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走进Flash世界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上冲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形式多变的动画。Flash作为一款界面友好、色彩鲜艳、直观动感、兼容性好、轻便灵巧的设计软件,在动画创作领域独领风骚,受到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直较为浓厚。在课堂中如何开展Flash教学,轻松引领学生走进Flash世界呢?下面我从Flash的三大基本功能:绘图和编辑图形、补间动画以及遮罩,结合课堂教学来谈谈几点看法。
  绘图和编辑图形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是课堂的灵魂,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是学习的生命,课堂要让师生激情燃烧起来。在讲解如何绘制图形的教学中,如果直接从工具箱里讲解工具的使用,学生很难立刻接受,而且感觉也比较枯燥。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里,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树立自信,使他们从感性认识中去了解工具的使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幸福快乐地学习,去体验,去感悟,去发展,去享受成功的喜悦,去感受生命的活力!
  首先呈现两幅图像,一幅是教师用数码相机随机拍摄的本班一名学生;另一幅是教师用Flash软件画好的蘑菇房子,让学生将两幅图像放大,观察两幅图像的不同之处。采用欣赏、比较的方法,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顺理成章地告知学生,电脑中的图像分为两种:位图和矢量图,放大位图会产生边缘锯齿和马赛克现象,矢量图任意移动、缩放、旋转和扭曲时,图像的清晰度不会变化,Flash动画主要由矢量图组成。接着,让学生凭借画图软件的记忆在Flash中尝试画蘑菇房子,教学中对于软件的使用,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又要让学生去自主探究。画“蘑菇房子”,首先,观察所要使用的工具,如“铅笔”、“椭圆”、“颜料桶”、“选择”、“任意变形”、“滴管”等。其次,让学生观察图像的结构,分析图像中有哪些内容可以重复使用,如蘑菇、蘑菇点。随即教师提出“重复使用的内容每次都要重新画吗”,进而推出元件的概念——元件是指在Flash中创建的,可以在动画中反复使用的元素。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完成知识的建构。在结束时,教师需要进一步强调保存的重要性,可以直接保存为fla格式,以便以后修改,也可以导出为图片jpg格式或影片swf格式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格式。
  逐帧动画、补间动画
  动画原理如何介绍给大家?假如直接问学生,学生可能照本宣科,即使理解也是似是而非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并带着疑问去学习。
  (1)播放2011动漫春晚开场节目《猪猪侠庆丰年》片段文件。
  (2)想一想动画片中的猪猪侠怎么就能动起来。
  (3)用Windows自带的图片和传真查看器快速播放从动画片中截取的系列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由此引入新的课题:动画制作。一步步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提炼。学生轻松地理解了动画制作原理,知道了动画原理的实质是人眼的视觉暂留所造成的错觉。
  为了让学生体验Flash动画的强大功能,激发学生制作Flash动画的兴趣,我蜻蜓点水地介绍知识点,没有讲空白关键帧、关键帧、普通帧三者的区别;没有讲何时需插入关键帧、何时应插入空白关键帧;没有讲帧频、过渡帧、舞台大小的修改;没有讲元件的类型;工具箱中工具的介绍也仅限于本课使用的工具。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能在我给的半成品的基础上制作出一个动画影片,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可以放在后面的课时,需要用时再详细讲解。结合飞机的起飞动画设计掌握舞台、时间轴、关键帧、库、元件的作用和用法。
  思考:飞机起飞离我们的视线愈来愈远,感觉飞机越来越小,如何实现?(变形工具的使用。)
  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小组的合作交流,轻松地完成了飞机起飞的动画。教师随后提出问题“Flash动画每个关键帧都要制作者绘制 、编辑、 加工吗”,这样动画制作的工作量也太大了,自然地引出了补间动画。只要建立好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中间部分软件会自动生成,方便实用,这也正是Flash软件的精髓。同时,播放飞机起飞的动作补间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动作补间动画的强大功能。
  活动一:完成“飞机起飞”的动作补间动画。
  思考:选择飞机起飞动画的第一帧,在“属性”面板的“缓动”文本框中分别输入“-100”和“100”,测试动画,观察动画有什么变化。
  “让飞机在飞机场起飞”的主题,既贴近生活,又能较好地将动作补间动画的各种效果表现出来,“将技术的文化特性与个性表达融为一体”。在学生掌握了“将所有元素放进元件库中再调用”的思想的基础上,本节课给出源程序,在库里放置元件,即飞机、飞机场等;从学生初步掌握的简单易懂的移动效果入手,循序渐进,通过风车的旋转探究学习旋转、速度变化等效果;学生跟着教师体验元件实例的变化,如透明度、大小、角度等的调整,巧妙运用到动画中来,力求技术的创新利用。
  形状补间动画的引入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日出”动画,动画里有太阳徐徐上升,小草、小花左右摇摆,云朵的变化等。通过生动形象地展示作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太阳、小花、小草是同一个对象的变化,是用动作补间动画制作的,它的操作对象是元件,云朵是两个不同形状的云之间的变化;它操作的对象是矢量图形,从直观上看,矢量图呈打散的小点状态,假如这个对象是元件、位图、文字等,必须使之分离为矢量图。(教师介绍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
  活动二:探究四边形变成圆形。
  思考: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讨论,教师适当引导,总结规律和注意点,突出强调形状补间动画的时间轴应是浅绿色的背景。
  提问:刚才是大家用Flash工具画出的图形,它们是矢量图,假如操作对象变成图片、文字等又该如何来作呢?
