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学校学生德性养成的有效途径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道德的发展是一个对自身行为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内化的过程,需要坚持一定原则和适宜的方法。在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坚持回归学生生活现实、道德示范和指导并重等原则。
  关键词 学生德性;育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22-01
  同时创新德育方法,如“一·二·五”实践育德模式,这是根据地方实际的教育模式,也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村薄弱学校学生德性养成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否符合相应的道德标准,最深层根源在于是否具有德性。“德性是人运用理智或智慧根据其谋求生存得更好的根本要求并以生存得更好为指向培育的,以心理定势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并使人的活动及其主体成为善的品质,即道德的品质。”而“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二、实践育德的含义
  实践就是需要在具体学习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亲历其事,动脑思考,动手去做,自己完成某一实际活动。实践活动包含了动脑思考层面的脑力活动和亲身实践的肢体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实践育德则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施以道德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进行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实践育德更需要脑力和体力活动的有机结合,需要思考和行动的同步进行,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更加牢固,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东西。道德统一如此,需要道德内化,才能让学生的行为具有内心的深层依据和准则,其行为才符合道德标准。
  三、实践育德三原则
  实践育德作为一种育人模式,在育人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回归生活实际原则、示范与指导并重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就是实践育德的三原则。
  四、实践育德的方法
  实践育德的方法是根据我校在德育教育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德育方法。即实践育德“一·二·五”的思路。“一”指一日常规。“二”指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的两渗透。“五”指根据威宁县开展的五心教育进课堂的指导思想,在我校开展的“主题班会德育五课”。
  (一)一日常规。一日常规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一日常规是指学生一天的常规事务,包括学习、生活等方面。教育要回归学生生活实际,现实在生活中是学生每天要面对的真实生活,吃喝拉撒等等。
  (二)学科教学两渗透。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品德的有效教育方法。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是以师生的教和学的活动完成的,也是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时间。
  (三)主题班会德育五课。以“五心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忠心、孝心、爱心、诚心和信心为内容,在全校开展德育五课班会。要求各班根据学生学情等具体情况,以多种形式创新地开展好德育五课的主题班会。第一课,忠心献给祖国,永葆爱国爱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国家自豪感。第二课,孝心献给父母,树立尊老养老美德。目的:让学生理解父母的关心和关爱,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并能够自觉关心孝敬父母。第三课,爱心献给社会,崇尚助人为乐的风格。目的:让学生明确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要有责任意识,要使学生知道奉献爱心,关爱社会是应尽的义务。第四课,诚心献给他人,确立诚信做人的意识。目的: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引导学生树立“以奉献为荣”的公德理念。第五课,信心留给自己,坚定能干能行的信念。目的: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找到人生自信的支撑点,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主题班会的德育五课是根据我校实际,践行五心教育、让五心教育进课堂的具体举措。
  五、实践育德的意义
  实践育德是偏远农村学校学生德性养成的有效途径。“一·二·五”的实践育德方法是改变学生精神面貌的具体措施。一日常规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和法制教育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知识,让道德意识内化于学生心中。而五心教育则能引导学生“胸怀祖国,心系社会,关爱他人,孝敬父母,自信自强,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爱家乡、爱父母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实施五心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是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需要;是遏制思想道德滑坡的需要;是提升师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故而,以“一·二·五”为实践育德的方法,“三养一改”为教育方向,在學生中开展实践育德的活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德性养成的有效途径。
  总之,德育是一项有始无终的工作,需要时时刻刻地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去进行。践行实践育德模式,以“一·二·五”为实践育德的方法,“三养一改”为道德教育导向,以发展学生道德品质、促使德性养成为目标。将为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孩子带来和谐和幸福的人生。
其他文献
一、股权投资差额与合并价差的关系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投资》及其指南,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成本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
自2008年中新自贸协定签订实施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大幅提升。今年1月,中国与新西兰正式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更为两国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活力。
一首诗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在诗人心灵的熔炉中要经过哪些玄妙的工序 ?这些问题可以从很多角度给予回答,如诗人的创造谈、作家的随笔、日记、心得乃至传记,如文艺心理学和美学等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既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分析,又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这是一个既艰巨又重要的课题
目的:探究分析肝硬化患者睡眠质量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平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
摘 要:借助语篇材料进行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对于语篇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度等方面。本文从语篇材料的选择入手,探讨如何在牛津高中英语阅读和听力教学中充分运用语篇,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听力教学;语篇材料;高中英语教学  掌握语篇材料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使用技巧,对于提高英语的教学成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非重症)予以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儿给予乳糖酸红霉素
瘤胃臌气是反刍类动物非传染性消化器官疾病,主要因瘤胃、网胃内容物急剧发酵,产生大量游离气体并不能通过暧气、反刍以及排便的方式排出,使得瘤胃、网胃急剧扩张。更准确的
一、什么是能量负平衡(NEB)?在奶牛分娩后的泌乳早期,由于从日粮中摄入的能量无法满足其维持机体机能和泌乳的能量需要,呈现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状态,需
摘 要:学生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英语是在初中阶段,初中英语学习在学生整个英语学习生涯中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然而,根据高中教学反馈的信息,近些年新入学的高中生在英语阅读能力上有着一定的欠缺。为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初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利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教学  1.引言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