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无月又如何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501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阴历八月十五庆中秋,显然是以月亮为主角,一切吃喝玩乐,都绕着天边团月,借赏月之名,享过节之乐:“月到中秋分外明,秋宵月夜胜春宵,今夜月明人尽望,卧看明月出林梢。”古人在太平盛世的年代,欣逢中秋节,总是要“举杯邀明月,千里共婵娟”一番:要是年头不好,家人离做,秋夜难免就会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感慨。
  中旧人的节庆,往往都要假借一个主题来热闹一番,其中把星辰月亮也派上用场,乞巧七夕情人节是以牛郎织女星为主、中秋佳节则非月亮莫属,十分明月五分秋,自古中秋月恒明,如果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好像这个节令就失去了意义,无论如何,此夜总要“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
  但是,一出好戏如果主角能出场、一席盛宴如果主菜没有上桌,那不是大煞风景,令人遗憾吗?以月亮为主题的庆赏中秋,如果此夜没有月亮露脸捧场,那又将如何呢?
  所谓没有月亮,如果只是被云遮住,虽然忻时望而不见,还可等待云移月现,再见清辉:如果此夜风雨凄清淅沥,那必然大为扫必,人们仰天叹息,一定深感遗憾、无奈,甚至埋怨天公不作美,把诗情画意的中秋之夜糟蹋得凉飕飕、湿淋淋、冷清清、静悄悄,真令人扼腕。可不是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秋之夜看不见月亮,也是非常自然的天象,一心赏月的人也许感到失望,但是没有心情赏月的人却毫无感觉、钻进电影院的情侣也不会觉得惋惜、相约在公同河滨幽会的恋人反而感谢云层挡住了月光、打麻将开派对的好友倒可以专心玩乐、开车赶路的行旅也不用分心探头赏月招惹危机、做父母的也可以催促孩子们早点就寝……
  不过,古谚曾经说过:“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又云:“雨打上元灯,云遮中秋月。”“闷闷中秋云罩月,晓哓元夜雨打灯。”好像中秋和元宵这两天的气象是相通的,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大煞风景了,这两个节日最忌阴雨、偏偏同时来个云遮雨打,羞月熄灯,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宋太子赵元俨却有名句说:“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这显然是要和大众唱反调了。
  事实上,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密云盖顶的天象是很稀罕的,除了秋雨肆虐,中秋之夜风雨交加的机会是非常难遇的,所以中秋月亮纵然被云遮霾挡,过了若干时辰,肯定会云移箍散,或从云缝中露脸、或于云幕后偷窥、或在云海里浮游、或处磐空中裸展,所以古人为了赏月,必须“莫惜三更坐,赏月夜眠迟。”宋代计人叶梦得撰《石林诗话》中就有一段待川的故事:“晏元献留守南郡,王君玉为府签判。尝遇q。秋阴晦,既至夜,公己寝,君玉密使人以诗呈公。诗云‘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清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用诗句激发长官赏月的兴致,以弦管吹开浮云见月亮,这真是一段千古佳话。
  很多人都有等待拨云见月的经验,虽然云层重叠,夜色凄迷,嫦娥似被绑架,一时不知所在,但是依然不肯罢休,踌蹰恭候,非要等到月亮露脸,才心满意足。当年刘禹锡也在秋夕待月到半夜,次日写了一首诗寄给白乐天:“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门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后来白乐天也回了一首诗给他,遂传为诗坛千古佳话。
  当然,任何人都希望中秋有月,如果遇上无月中秋,也只好概括承受。词人辛弃疾有几句佳构:“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的想象力完全合乎天文科学,地球是圆的,这边见不到,另一边自然可以看到,犹如此夜倘若广州无月,而北京则可能皓月当空,清辉普照也。初唐诗人李峤就这样吟过一首《中秋月》:“桂魄上寒空,皆肓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说得一点儿也不错。
  女词人朱淑真,有一年中秋,竟逢无月可赏,感慨之余,回房写了一首《中秋不见月》,诗云:“不许蟾蜍此夜明,今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拨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女词人显然有点动气了,词中隐含怨尤之意。清代诗人樊增祥也有一首《中秋无月》诗:“亘古清光彻九州,只因烟云锁琼楼,莫愁遮断山河影,照出山河影更愁。”这就有点赞成中秋无月之意,免得照出山河残缺、国土分裂的残影,反而增添心头愁恨,诗人爱国忧民之心,溢于笔底。
  中秋夜倘若无月,聪明如你我者又将如何?依我看米,反正“有月无月照样过,不如趁早赴南柯。”不然,你又将如何?
其他文献
从《沙扬娜拉》、《再别康桥》到《云游》,人们很自然在其中找出徐志摩诗作中基本一致的诗歌形象和抒情风格。这类最能代表徐志摩诗情的诗歌.不仅以其优美的想像以及意境的空灵
一、选择题    1.“譬如”的“譬”的正确读音是( )  A.bī  B.bì  C.pǐ  D.pì  2.下列与“炙”字造字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左  B.怒  C.星  D.山  3.下列与“凹”字笔画相同的一项是( )  A.弗  B.夷  C.条  D.穷  4.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瞻养 欠收 签字盖戳 再接再励  B.欢度 钎炙 杀费苦心 促膝谈心  C.急燥 
期刊
统计全国79份中考语文试卷,其中有6份试卷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涉及《桃花源记》,有几份试题是把《桃花源记》与其他文言材料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桃花源记》主要考查点如下:    一、考查重点词的理解和用法    例1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 便要还家 要:______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______  3 诚不可缺 诚:______  4 卒亡天下 卒:______  (山西太原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影响日趋突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劳动力流动的增强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对企业能否留住人才提出了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以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为基础,通过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在企业间搭建产业链,形成物质与能量的闭路循环流动,从而实现废物零排放,其本质是一个企业共生系
众所周知,要学好一门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从哪里来呢?是天生的吗?是不可改变的吗?绝对不是。一位专家说:“学生刚学一门知识的时候,感觉是中性的,没有喜欢或者反感。所谓
半边山。半条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这上联由眼前景生发,巧妙地用了四个“半”字。这路依山而建,劈山而筑,故山也成“半边”,路也成半条。因久早天雨,一条小溪自然半边流水半边涸。  传说,上联为佛印所出,请苏东坡对下联,苏东坡怎么也对不出,成为一大憾事,为永记此事,苏东坡请人在此树碑,刻下上联。李调元任广东学政,见到碑上的上联,一幕友请他对下联,李调元脱口而出:“一
语病辨析题中有时会有“和”字,常常导致产生多种语病。    一、搭配不当    “和”做连词时形成并列短语,所在句子容易出现部分搭配不当的毛病。如:  1.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受人挑动,设置重重障碍,围攻和阻止工商人员正常执行公务。(“围攻”与宾语“执行公务”不相搭配。)  2.新出台的市政府工作规则强调,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要举行社会公示和听证会。(“举行”与“公示”不搭配。)    二、
赏识激励策略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需要我们结合教育实践不断充实和修正,进而完善其教育效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提供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和实施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意义.为确保新型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