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课堂训练中的“舞武相融”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xf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典舞传承了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具有生动的美学特征;“太极拳”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华民族风格。两者都植根于中国肥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有着深厚的渊源。两者同样讲究“形神兼备”、“身心统一”、“内外兼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二者的同源动势,来研究太极拳训练方式对中国舞课堂中借鉴意义以及其训练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太极拳;课堂训练
  中国“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贯穿于我国古典舞发展与变革的整个阶段,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太极拳的训练方式。作为历久弥新的中华传统文化代表,古典舞与太极拳互相影响,水乳交融。由此,本文将就太极拳训练方式对中国古典舞课堂训练中所产生的借鉴意义展开深入探究。
  一、“圆”的探究
  太极拳有一句行话——“太极拳皆是圆圈组成”。这一观点由大师杨登浦提出,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在一位大师打拳的过程中,无从论哪个方向试图进攻,都会发现习武者的周身防护的滴水不漏,一举一动皆贯穿着“圆”的思想,身体倾向的韵律、手足舞动的角度均形成一个饱满的圆圈,周身气息流动饱满而强韧,动作看似柔软,实则坚韧如刚,蕴含着极强的力量。太极拳的动作表现以圆与曲两种形式为主,一举一动看似稀松平常,却能以巧劲儿卸下对手来势汹汹的力道,并顺势将行如流水的动作以柔韧的力道挥出,在防护自身、化解对方攻势的同时主动进攻,环环相扣,直至取胜,可谓“以柔勝刚,以曲求全”的具体体现。
  太极拳“圆”的智慧在中国古典舞“回旋”、“圆”等动作中皆有体现。古典舞的动作范式讲究“走势皆圆”,判断一套古典舞动作的完成情况良好与否要看其整体动作是否一气呵成,曲线连贯。我国古典舞在训练过程中,借鉴了太极拳“圆”的意识,注重步态走势的“立圆”、“平圆”以及“八字圆”,由点及线,观察其运行路线是否自然流畅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圈。与此同时,古典舞舞者的手位应与下肢动作无缝衔接,柔和婉转,达到从正向观看表演者在“划圆”的效果。
  二、阴阳平衡
  所谓“阴阳平衡”意指处于对立统一地位的两个事物在此消彼长间逐渐转化、融合,最终达到一种“道”意义上的平衡,太极拳中“四两拨千斤”的搏击效果即是这种辩证意义上平衡的最佳体现——下肢稳如磐石,上肢柔韧如蒲,最终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
  太极拳的招式大多注重“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同时贯穿着“大开大合”与“虚实结合”的动作理念。以基础的“左右倒卷肱”、“有进必退”为例,无论是起势亦或收势,手势均处于同一位置,同时,左右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对称,动作互根互济,深谙“劲”之道,体现了阴与阳的平衡。
  除了在太极拳中有所表现以外,这种阴与阳的中庸平衡在中国古典舞中也极为常见。在古典舞中,阴为柔,阳即刚,阴与阳的中庸平衡表现为舞蹈风格和舞蹈动作两种形式。就舞蹈风格而言,柔意味着舒缓、柔婉,刚则代表着雄健。在我国宫廷声乐较为繁盛的唐朝时期,舞蹈被划分为以音乐节奏舒徐,舞步婉转柔美为特点的软舞,和以音乐节奏明朗欢畅,动作雄浑刚健著称的健舞两种风格。软舞的主要代表为《绿腰》,要求由女子独舞,展现舞者轻盈柔美的舞姿。《胡腾舞》作为流传甚广的健舞代表,则是由男子演绎,舞步刚毅潇洒,节奏急促多变。二者一阴一阳,但并非泾渭分明——软舞中存在着节奏欢快的舞段,健舞中也不乏舒缓柔和的音乐节奏,可谓刚中有柔,柔中带刚,二者达到某种意义上的融合。以黄豆豆表演的《秦王点兵》为例,要求舞者的动作“刚柔并济”,既有柔婉之姿,又要通过干净强劲的动作来表现出秦王志在“一统天下”的夙愿。至于舞蹈动作的阴阳平衡,则具体表现在逢开必合、欲进先退等等。在古典舞课堂的训练过程中,包括燕子穿林、云间转腰在内的多种强调身体韵律的动作均对“逢左必右”的动态意义上的阴阳平衡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手位动作柔和温婉,与相对柔韧的舞步也形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阴阳平衡。
  三、核心训练
  由于古典舞中不乏虎跳、前后桥等对表演者身体素质要求极高的范式,因此我国古典舞的训练内容以力量、柔韧度、风格以及艺术技巧为主,具体体现在对身体多个部位的柔韧性进行开发、臀腿以及腰腹部的核心训练、身体各个部位的韵律训练与节奏把握,以及身体协调程度、柔韧性、平衡能力、气息、神态等多个方面的训练,旨在培养舞者柔软、轻盈、亦不缺乏韧性、饱含韵律美的的舞态。我国古典舞的传统训练方式多以同样秉承“圆”意识的芭蕾舞的走势为基础,更多时候训练的是臀腿力量,而我国古典舞的大多数动作是借由腰腹部的核心力量来完成,由于缺乏针对性训练,因此舞者表现出来的姿态缺乏美感。为了改善上述情况,业内的多个学者在展开深入探究后,提出了“舞武融合”的训练手段,即通过借鉴太极拳的训练方式来加强中国古典舞腰腹部的核心训练。
  现阶段我国古典舞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指导舞者进行站姿训练,通过对身体静态的长时间控制来感受身体肌肉的张力变化,从而达到加强核心力量的目的。这一训练方式源自太极拳中的“站桩”训练。“站桩”最早起源于中医的经脉学理论,讲究外而修内,通过习武者对自身内部气息流动的感受来循环气血,疏通身体经络,从而加强对自己身体肌肉力量的控制能力,这一点与古典舞的训练目的不谋而合,因此对后者的核心训练产生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任何艺术的兴起与发展都离不开其本土思想文化的滋养,太极拳、古典舞等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更是如此,二者的发展历程与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文化内涵息息相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太极拳与古典舞是相互借鉴,彼此融合的。立足于此,本文就太极拳训练方式对中国古典舞课堂训练中所产生的借鉴意义展开了深入探究。但由于本人受时间、水平的限制,所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还将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调查。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冲.《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1重印
  [2]沈元敏.《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7.5重印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第1版。
  [4]马莲.《高校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J].戏剧之家,2019(27):171-172.
