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诗味”,提升诗歌教学效率

来源 :语文天地·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精彩的诗歌作品,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来撰写,用凝练的语言和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感动读者,能很好地展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若能围绕诗歌的特点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的情趣美、思想美,感受到诗歌独特的诗味,则能让学生进一步沉浸在诗歌中,提升学生诗歌学习的效率。
  一、推敲细节,感受情趣
  小学生有自己独有的情趣感悟,这种情趣的感悟生活符合学生想象、思想和情感状态,在教授诗歌时,要尝试从中挖掘出细节内容,促使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情趣,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在阅读诗歌时,要鼓励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形式中感受到情趣,从作品中主人公身上感受情趣,通过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情趣,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推敲诗歌的细节,挖掘出其中的情趣,进行更深入的感悟。
  《宿建德江》虽然短小,但是却是刻画秋江暮色的经典作品,在教授时,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中的细节,感受作者的羁旅情怀。“作者在诗歌中提到‘日暮客愁新’,可是,为何没有写愁的到底是什么,而是话锋一转,转而开始写周围的景色呢?你能从这种景色中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怀吗?”学生发现:“作者虽然没有写情怀,但是所写的景色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虑之情。”此后可鼓励学生细细分析作者的用词:“‘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何作者要用‘低’和‘近’这两个字呢?换成其他的字是不是也行呢?”学生认为:“正是因为天地辽阔,所以天才会让人感觉很低,正是因为江水很清澈,所以月亮才会让人感觉很近。天地悠悠,伴随作者的不是家人和朋友,只有草木和明月,这样就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孤独的情怀。”在细细品味中,学生感受到了作品独有的情丝。
  在指导学生感受作品细节内容的时候,要注重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点拨,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情趣。可尽量鼓励学生参与到对细节的分析和讲述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些诗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把握诗歌,体会到诗歌的情趣美。
  二、尝试创作,发散思维
  学者钱理群认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是无穷的。在教授诗歌的时候,若能鼓励学生发动思维,尝试展开仿写活动,则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语言的潜能。鼓励学生采用片段仿写、原诗续写、独立创作等方式都能让学生充分开动头脑,唤醒想象力,展开自主创作的活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展现了暴雨突然降临、又突然离开的场景。在教学中可鼓励学生展开仿写,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可设计有层次性的题目,供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能力较弱的学生可鼓励他们嘗试将课文的内容改写成散文,注意描写好暴雨的状态,写出独特的景物特点。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鼓励其仿写,尝试也写一首和暴雨有关的诗歌。对于能力更强一些的学生,则可鼓励其回忆自己的生活,想想除了暴雨以外,还有怎样的雨,尝试以绵绵细雨、暴风骤雨、凄风苦雨等作为写作的题材,展开诗歌创作的活动。这样的诗歌创作活动给了学生一定的创作自由,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展开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学者金近提出:要给孩子写诗,也要给他们一个学习语言的机会。利用诗歌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诗歌具有独特的音韵美,其语言是独树一帜的。在教学中若能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则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之美,对于促使学生提升赏析和创造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好处。
  三、学科整合,拓展延伸
  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也要围绕诗歌的特点展开学科整合的教学。诗歌的语言具有音韵感,因此能和音乐学科结合起来;借助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能将其和美术学科结合起来;讲述诗人的故事,叙述诗歌中的典故能和历史学科结合起来,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展开拓展延伸。
  在学习《江南春》时,就可使用学科整合的方式展开拓展和延伸。首先可将美术学科整合在其中,“这是一首展现春天的诗歌,你能否给这首诗歌配上图画呢?你会选择怎样的绘画方式呢?在诗歌中展现出了哪些意象,你觉得哪些意象是诗歌中描写的重点,在绘画中需要重点表现呢?”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学生回顾诗歌的意象,更让学生尝试用美术的方式展现出意象。此外,还可将历史学科融合进来:“在这首诗歌中提到了‘南朝四百八十寺’,那么‘南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呢?南朝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寺庙呢?大家尝试翻越历史书籍,了解一下南朝吧。”在阅读历史书籍后,学生了解南朝指的是和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等政权,也了解到南朝的帝王都喜欢佛教的史实。
  展开学科整合的学习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打破了泾渭分明的学科界限,能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进而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搭建平台,多元展示
  小学生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在教学中若能给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和诗歌有关的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展示,也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参与和诗歌有关的背诵、默写、知识竞赛等,也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和创作的收获展示出来,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与诗歌有关的小品剧表演,这些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书湖阴先生壁》等诗歌都是展现乡野风情的诗歌,在学生学习了这样的诗歌后,可组织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活动。首先鼓励学生展开课外拓展阅读的活动,寻找一下类似主题的诗歌,然后展开自主诵读。此后则可给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和诗歌有关的活动中。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到“说说我最喜欢的田园诗”活动。学生各自选择自己读过的最精彩的展现田园风光的作品,然后尝试用演讲的形式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将自己的表现录制下来,上传到网络平台上,最后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有学生便讲述了自己对《过故人庄》的理解,认为这是一首展现淳朴自然田园风光的作品。“在诗歌中,主人和客人饮酒交流,不亦乐乎,展现了一种乡野之人的淳朴美。”学生各抒己见,投入地参与到了活动中。
  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若能采用家校结合的方法,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将自己和家长一起诵读诗歌、感悟诗歌的片段上传到网络,和同学分享,让诗香在家庭中传播开,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中教授诗歌有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丰富想象力,提升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能采用各种方法促使学生感受到独特的诗味,则能促使学生在兴趣中成长,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223001)
其他文献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唯一一篇送别诗必读篇目,它对学生理解送别诗内容、了解送别诗特点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唐诗鉴赏辞典》陶慕渊先生对
后压浆技术通过预置的压浆管向桩底,桩侧压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液,固结核地底沉淤物和桩侧波皮,故可提高桩的承载力。北京世界金融中心工程采用这一技术,并严格控制各项参数,达到了减
在淤泥地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基坑开挖过程中常出现倾斜事故,原因多为基坑开挖缺乏依据,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监控所致。施工中应选择合理放坡形式及挖掘方式,避免扰动桩基础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可以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及夹板固定等保守治疗,但老年人骨质较疏松,保守治疗骨折存在不稳定因素,常导致畸形愈合、握
状物类文章,就是以“物”为描述的中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把他们的颜色、形状、属性、特点等描绘出来。写状物类文章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我们的思想,抒发我们的情感。状物类文章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植物,二是动物,三是静物,也叫物品,本文所探究的是植物类习作。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状物写景类习作,到五年级为止,连续三年都安排了相关的习作,怎样逐步提升学生创作这类文章的能力?本文将以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iabetes)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已成为眼科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早期视神经即有不同
珠海拱北口岸广场的平面尺寸为248m×190m,地下2-3层,其地面层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不设伸缩缝。在施工中采用合理的施工分块,新型单孔连接器及补偿收缩混凝土等,取得良好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课文为例,谈谈在语文素养视域下如何优化诗歌教学效
在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设身处地,错位感悟;参悟文字,如临其境;结合体验,寻找共鸣;合理补白,还原场景等,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