  活动三:象形文字的变化,利用库中的图片,完成位图到文字的变形。
  重点:图片通过“将位图转化为矢量图”命令转化为矢量图。文字通过“分离”命令转化为矢量图。   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层层递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的课堂任务——自由创作,采取的是分组完成,自选主题,库里存放大量的素材,这样能有效地避免作品的雷同性,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人审美观。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有了提升、创新的空间,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遮罩
  遮罩的含义比较抽象,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可以通过教具演示:在黑板上贴上一张图片(被遮罩层),用一张白纸放在上面,在纸上再挖出一个“图形”(遮罩层),把它放在图片上,随着“图形”的移动,观察到图形所到之处图片的内容,而图形之外的景象被遮罩。这个“图形”是透光区,所在层为遮罩层,进而推出遮罩动画的原理:遮罩就是透过一种图形来看被挡住的内容。
  实例分析:以“探照灯效果”为例,师生共同分析动画的构成。
  思考:你透过什么形状看到了什么?什么在移动?“圆”图层中是什么动画类型?动作补间动画有几个图层?
  活动一:学生尝试制作探照灯效果(教师提供半成品,库里有背景和圆)。
  实例分析:《电影胶片》。
  观察:透过什么形状看到了图片? 是什么在移动?哪一层是遮罩层?哪一层是被遮罩层?
  思考:与《探照灯》效果有什么不同?
  区别:提供的形状不同,一个是遮罩层运动;一个是被遮罩层运动。
  活动二:学生制作《电影胶片》(教师提供半成品)。
  从两个基本动画“探照灯”和“电影胶片”揭示遮罩的本质。同时,两个动画又有所区别,一个是遮罩层的对象运动,一个是被遮罩层的对象运动。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小组讨论,发现一些神奇的动画效果,其实就是由一些基本动画和图层的叠加而产生的。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轻松地掌握Flash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和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出任务完成、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以及实现方法。有了方法以后学生不仅仅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解决更多的类似问题和任务,这正是我们所提倡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总之,教无定法,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领学生,以启迪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感悟,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和魅力, 师生共同享受一起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无孔不入,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充斥于整个网络空间,而广大网民缺乏辨别的渠道,对此我们应
概述非线性编辑系统及其特性,通过介绍非线性编辑系统在临盘电视网络中的应用,以EDIUS非编为例,重点阐述其工作过程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几个常见问题。
最早接触“国培”是2010年6月,入选“国培计划”教学培训专家库。接着,7月,参加“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规划实施方案的评审和培训机构的遴选工作。8月,设计、组织并主讲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国培计划”远程培训的信息技术课程。10月,对中央电化教育馆“国培计划”远程培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参与了所有课程的录制工作。11月,收到大量“国培”学员的反馈意见与问题,并主持
为了研究岩溶管道中溶潭对溶质运移的影响,在实验室内构建水箱-管道系统,在不同管道结构和水流条件下进行定量示踪实验并得到相应的穿透曲线(BTCs);采用Qtracer2软件分析溶质运
《视觉传达设计》是针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将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为基础,以设计案例为引导,对视觉语言表达及设计实践进行学习.涵盖字体设计、插图设计、标
早在2000年,教育部前部长陈至立就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去教、去讲。”但是十余年来,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教师讲授、学生操练”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教师过度把持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学信息单向流动,信息反馈不足。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师生普遍感到教学无味、学习无趣,信息技术课程的特色和魅力未能得到充分彰显。因此,建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高职技能大赛的成绩可以成为检验高职教育成果的标准之一,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侧重于培养既具有文化素养又有较高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制图课程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
本文以工业设计专业应用类课程模块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现状及应用类课程模块教学改革的作用与意义分析,强调课程教学中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