  [5]张琼.《基于文化传承视域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分析》[J].黄河之声. 2018(24)
  本文系新疆艺术学院2018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新疆高校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中太极拳训练体系及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8XYZXYB0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不断地发生改变,特别自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讲话中提到:“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频繁出现在各种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会议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创业型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成为国家战略。普通高等院校作为国家
期刊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协商性司法的开端,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将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制度新兴又复杂的特殊性为实务运用中律师辩护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附带着挑战,辩护制度是诉讼中的重点,刑事辩护设计的好坏,刑事辩护在实践中贯彻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认罪认罚制度的成败。  关键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独立辩护  从严、从快、从重的诉讼格局发生改变是大势所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儒家“仁德教化”的说法,“坦白
期刊
摘要:中堂镇,古称舂堂,是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村落。这片土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在中堂镇的古乡名村里,涌现出陈伯陶、黎樾廷等名人,也留下了古味萦绕的传统村落与建筑文化遗产。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包括历史建筑,风俗习惯,戏曲文艺等等。其内核早已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之中,变成了文化认同的“集体无意识”。本文以该镇保护为例,疏理了这里的特色文化,认为应通过修缮历史建筑、保护优秀特色文化和传承红色基因等方式,传
期刊
要:工程力学课程对军队院校装甲装备运用专业的实战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学员扎实地掌握力学知识有助于增强对专业的理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受训士官学员的思想、智能等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课堂结构的思考,从丰富教学媒体,提高理论的具象程度和增加教学方式手段三方面进行探讨,对改善课堂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力学;结构优化,教学媒体;实际应用;对比分析  工程力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依据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说明了抓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为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学习和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煤矿的头等大事
期刊
摘要:互联网产品设计主要指通过用户研究和分析进行的整套服务体系和价值体系的设计过程。整个过程基于用户体验思想的设计过程,伴随着互联网产品周期进行一系列产品设计活动。设计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整合,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怎么做好产品设计,如何做好互联网产晶的设计师成为了一个突出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意图对互联网大环境下产品设计的方向、帮助互联网企业找到合适的软硬件结合的人才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了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其中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就需要进行相关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养,才能制作出更加高质量的电视新闻节目。具体在后期编辑的过程中,应该将文稿作为基础,有效选择新闻画面,还要做好整体包装方面的工作,从而通过媒体融合运用,增强电视媒体的发展动力。本文主要围
期刊
摘 要:从开放性、主动性、课题选择多样性、探索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五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这些特征,更好地开展实施探究性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探究性学习;特征;创新  引言  正如美国教育家克洛维尔(S.Crowell)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教育不只是教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隐性育人的重大优势。本文对《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设计了“三接四段”教学策略,在课程思政融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对于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三接四段  1 引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
期刊
摘 要:宋代笔记中蕴含了丰富的金代史料,可以弥补《金史》等金代文献的不足。宋代笔记纷繁复杂,其中有关金代的记载多种多样,涉及到了金代的历史事件、宋金战争、宋金交聘、金代风俗、人物传记等内容。宋代笔记中收录金代史料的可信度不一,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记录是最真实可信的。  关键词:宋代笔记;金史;金代史料  金代虽然是与南宋平行的封建王朝,然其可供研究的史料却乏善可陈。除了《金史》《大金国志》《归潜志》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