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对原发性S型脊柱侧凸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半年胸段及腰段Cobb角评估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评估S型脊柱侧凸患者应用运动疗法半年后Cobb角的变化情况,探讨运动疗法对S型脊柱侧凸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00-01/2004-06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原发性S型脊柱侧凸患者80例,均自愿参加本观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运动疗法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先应用脊柱侧弯矫正治疗仪行侧方体表电刺激治疗,刺激时间逐步延长,直至达到8 h/d.其次进行牵引治疗,T9以上侧弯显著者行枕颌牵引,T9以下侧弯显著者行骨盆牵引治疗,牵引持续时间30 min/次,2次/d.在以上治疗的同时两组患者均行针对性的姿势训练,要求患者保持姿势的挺拔和对称.运动疗法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再增加针对原发性S型脊柱侧凸的矫正体操,通常在卧位或匍匐位进行,1次/d.Cobb角为反映侧凸角度最为常用的指标,测量方法为沿侧凸弧位置最高或最低的点,向凸侧或凹侧斜度最显著的端椎上缘或下缘作切线,此两切线各自垂线的交角即为Cobb角.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评定两组患者胸段及腰段Cobb角的变化情况.结果: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治疗半年后两组患者脊柱胸、腰段Cobb角的角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18±9,16±8;10±7,9±5)°;(25±13,23±11,26±12,24±10)°(t=4.11~6.02,P<0.01)],但运动疗法组患者脊柱胸、腰段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t=3.01,3.24,P<0.01).结论:运动疗法对原发性S型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其优点是简便、无痛苦且依从性较高,但该疗法的动作必须正确、充分、长期、持续地进行.
其他文献
在电力系统事故分析中,故障录波数据是最为重要的参考信息之一,如何运用好不同型号、厂家的保护与录波装置的录波数据是继电保护和事故分析相关岗位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针
控制调Q器件声光开关的开门时间,在低的抽运功率(瓦级)下,成功实现了1~50kHz几十纳秒脉冲的激光输出。在重复频率50kHz下,获得了20mJ,35ns左右的脉冲输出,脉冲稳定性优于90%,
根据立体视觉原理,针对三维曲面视觉测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不变量的立体精 匹配方法。 首先利用投影光栅,在曲面上形成变形条纹,采用小波变换检测出像素级的离 散边缘
在动态载荷识别动力学方程中引入离散正交小波(即Haar小波正交基),从而得到了一种新的动态载荷识别方法小波正交算子变换法.此方法对高阶模态信息能有效地提取,克服了傅立叶变换
针对大型火电机组广泛采用的对分、表面式凝汽器,结合其结构、性能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确立 了便于工程应用的对分式凝汽器典型故障知识库。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对
详细介绍了德国CST的喷蜡制网机、圆网、平网喷蜡机以及新型圆、平网喷墨机的性能及最新进展,并就圆网剥胶机如何解决镍网重复使用这一难题作了说明.
本研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研制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多媒体CAI课件,在Windows95/98环境下,以Authorware5.0为主开发平台,采用AutoCAD、3DSMAX3.0及Miscrosoft Visual C++ 5.0
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COX-2)在正常心肌中表达的部位及表达量,并探索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作用于心肌晚期缺血预适应(DPC)后,对心肌COX-2蛋白的表达及心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后脑内组织水分子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 ,ADC)及乳酸(lactate ,Lac)和N 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 acetyl aspartate ,NAA)的改变,以及
目的:总结无张力性尿道悬吊术(TVT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TVT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58例。患者年龄35~79岁。病史6个月~30年,平均(10.2±13.8)年。结果:术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