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犁 墨迹火了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墨迹天气”的商务部接到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节目组,邀请墨迹天气的创始人金犁上节目。接电话的人第一反应是,“又是骗子吧?”出于礼貌,此人象征性地请对方先发封信函。
  没想到,对方很靠谱,没几天金犁便跑去电视台录制节目。这是一期移动端最热门App在电视荧屏的大会师,与金犁同去的还有唱吧、大众点评、Camera360等6家应用的创始人。在上台大秀各自的产品之前,他们聚集在后台聊天逗乐,不时互相询问对方的用户数现在是多少。
  金犁没有说他们的总用户数是多少,他更愿意告诉别人,墨迹天气现在月均新增用户数是20万。他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天气应用是个大市场,人人都关心,人人都会用,而墨迹是这个领域的老大,依然保持着令人激动的新增用户数。
  有人评价墨迹天气就是雷军眼里“台风口上的那件事”,而金犁抢在别人之前抓住了这个机会。虽然这件事离大规模“变现”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庞大的用户数意味着无限可能。QQ、360在桌面上都附加了天气服务,而墨迹天气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
  我真的特别想创业
  2008年12月30日,金犁26岁生日,他决定创业。当时,金犁是Symbian公司的一名工程师,技术过硬,闲时偶尔写代码玩,拿过国际编程大赛的奖项。他隐约觉得打工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想创业,但是一时下不定决心。金犁把创业的得失、优劣势列出清单进行分析,还不停地征求别人的意见。父母不同意他丢掉一份收入稳定的理想工作,朋友也持反对意见,只有他老婆愿意支持:“就算你失败了,我们也可以重新来。”
  30号生日那天,金犁突然觉得,“我得开始了。”他已经想好要做天气。第2天晚上,金犁开始窝在家里写程序,一直写到新年的凌晨3点。中间朋友的电话不断,有找他唱歌的,有拉他去酒吧的,他都以写程序的理由一一回绝。对方基本都一个反应:“你有病吧,大元旦的写程序?”
  友录在线的CTO姜洋看了墨迹天气的Demo,第一反应是没想到天气能做得这么漂亮。但是金犁说:“我认为还不够好,很多东西还没做,过几个月再发布。”
  2009年5月,墨迹天气第一个版本发布。在用户普遍抱怨Symbian的UI难看的时候,墨迹做出了第一个Symbian版双重滑动版本,有动漫效果,跟后来的Android系统很像。效果很炫,也很节省流量。同类的天气应用同步一次需要耗费10K,墨迹只需要1到2K。还有一点,靠抓取天气数据,墨迹能同时支持2000多个城市,而其他应用覆盖的数量是500个。但这个也为后来墨迹与气象局之间的对峙埋下了隐患。
  当时,还没有手机应用商店,用户通过论坛找到喜欢的应用,然后下载到手机SD卡。金犁在Symbian论坛的几个不同区里都发了同一个帖子,管理员怀疑是软文,发布没多久就被删掉了。在帖子被封掉之前,论坛里一些俗称“大号”的用户识别出这是个好东西,经过这部分人的义务传播,第一天墨迹天气的下载量就达到了2000。金犁很兴奋,这个数字超出了他的预期。
  此时,金犁一直是兼职创业,利用休息时间打理墨迹天气。9月份,他向Symbian公司提出辞职。老板很惊讶:“你想创业?公司对你挺好的呀,又派你到国外去学习。”金犁说:“我很感谢,但是我真的特别想创业。”
  从Symbian出来后,金犁如同一台裸机——没有办公室,只有两个大学同学当他的合伙人。因为是他发起的,所以金犁的股份稍多一些,担任CEO,每个月给自己开3000块工资,天天在家,早上起来就写代码,一直写到半夜。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快胖了20斤”。
  金犁爱打扮,创业却让他没有钱买衣服了。“我有一年没有买过新衣服,穿的都是以前的,生活也很简单。我是属于那种比较爱消费的,压力一大我就愿意去买东西。刷卡的时候是会减压的,有时候出去买几件衣服,会刷掉几千块。”
  2010年5月,墨迹天气发布第一个Android版本。就是这时候,整个团队才只有5个人。“我们看好Android,也看好iPhone,但是没有技术人员,只有Android的人,我们才做Android。后来实在是不能忍了,找不到做iPhone版本的人,我们就自己学吧。”金犁说,直到第二年5月,iPhone版墨迹才推出来。
  墨迹天气火了。第一家找上门来合作的是老虎地图。很简单,只要在墨迹天气里推广老虎地图,用户每成功下载一次付费6块,每个月有八九千块进账。金犁笑称,他们是属于被动型的,在家埋头做产品,有了一定名气后,吸引对方来合作。到现在为止,通过墨迹天气推广的应用有100多个。阿迪达斯在“穿衣指数”功能投放了品牌广告。
  投资人的雷达也出现了,一些大牌VC都纷纷找金犁聊墨迹。2009年,一家著名国际VC找到他们,金犁很高兴,以为对方有投资意向,“屁颠屁颠地就去了”。但金犁介绍项目不到两分钟就被对方打断:“你这个不行,别做了,没戏。我们这儿有个被投企业,是个好项目,你们去吧。”后来,对方又找过金犁两三次,他每次都高兴而去失望而归,对方每次都在充当猎头的角色。
