图书室,都应做到室内的安静整洁、通风采光。同时,在室内外的墙壁四周可酌情悬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在阅读的过程之中,还可适时播放一些轻音乐。如此则能使学生从一进入室内开如就能感受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并且能让学生的思想沉浸于音乐与知识的海洋之中,获得审美情感熏陶。
  2.树立阅读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个人好学,可以染起好多人好学。”①教者自身树立榜样。②树立同伴榜样。③树立名人榜样。
  (三)推荐课外阅读内容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看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话,才能酿出蜜来。”因此,在平时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文章的的篇幅长短、内容深浅等方面的情况,着力为其推荐一些正确合适的课外阅读内容。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少儿版,还有像《丁丁历险记》《安徒生童話》等。另外还可向学生推荐与教材同类材课外课文,如学习了《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可推荐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一书,以此作为课内课文学习的补充。
  (四)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1.浏览泛读法
  “浏览泛读法”有其具体的适用范围,比如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我们只需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时,便可采用此法。同时,当我们的读书仅为了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或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时,也可采用此法。
  2.品味精读法
  对于那些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的美文佳作、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我们应着力指导学生采用“品味精读法”。如此,学生则能通过静心细读体会文章的立意构思,揣摩其布局谋篇,欣赏到其中的妙词佳句,从而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3.读写结合法
  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还应指导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及时拾贝的习惯。具体的笔记方式有摘抄式、提纲式、读感式等。从中高年级开始,就可指导学生写好文摘卡、读书笔记,分门别类地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和知识要点,从而为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1.尝试日记赠言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可用可尝试日记赠言的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师给学生赠言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采可进行轮流互赠。如此以往则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具有渴求热望的自我行为。
  2.组织编辑活动
  (1)自主编辑班刊
  中、高年级可定期组织学生编辑综合类小报,由各阅读小组组长组成班级编辑部,集中介绍课外阅读获得的各种信息,有文学的,有历史的,有科技的……拼贴可以,手抄也行。
  (2)自编作文集
  可让学生把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所有作品(包括周记、日记、练笔、读书笔记、考试作文等)进行整理、修改,或打印,或手写,编辑自己的作文集,开学后就留在班级的图书角,作为大家课余阅读的书籍。实践表明,通过让学生自编作文集,学生在其中表现出了许多思想火花、智慧闪光,此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与借鉴。
  3.开设读书节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可定期设立读书节,举办各种读书比赛活动。低年级可组织学生进行儿歌朗诵擂台赛、绕口令擂台赛;中、高年级可进行古诗文背诵擂台赛、讲故事擂台赛。此外,为了使学生课外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在读书节中还可举行读书感受交流活动。学生可联系课文内容(节选)介绍自己阅读的原著,介绍自己阅读的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也可介绍课外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读物。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是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能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知识,形外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从事数学教学多年
期刊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也是音、形、义的综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意义。修订版的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小学生每天要练字达到一定的时长,这充分体现了写字教学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而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文长、生字多、课时紧等,造成识字课讲授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识字和书写也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在开展低年级写字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以“示范写
期刊
最近,有十二句特火的话:1.说中国话; 2.吃中国食; 3.穿中国衣; 4.用中国货; 5.在中国游; 6.过中国节; 7.购中国物; 8.有中国脑; 9.安中国心! 10.想中国事; 11守中国礼! 12做中国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人民的殷切嘱托。其实,这些跟我们语文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充分挖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时刻铭记我们是一名中国人
期刊
回顾接班一学年的教育教学过程,我自己觉得除了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外,还教给学生很多做人的道理,或者说让他们学会保留自己原本善良的本性。我赞同“人之初,性本善”,也相信不管怎样的学生,他们内心深处都保留一份纯真和善良。  班上有个女生,平时大大咧咧的,显得特别的不听话,甚至当着她父亲的严厉呵斥也毫不服软。我了解到她的父母离婚了,虽然她父亲也说管教她,但因为工作原因,大多数时间在外出差,家里阿姨(她的继母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升其思考、交流、表达的效率,最大程度上实现优等生的帮扶作用,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素养,为今后的知识创新和应用打下良好基础。而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往往使学生被动接
期刊
一、实践性英语作业的原则  1. 实践性和趣味性原则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强调儿童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两者通过“活动”而连接。杜威认为活动是儿童认识世界最主要和最直接的途径,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处理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学生的求知过程中,兴趣一直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好的媒介。基于中学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英语实践性课外作业设计时,要适度增加英语作业
期刊
一、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  当前,在很多高中英语书面表达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学生们并没有积累好相应的英语基础知识与写作话题相匹配,这就导致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抓好学生基础是实现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一现象呢?  首先,加强词汇和基本句型的训练。单词、词组和句子是文章的根本,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组词和造句能力,想写出高分作文是不可能的。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优秀作
期刊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语文自主学习的独立性,主要指学生善于自学,能主动地阅读、观察、思考,改变过,去呆坐静听、被动接受的做法,具有认识的独立性,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最终达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期刊
一、成果研究背景  (一)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稳步推进“科技北京”发展的形式下,紧密围绕科技北京我先行暨“争做科普小达人”主题,开展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科技英语创意表演校本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需要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  (三)学生发展的需要
期刊
特教语文课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学生周围生活、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充分体现理论与生活实际的统一。使特教语文课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程背景下特教语文课实施教学生活化问题做些探讨。  一、语文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依据  首先,杜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