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tong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语文教学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发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思维不活跃是个普遍现象,这源于平时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潜力没有挖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提出。
  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思维的主要方式。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早在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良诱人"。现代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问有一定的艺术技巧,教师在教学中真正重视问题的设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因此抓住兴趣点提问。如我在才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当讲到皇帝举行游行大典时,我设计的问题是:这个爱慕虚荣的皇帝会有什么下场呢?此时的学生兴趣高涨,我却不动声色,让他们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求证,看谁说得对,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起书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对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提问注意既可化难为易,又可打开学生的思路。如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作为说明文学起来比较枯燥、索然无味,我采用分层提问法,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同学们检测一下自己能回答几个。
  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心里都很清楚,好吃的东西如果吃多了也会觉得不好吃,课堂提问也如此。如果一节课都是师问生答,形成了定势,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如果环环相扣的提问就能创设热烈气氛,训练学生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也可以教师框定问题的范围,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重点支互问互答。我通常在古文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古文有许多识记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找。如"释义"这一环节,如需积累的文言词汇有通假字、古今异义的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如之、者、而等。学生对这些词汇掌握好了,自然也会提问题,解决问题了。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如对学生持支持的态度,在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和体态用语学生都比较受欢迎,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期待、信任和鼓舞,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满怀信心的去学习去思考。
  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黄河》是一种节奏美,《在山的那边》是一种内蕴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秒度时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
  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中学语文教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尽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但仍有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错误认识严重阻滞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左右下,视心理健康教育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有些学校简单地以思想政治工作取而代之,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压服了事。因此,要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随着形势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它可以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
  总之成功的中学语文教学,犹如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的世界里尽情翱翔。
其他文献
外语词汇是外语学习和应用的基础。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学生外语词汇量的多少和运用外语词汇能力的强弱是影响他们外语学习能力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词汇量对评估语言能力和发展方面的指标地位是不容质疑的,以至于很多外语学习中认为词汇量的增加就是语言学习的提高,这就是为什么外语学习者都在词汇上下功夫,甚至背词典曾经是一种重要的外语学习方式。  人们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的认识会影响到他们解决这一问
期刊
一、非政府组织的兴起  非政府组织(简称NGO)源于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学中的市民社会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我们采用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定义,即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  二、社会企业  (一)社会企业的兴起  1、社会企业的主要特征。我们首先通过对社会企业的主要特征的思考来探究其发展过程,可以概括出社会企业一些鲜明
期刊
一、凉山州地区英语教育现状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总人口415.48万人。境内有汉、彝、藏、蒙古、纳西等10多个世居民族,凉山地区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凉山地区的经济、文化各方面得到了较快发展。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凉山州地区英语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
期刊
一、师生人数不匹配  到2007年初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高等教育有1所国办综合性普通高校(延边大学)和7所中等专业学校(含成人)。但是,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发展还不适应,具体情况如下表。  数据来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统计年鉴 2007年。  从表中可以看出,自1996年延边大学合校,其在校生人数、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其教职工人数基本处于原来的水平,从侧面反映
期刊
通过对今年来的高考作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作文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提升学生作文的思想性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多元化解读文本教材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多教师打着接受美学的观点放纵学生的所谓创新,导致教材文本意义的解读在泛滥中贬值。"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学生对语文课本往往是"学而不思",读本更是"视为草芥"。老师不妨指引帮助学生多多挖掘,拓展文本。比如在
期刊
一、vP壳的由来  (一) Larson提出动词壳假说的最初目的  Larson提出VP壳理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包括双宾结构在内的三位谓语(three-place predicate),三位谓语后面有两个补语(compliments)三项谓词(three-place predicate)和vp壳。X阶标理论所要体现的一个重要的句法理念就是要维护Kayne(1984)所构的二分叉原则(binar
期刊
一、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航运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专业英语人才。但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该课程在就业能力的培养上某种程度上还不足以应对日益频繁变化的国际商务活动的要求。此外,由于受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航运英语课的教学活动从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设置,到教学方法的应用及英语教学水平的测试等都不够健全、系统,这对航运
期刊
模糊限制语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的语言学家莱可夫于1972年正式提出的,是指一些"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它可以就话语的真实程度或涉及范围对话语的内容进行修正,也可以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所做出的直接主观测度,或者对话语做出间接评估等,因而模糊限制语影响到话语的御用结构和功能。很多学者把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逐渐从语义学领域扩展到了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领域上来,其语篇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学术论文等现实文本中的模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外国企业和产品也不断涌入中国市场。广告的翻译成为中外企业迫切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互文性理论对于广告翻译有着重要影响和启示意义。  一、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是在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注意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这一概念是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与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
期刊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指以儒家的文明礼仪来教化天下的思想。二战后,经过20多年对企业文化阶段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人们普遍认同了文化因素对组织成员和组织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和巨大的意义,逐步形成了有关组织文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校园文化作为组织文化中的亚文化,是指高等院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培养目标、办学传统、校风、学风、校园的文化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