  2010年年初,险峰华兴的陈科屹想投资“天天动听”,但是对方已经拿到投资。就在失望而归时,天天动听创始人黄晓杰说,“我知道一个好项目叫墨迹天气,你们可以聊一下。”当时金犁已经见过很多投资人,在犹豫困惑的状态下,他见到了陈科屹。
  初次见面双方就聊得不错,而且陈科屹明确告诉金犁,他们想投。第二天,双方就谈定价格,签了协议。至于投资金额,是金犁和对方反复磨出来的。“就是跟街边讨价还价是一样的。可能我们不太屑于和别人在街边讨价还价,但融资一讨价还价就是几十万的事,然后就慢慢商量到250万。”
  此后2011年,墨迹天气又拿到了盛大的千万元人民币投资;2012年则拿到了第三轮融资,因为消息没有正式对外发布,所以投资人和金额都没有被披露。
  封站,散伙
  当墨迹天气的日活跃用户达到1万的时候,金犁开始兴奋了。当时,他们才做了不过七八个月,还在Symbian平台。这种兴奋不但没有随着转向Android平台而消失,反而愈加强烈了。“没有想到我们能在Android上达到前十,墨迹天气在Symbian是达不到前十的。在Symbian我们起步得比较晚,但在Android市场上我们起步算比较早的。”   金犁认为,正是墨迹把天气这个盘子给做大了。早于他们的天气通已经委身新浪,而墨迹天气每月保持着20万用户的新增量。然而,变数也随之而来。金犁还没来得及庆祝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就遭遇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困难——PC端的墨迹天气官网被关和创始团队散伙。更要命的是,这两件事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2011年5月初,友录在线的CTO姜洋结婚。早上他打开电脑,登陆QQ,金犁的头像在闪。他打开对话框,被金犁说的话吓了一跳。“我可能要离开墨迹了。”姜洋询问原因,金犁只简单说了几句,大概是跟合伙人不合,意见不统一,发生斗争之类的。他安慰了金犁几句,就去结婚了。
  下午,姜洋结婚回来,金犁又在QQ上告诉他:“网站被关了。”
  实际上,当时金犁的两个合伙人已经在2010年底走掉了一个,只剩其中担任CTO的一个。在结婚前一天,姜洋还见到了金犁和他的CTO。午饭间,金犁问担任友录在线CTO的姜洋,“你现在的工作强度怎么样?你们那多少人干多少事?”姜洋知道,金犁对自己的CTO已经很不满意,觉得对方工作不努力。当天,在场的CTO没有说话。
  金犁知道,他们之间出问题了。“一个是分工不明确,还有大家对产品的方向有分歧,甚至很多行为可能互相都看不惯。理念不一样,比如说管理公司,我认为公司应该从事这样的特点,他们可能有别的想法。”
  金犁给人的印象比较温和沉静,但对待产品,他承认自己是很强势的。比如这个颜色不太好,文字该怎么摆放,这些问题,他都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产品也是合伙人之间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
  “时间长了,就爆发了。我们就很难再沟通了,很难沟通的时候就没法再合作了。”金犁说。
  爆发的时间正是姜洋结婚当天,据说公司内部被搞得天翻地覆。他们开始商量怎么分开,才有了金犁在QQ上对姜洋说的那句“我可能要离开墨迹了”。但最终的结果是,对方离开了。
  对于创始团队的散伙,天天动听创始人黄晓杰说:“他们当时都比较年轻,没有什么合伙经验。可能金犁的方式也不是特别得当,因为他是CEO,会用一些比较强硬的方法去处理,并没有真正地去让别人达到心悦诚服的状态。在第2个合伙人离开的时候,我发现他和以前不一样了,挺大度,也包容,哪怕是受委屈,也要把事情妥当地解决。”
  工程师出身的金犁承认,创业以来,管理是他遇到的最大挑战。“以前是跟机器打交道,输入“1+1”,他返回一个“2”;但是每个人你给他输入与他返回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经过创始团队的解散,他也开始有意识地寻求管理经验的突破,比如学着管理员工的预期。而在招人环节,只要有一些犹豫,他都会选择放弃。
  相比合伙人问题的快速解决,网站被封则没有那么顺利,而且还意外地被牵扯出了“案中案”。
  讲实际点,墨迹官方的主要作用并不在于为用户提供具体的功能,它真正的领地在APP。但是金犁不敢轻视被封站的原因,他认为这一定是中央气象局搞的鬼。因为一开始,墨迹就从网上抓取天气数据,气象局找上门来要求付钱,一年几十万元。对于当时没盈利又没融资的墨迹来说,这也是一笔大开销。所以,气象局的要求就被束之高阁了。
  但是眼下网站既然被封,金犁判断应该跟气象局脱不了干系。他给对方打电话求证被封站一事,对方居然毫不遮掩地说:“你不按规矩办事,确实是我们干的。”无奈之下,金犁反复再三地跟气象局交涉付费拿授权一事。
  实际上,墨迹官方被封一事跟气象局没有任何关系,是有人在论坛发布乱七八糟的违规内容所致。因为金犁在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备案时留的电话几经搬家已经不再,也没有接到IDC封站的警告。
  大概3个月后,网站恢复运营,与气象局漫长的授权谈判却进展缓慢。几经周折,联系到一个新媒体部门,拿到报价。金犁本来准备砍砍价,如果实在不行就买了。但是没想到,对方突然又不卖了。理由是,墨迹跟气象局有竞争关系,对方也有做天气应用的打算,而且已经推向市场。历时一年多,最后墨迹找到北京气象局,拿到了天气数据的授权。
