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家长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卫生工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具备良好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教育目标长期忽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致使一些幼儿在心理发展上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进行幼儿成长心理健康保护实验研究势在必行。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去适应,就是说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遇到困难、挫折和重大变化情况时,心理不会失调,能善于适应和克服。
  幼儿心理健康:即幼儿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和发展自己的各种心理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生活环境能力,耐受精神打击能力,情绪适度表达能力,受打击后心理康复能力等。学前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人格开始塑定的关键期、奠定期,此年龄段的幼儿可接受性、他律性、模仿性、可塑性、可逆转性强,在此实施合乎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保护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
  心理卫生:是一门研究维护人的健康的心理状态、防止心理疾病发生的科学。心理卫生包括心理预防、诊断和治疗。
  二、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工作的必要性
  (一)幼儿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从目前我国幼教界的心理健康教育看,主要存在两种片面的认识做法。一是过于夸大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如嫉妒、娇气、胆怯等。二是心理教育主要放在对个别“问题孩子”“问题”的治疗和矫治上,忽视对全体幼儿的心理保护。
  (二)幼儿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个别幼儿心理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1)情绪不稳定,消极情绪较多;(2)行为控制能力较低;(3)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遇到困难就退缩或依赖他人,受不了委屈、批评等打击;(4)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三)未来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加快社会文明进程的同时,伴随激烈的竞争,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教育要为培养合格人才打好基础,尤其要打好心理素质的基础。由于我们在实践中缺乏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开展幼儿成长心理健康保护的实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家长做好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对策
  在人们的印象中,幼儿天真可爱、无忧无虑,整天没心事,因此常常忽视心理病态的预防工作,其实幼儿期同样会出现心理病态。据上海一份资料统计,儿童身体疾病的比例已经下降为1.3%,而在行为、情绪、注意力、性格等方面有障碍,以及有心身疾病的儿童占18%~30%左右。另一份资料指出,目前我国在幼儿中主要有六方面的心理卫生问题:(1)小儿多动症。据国内部分地区调查,患此症的儿童约占2%~3%,男孩多于女孩。(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6)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
  以上这些问题的产生,大部分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引起的。昆明市家教研究会会长贾经在讲话中说过:我曾调查了100名工读生,他们的家庭教育多数不得法,溺爱的占5%,遗弃的占17%,歧视的占3%,也就是说100名工读生中没有一个是有良好家庭教育的。
  以上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心理上的缺陷都是源于不良的家庭教养。因此,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孩子的心理卫生工作,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行适当的体质锻炼。一般来说,体弱多病的幼儿活动数量和质量必然大大低于健康儿童。家长应多加强幼儿的体质锻炼,让幼儿帮家里做些家务,节假日带幼儿去爬山、游泳等,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质锻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二)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必须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内部关系。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建立民主平等关系的核心是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①良好的家庭结构。②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③尊重幼儿。④父母要勇于认错。
  (三)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体内有精确的生物钟,功能就是控制人体的心理活动。如果成人不能妥善地安排幼儿学习、游戏和生活节律,破坏了生物钟,那么轻则产生疲劳,重则罹患身心疾病。为此,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游戏时,务须注意合理作息和用脑卫生,要做到:①避免过分疲劳。②避免过分单调。
  (四)采取适当的挫折教育。当代心理研究指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完善与心理平衡,这是适应能力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期阅历尚浅,家长的娇纵溺爱,孩子心理承受力脆弱,往往产生消极心理状态。家庭对幼儿进行早期挫折教育极为重要。应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①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②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教会幼儿正确对待挫折。③为孩子创造自由活动的空间。
  幼儿期是人生的一个独特阶段,在此期间幼儿的身心是否得到和谐发展,对人一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心理健康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幼儿整体素质提高、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每个人都必须重视,尤其是家长,必须做好幼儿的心理健康工作。
  参考文献:
  [1]杜代章.大力加强幼儿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学前教育研究,1995.5.
  [2]郭平平.学前教育研究.浅谈幼儿期心理保健工作,1997.6.
  [3]李岱玲.幼儿教育.幼儿心理卫生浅谈.中国人民大学,1999.3.
  [4]唐淑.幼儿园课程基本理论和整体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5]顾荣芳.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
  [6]虞永平.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12.
  [7]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8]唐淑.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其他文献
鉴于血吸虫表膜分子在致病及宿主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表膜进行了如下研究.一.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表膜抗原的免疫学研究;探讨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
美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成效越来越显著.美术教学不仅成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其教学效果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
摘 要: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中,幼儿能学会理解、关心他人;有机会表达认识他人的愿望;在争议中接受同伴的建议,最后达成一致,获得合作、分享的快乐。在游戏中与人交往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同伴 交往游戏  《纲要》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与条件,并加以指导。”4~6
随着教育的改革,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跟随着加强和改进,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在改革和创新,提高全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第二课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专业学习、道德情感、行为修养、思想意识和谐全面提升.
PDCA是什么意思呢?其在国际上也是普遍被推广的一种质量管理模式,PDCA是英语单词Plan(制定计划)、Do(具有执行力)、Check(及时检查)和Act(及时处理)的首字母,而PDCA循环也就
学位
学位
目的:庚型肝炎病毒(HGV)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该研究之一:以凝集素为探针,观察HGV感染后肝细胞表面糖复合物的变化,并初步探讨HGV感染肝细胞的机制.转化生长因子α(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