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反应机制构建的路径探索——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实践为例

来源 :中国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一定突破和创新,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空间不断增大.同时,形成一套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科学机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近年来经过“2008年年初南方暴风雪”“玉树地震紧急救援”“日本大地震”等众多突发事件报道的实践,在构建广播媒体突发事件反应机制方面,做出了一定探索.
其他文献
为纪念新华社成立80周年,本刊从今年第5期开始刊登由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研究室撰写和整理的《新华社历史上的第一》。让我们从这些“第一”中重温新华社的历史
初期阶段1.社会的迷狂与英雄的神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在探索中前进,人们在忙碌之余回顾历史、重温战争年代的动荡以及对抗战英雄的崇拜之情日益高涨,艺术创作者们一度陷
2011年7月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月枝所著《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专家评析暨传播学
新闻服务性和实用性不足是当前党报面临的一个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增加党报新闻与读者关联度,是丰富新闻表达方式的重要一环。试举一例:广西林业部门组织对某个森林生态保护区
“取长补短”:以思想取胜,避免新闻同质化省级党报缺乏制作国际新闻产品的条件,既没有专业报纸(如《环球时报》等)的独家新闻优势,也没有都市类报纸的资讯大容量.面对局限,要
全球化时代,国家经济安全是否能得到有效监控和保障成为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至今余波未平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成长中的财经媒体来说是一场洗礼。从实践看首要的
社会管理创新借鉴“他山之石”,眼下颇为流行.但科学介绍“他山之石”,应防止和避免以下问题.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对“他山之石”的缺点、不足、遗憾之处则不必掩饰讳言.介
今年5月31日上午,温家宝总理来到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北京市朝阳区十八里店小学,亲切看望师生,并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堂体育课。新华社记者李斌采写的以《“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
从做加法到做减法,确定南湖记忆出发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嘉兴日报》便将纪念建党90周年报道列为重要策划议题,邀请高校、南湖纪念馆党史专家召开多个专题讨论会,深入进行报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旅游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地市党报旅游版编辑,如何把旅游做深做透,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笔者认为关键在于通过编辑、记者、读者三方互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