  从工具到社区
  墨迹天气的爆发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黄晓杰坦言:“一开始我看金犁做的产品,看起来很漂亮,操作也很流畅,但是当时没想到墨迹天气能够成长到一个几千万的用户量,成为天气类品牌的第一。当时是没看出来的。”
  就连金犁自己也有点打鼓:“我觉得天气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应用,虽然是大众需求,但相比UCWEB或者是天天动听、来电通,我觉得至少是二线产品。”
  如果总结下天气应用的特点,就不难想象为何墨迹天气会有爆发式的增长。第一,相比唱吧、Instagram的窄众服务,这是一个符合大众需求的东西。第二,用户必须联网才能使用这款产品,Symbian时代有很多不错的软件,不需要联网就能使用,但是无法与用户有所交互。第三,用户的使用频次很高,每天都会关注,一天可能会更新多次。
  这也是金犁当初之所以选择天气创业的原因。他曾经想过做优惠券,再三考虑后觉得自己没有做O2O的能力。而墨迹天气做到现在,金犁都觉得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基本就是靠一版一版发布新的功能积累了口碑”。他痛恨刷榜。
  墨迹天气是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没错,问题是如何大规模变现?很多人都曾经在他耳朵边唠叨,天气这个事没有商业模式,没有想象空间。金犁也在纠结困惑,便信以为真了。2010年3月,他开始尝试其他方向,是类似3G门户的GO桌面。金犁只有一个目的,把已经有的1000多万用户导一部分过来,然后变现。他一度对这个项目很有热情,做了至少半年。但是当时团队不太稳定,项目最终流产了。姜洋说:“幸亏没做成,这是可喜可贺的。因为目前看来,天气这个事是可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的。”
  在移动端工具类产品纷纷向社交聚拢的潮流下,墨迹天气在探索自己的路数。他们在Android新出一个UGC版本,用户通过拍摄自己所在位置的实景天气,上传到客户端,形成一个实景中国。这也是金犁为弥补之前天气应用互动性不足的缺陷,比如,推送天气预警是常态服务,但是用户往往看一眼就关掉,没有任何互动。
  对用户来说,每个人都是天气播报者也是分享者,可以对预报不准确的天气纠错,甚至可以精确到具体位置,比如北京国贸。对用户拍照分享的激励措施目前还是精神层面的,通过他们的粉丝数和分享次数来表现。
  在金犁看来,当用户数和活跃度都到一个量级,变现的方式和规模也会自然上去。比如,阿迪达斯之所以选择跟墨迹合作,就是对墨迹品牌曝光度的一个认可。而且金犁认为,移动APP变现的可能,与整个市场对移动互联网的认可程度也有关联。
  此外,墨迹可能会参考日本天气新闻公司(Weather News)的商业模式。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气象公司,成立于1970年。它曾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后退市转向东京证券交易所。这家公司向各行各业提供防灾气象服务,预报时段和服务项目均按照用户需求设定。商业演出会请它预测场地天气是否利于演出等等。他们在北京设有分公司,曾经主动联系过墨迹,寻求合作。
  2009年底,新浪曾经托人找到金犁,开了个价钱,想收了墨迹。金犁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我们有这么值钱吗?大伙聚在一起商量,觉得以后可以把它做得更值钱,决定不卖。在接受三轮融资后,金犁对卖掉公司更没什么兴趣了。难道能通过一款移动工具实现上市?金犁的回答是:“一切皆有可能。”
  提 问
  金 犁
  Q:你创业的动力是什么?
  A:我想做一件有意义的、很牛的事情,就像乔布斯说的改变世界一样,我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Q:作为年轻创业者,你认为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A:内部管理。对于工程师出身的我来说,人与人的相处是最大的挑战。
  Q:在公司或团队的管理中,你如何形容自己的位置?
  A:我是CEO,是船长。
  Q:你心中敬佩的企业家是谁?
  A:乔布斯,国内的话是周鸿祎。
  Q:可否描述一下,你心目中“创业成功”之后,你的生活状态?
  A:我还会把这些事情做下去。
其他文献
