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的人文美与奇异美闪烁课堂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揭示数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实际应用价值,还要揭示数学在社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同时要揭示数学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受数学美,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产生表达美、创造美的强烈愿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感受数学的人文美。
  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介绍了分数运算、勾股定理及其在天文测量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诞生了《墨经》、《九章算术》、《黄帝九章算术细草》、《孙子算经》……等一系列数学著作,这些巨著不仅反映了中国数学发展史,也是世界数学发展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是中华文明史中最亮丽的篇章,好比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朵朵竞相绽放的文明之花。肩负着文化传承使命的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把数学文化史的教育渗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徜徉在我国数学文化史的发展历程中,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数学文化精髓并为之由衷赞叹。
  教师只有深入研读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通过在教学中相机渗透数学的人文美,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美的感知能力。例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教材中有很多古代对圆的描述,我国古代名著《隋书·律历志》中记载:“古之九数,圆周率三,圆径率一,其术疏舛。”《墨经》中的:“圆一中同长也”明确指出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也就是半径)处处相等,“圆一中同长也”就很好地体现了圆的文化内涵。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了解中国结和圆形剪纸时,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对称美的魅力,又可以让学生领略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教学中,适时展示我国园林、桥梁等名胜古迹,如颐和园里十七孔桥象一道长虹卧波,又如雄鹰展翅,其协调的美含数学的对称元素。数学中旋转对称在生活中應用十分广泛,商标、车标、路标、航标等等,可谓构成了一个美伦美奂的世界。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数学圆的对称美,进而组织学生探究诸如“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认识生活中大量应用圆的实例过程中,同时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杰出智慧,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再如,教师在《大数的认识——1亿有多大》的教学中,通过“每年我国会使用四百六十亿双一次性筷子,生产这些一次性筷子所砍伐的树木超过了二千五百万棵”,要求学生写出这些数写,通过练习让学生不仅对大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渗透了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启发学生思考以上大数渗透的人文意识,明白为什么我们现在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让他们懂得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保护有限资源,从而增强环保意识,促使学生今后为绿化环境主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讲述引以自豪的数学史, 感受数学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美。
  二、领悟数学的奇异美。
  数学奇异美指奇妙和变异,其主要特征在于“新”、“奇”。徐利治先生曾经说过:“奇异是一种美,奇异到极度更是一种美。”数学中不少令人赞叹的结论,因为其奥妙无穷而呈现出数学才有的无穷魅力,从而对启迪学生的思维具有深远意义。
  例如,数学的数值计算中一反常态的假设,奇异的分法,巧妙的解决问题方法和由此而产生的新奇而美妙的结果,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奇异美。
  例如,
  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11112222
  …… 
  这一系列数值计算积的规律是:积的各位数字是由1和2组成,1在2的前面;因数的位数都相同,积中1和2的个数等于其中一个因数的位数;这一奇异而美妙的结果,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会激励学生克服疑难,帮助学生增强求异、创新的能力。
  再如,许为兵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一课教学时,教师上课之前通过与孩子们一起玩数学魔术—猜牌。从九张牌中任意选择一张,让孩子们记住它,红桃3,放回把九张牌打乱,一次发牌分成三堆,每堆三张,请孩子确认红桃3在哪一堆中,再把9张合起来,再分成三堆,每堆三张。教师: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一定就是它,教师数出第5张时就找到了红桃3.这个魔术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在直观感受“可能”、“不可能”、“一定”现象的同时,开始自觉尝试使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数学术语来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可能性。在课的最后许老师用视频揭开了魔术的秘密,关键是让学生第一次确认红桃3在哪一堆后,要把有红桃3的三张牌放在第二堆中,上面和下面三张牌中都没有红桃3,所以用上刚刚学习的“一定”用五个字说出:一定就是它,就找到红桃3了。
  数学课堂的人文美与奇异美,离不开教师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和挖掘,教师应该有智慧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同时感悟数学蕴含的丰富而深隧的思想,明白数学的美在推动生产发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影响人类精神文明的作用,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的教学也正在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转变。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在阅读课中往往是“听老师讲课,自己做笔记”,没有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讨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
摘 要:地理课程作为高中教学重要环节,通过地理知识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地形、气候变化,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根据现阶段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看,教学问题主要集中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积极性较低、缺少对地理课程的重视方面。对此,本文提出将导课艺术融入到地理教学中,借助灵活多样的艺术形式完善学生地理学习思路,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课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摘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需要具有层次感,不能仅仅顾及课内,也要适当拓展课外,这样方能达到拓展阅读视野和学习深度,促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效果。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简要分析了实施对策,希望同仁予以斧正。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内外阅读;教学方法  分类号:G623.23  《语文
去年5月,中央书记处对教育工作的指示传达以后,不少地方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试点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辽宁省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
期刊
从孔繁森的成长道路看跨世纪干部的培养王发文,魏磊跨世纪干部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未来和希望,是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领导力量,要不辱使命,重要的在于主观努力,在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科内各个板块之间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独的,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性逐渐增强。对此本文在分析随文练笔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随文练笔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基本学科,通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有较好的保障作用。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小
为更好地反映原状砀固结软土的变形特性,在已建立的考虑软土初始诱发各向异性的弹黏塑性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软土的旋转硬化规律。通过分析土体在等向固结过程中的黏塑性体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在管理上具有相当复杂程度的医院单位,引进和应用办公自动化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更能推动医院的数字化建设。本文
【正】 作为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和对外开放前沿的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辐射作用。因此,贯彻中共中央
【摘要】“小课题”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依据。以现阶段小学教育情况为依据,结合近年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明确新课改对小学信息技术提出的要求,分析如何有效应用“小课题”教学方式,以此提升实践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小课题”;自主意识;教学实践   简单来讲,“小课题”是指教师自主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或话题进行持续探索,不断思考与追问,以此在改进教学方向的同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