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37),两组均给予一般常规扩容、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治疗,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天,7~14天为一疗程。评定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并进行30天及90天随访,统计脑梗死治疗统计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的比例。
  结果: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4.9%,治疗组为88.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90天后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相比,脑梗死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P<0.05);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尤瑞克林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39-02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神经科比较常见的脑梗死的一个类型。临床采用扩容、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治疗后,效果不佳。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们选择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尤瑞克林治疗并与一般常规扩容、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选80例患者,发病时间均>6h,<72h。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瘫痪肢体肌力0~3級;意识清楚或轻度嗜睡;除外心源性栓塞及严重心、肝、肾疾病,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00mmHg和/或舒张压≥120mmHg)、明显出血倾向者。年龄40~75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08±15.9)岁,对照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58.15±16.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1例(88.75%),其中36例能长期规律用药;并发糖尿病18例,冠心病8例。两组病人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合并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影像学检查。患者入院时均常规行头颅CT及头MR扫描。其中48例显示为小梗塞灶,32例显示为阴性结果。
  2方法
  2.1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尤瑞克林0.15PNA溶解至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天,严格控制滴速为30~40滴/min,连用7-14天。在用药前24小时和整个用药周期内,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两组同时给予降纤、扩容及营养脑细胞,控制危险因素等对症治疗14天。
  2.2治疗效果评定。①神经功能缺损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住院期间治疗效果,显效:治疗7-14天内病情得到控制,肌力恢复较入院>2级以上,NIHSS评分<3分;有效:病情在治疗后4~14天控制,肌力恢复较入院1~2级,NIHSS评分33~7分;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NIHSS评分8~20分;恶化:肢体瘫痪较前加重,NIHSS评分>20分。②治疗期间监测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头颅CT,观察出血性事件二组均未发现脑内出血病例,观察组有2例出现低血压反应。③显效、有效和无效病例于90天后进行随访,统计致残率及接近完全恢复率。界定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50为重病组,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75~95为轻病组,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95~100为接近痊愈—完全恢复。
  2.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尤瑞克林治疗组43例患者,显效31例,有效7例,无效3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88.4%;对照组37例患者,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恶化7例,总有效率64.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X2=6.323,P<0.01),见表1。
  3.2治疗90天后随访结果。(见表2)。
  3讨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起病后48~72小时内,因脑缺血的进展或组织坏死加重而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一类脑梗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患者表现为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恶化,脑梗死的原发神经症状和体征加重,如出现肢体瘫痪加重,言语障碍加重,意识障碍加重等。少部分则以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形式发病,症状较轻,往往容易忽视,不能及早入院用药治疗。
  尤瑞克林是从男性尿液中提取糖蛋白,即人尿激肽原酶(human urinary kallikrein)[1],许多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1-5],尤瑞克林可减少急性脑梗死缺血面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在急性脑梗死中应用安全有效。激肽原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由激肽原、激肽原酶、激肽降解酶、激肽、激肽受体等组成[4]。尤瑞克林是从男性尿液中提取一种激肽原酶,其作用于激肽原产生激肽,激肽与受体结合通过NO-cGMP和环前列腺素-cAMP信号转导途径,进而发挥生物学效应和介导细胞功能。激肽与受体结合可以选择性扩张缺血区微动脉,增加缺血区血液灌注,近年来对人激肽原酶的深入研究表明其能够显著增加脑血流储备,并增加梗死区葡萄糖和氧的摄取,改善缺血区代谢储备[6,7]。临床研究显示该药能快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良好。从尤瑞克林的药理作用来讲,它属于丝氨酸蛋白水解酶的一个亚型,不仅是激肽原酶-激肽系统的一个正向调节物质,还有促进红细胞变形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液凝固等作用。在脑缺血动物模型中也证实尤瑞克林有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现今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研究已有很大发展,超早期及早期溶栓治疗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梗死灶的范围及再灌注损伤。但由于一些患者在发病早期病情轻未引起重视,未及时入院治疗错过了时间窗,应用溶栓药亦效果不佳。从本组应用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病例效果显著,90天后二组疗效对比,观察组的重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尤瑞克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丁德云.凯力康(注射用尤瑞克林)临床研究简介[J].中国处方药,2005,3(11):64-65
  [2]屈志炜,苏丹,张丽英等.凯力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J].中国处方药,2005,(11):73-75
  [3]肖俊,李飞,谷德祥.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54-55
其他文献
摘要:鼻咽癌(NPC)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在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等各个方面均有其独特的表现,在亚洲尤以我国南方最为常见,全球发病率为0.5~20/10万[1]。  关键词:局部复发鼻咽癌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27-03  鼻咽癌(NPC)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在病理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  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将CEA级,择期剖宫产18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麻醉方法为CSEA,腰麻分别给等容量、近似相对密度布比卡因:A组10.0mg,B组7.5mg,C组6.0mg,观察效果。  结果:A、B组麻醉效果相近,但A组低血压发生率高,运动恢复慢,C组麻醉效果
期刊
摘要: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我们基层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其来势猛、发展快、死亡率高,因此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有效对抗药物是阿托品,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笔者认为阿托品的应用是否得当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败的关键,本文将结合临床体会,具体谈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
期刊
摘要: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菌病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菌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恶性肿瘤发病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51-01  念珠菌为单细胞真菌,25%~50%健康人的口腔、消化道、阴道可带有念珠菌,但并不发病,当宿主防御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44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  方法:2003年~2011年收治甲状腺癌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结果:经病理诊断,甲状腺癌44例,其中乳头状癌42例,滤泡性癌1例,髓样癌1例,合并桥甲炎9例,合并原发性甲亢1例,二次手术5例,病理证实4例为炎性肉芽肿,残癌1例。  结论:通过总结资料,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关键词:甲状腺癌诊断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预后情况。  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羊水过少)和对照组50例(羊水正常),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产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兩组围生儿的胎儿窘迫率与羊水Ⅲ度污染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及方法。通过B超检测AFI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对在本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宫颈炎患者,通过实施临床观察、检测,依照严重程度的不同,对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此次妇科医学研究活动所抽选的对象为我院2011年01月份至2012年01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宫颈炎患者共计88例,根据其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本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医护人员通过对这88例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发现急性宫颈炎48例,慢性宫颈炎40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回顾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两组治疗前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切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3
期刊
摘要:老年肺部感染起病隐匿,并发症多,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应早期、足量、联合、适当延长疗程,并注意真菌类感染,厌氧菌感染;本文采用小剂量的氟康唑与抗生素合用,疗程结束后停用抗生素及氟康唑后,病情亦无反复。氟康唑对人类肝毒性小,不影响肝功能,小剂量氟康唑短期应用不良反应少;老年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有的不典型,因此,对于老年人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应予重视,及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有助于老年肺部感染的
期刊
摘要:目的:根据对患有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肺功能检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展开分析和研究。  方法:此次肺部病症医学临床试验活动所抽选的研究对象为2011年04月份至2012年04月份期间,来院进行诊治的获得性肺炎患者共有84例,以其肺炎原始病例资料作为此次医学实验活动的基础数据来院。通过对这84例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病症观察,主要表现为出现发热症状41例,慢性咳嗽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