【关键词】农村学生;物理教学;厌学情绪;原因  农村中学生对物理厌恶的原因有很多,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三方面:学生、家庭、教师这三种方面。此外,学生对物理厌恶的程度也有很多的不同。这种问题是万万不能忽视的,为了农村学生能更好地学习物理,学习知识,也为了给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我们就要积极探索研究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只有找到源头,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从而使农村中学生更加喜欢物理,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强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关。如果想要提升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情感价值观和知识技能入手,把理论性的课堂教学变得更生动活跃,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以此來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水平。初中化学虽然是初中基础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可是目前
摘 要: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其在体验和探究中寻求乐趣,感悟生活中数学之美。从而开动脑筋,激发求知欲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点燃思维火花,实效课堂高效。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有效情境 求知欲望  新课程以强调学生为主体,弘扬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
摘 要: 作者对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从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方法的实施,实验的结果,以及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思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实验研究  这些年,我们越来越重视在数学课上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简单来说,我们要达到的学生培养要求有了新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方式之一。其实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探
例题是数学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好数学例题,对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例题本身和学生的特点,认真总结规律,选择恰当呈现例题的
风景园林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如今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在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由于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加快,城市
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跌宕起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题;应对方法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而这个问题也是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  1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3D打印技术是目前话题性十足的科技,掀起人类对未来制造业的新幻想,是否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但技术还没成熟到大规模商用,不过时装界已经开始采用这门新技术,利用3D打印来诠
摘 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数学教学,能化静为动,激发学生兴趣,能变难为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寓教于乐,培养学习兴趣,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多媒体 教学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大教师推广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在运用过程中一些教师不顾教学实际及学科特点,使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产生错位。因此,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才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