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根据学生性格特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们就要努力激发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快乐地进行阅读,心情愉悦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教师就要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从他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入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哈利波特》等,阅读时他们可以借助书中的拼音识字,结合精美的插图,走进精彩绝伦的童话世界。《安徒生童话》中还设有“星星词典”,对故事中的词语进行解释,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在每个童话结束后,“智慧加油站”又为小朋友介绍故事写作时的背景和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教师还可以借助成语故事来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成语故事是小学生常用和需要掌握的成语,结合丰富多彩的有关史实的事件,使学生们在兴趣盎然的阅读过程中理解和记忆,如掩耳盗铃、班门弄斧、草船借箭、初出茅庐等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不仅使学生们了解历史、增长见识,而且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都十分有利。
  2.创设读书环境,提供读书时间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实质上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而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会使学生们产生阅读的热情,调动他们读书的积极性。而教师如果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也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陶冶。这一点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玉门街小学早读开始实行班级图书漂流阅读活动以来,效果就非常的明显,学生们每天早上到校后不再是背课文单词,而是把每天最宝贵的晨读时间用来阅读课外书籍。学生们的读书热情日益高涨,从起初的老师“要我读”转化成了如今学生们的“我要读”,当学生们有了阅读热情,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就开始自己主动地寻求阅读的机会。下课后,我经常看到有的学生一动不动地继续读书,有的学生会主动拿起教室图书角上的书阅读,还有的学生会去教学楼的书吧,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每一个学生都从阅读中获得了知识,得到了阅读满足,而且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
  3.掌握阅读方法,提高习作水平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含量大、变化快,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篇目都细致研究。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看前言、目录,读报先读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详细地进行研究,其他的内容可以略读。
  (2)读记结合。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一边读书一边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摘录好词好句”,还有“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以及“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教师在学生记笔记的时候,也不必统一形式,最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这样也能加深记忆。读书也是一种创作,当读到一篇好文章的时候,学生可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下去,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储备的词汇量,自然而然为寫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开展各种活动,分享读书乐趣
  当学生在阅读了各种书籍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交流会”“知识竞赛”“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不仅有效地检查学生们的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而且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热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之保持旺盛持久的读书热情。
  教师还要“从我做起”,不仅要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读,课余时间也要阅读,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交流互动时,教师所释放出的知识能量,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飘香的读书氛围中,也会受到熏陶。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闫 伟.浅谈小学阅读兴趣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长沙已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游客。如何通过英语向游客们讲述好长沙的历史文化故事是旅游翻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天心阁、岳麓山两个景区部分译文为研究对象,从语言、信息传输两个层面剖析翻译中的失范现象,探究其失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旅游景点;翻译;失范现象;对策  一、引言  长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对外开放的城市,每年都
摘 要:当前,国有企业党性教育依托的主要载体是干部教育培训班,培训方案的设计、课程结构的深度、教学管理的能力以及培训过程的把控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党性教育的质量和成效。近年来,各企业党校针对自身特点,对新形势下党性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其中,“严细准备、严格管理、严密实施、严实考核”的党性教育“四严”模式,成为提高党性教育精细化程度、推动党性教育贯穿党校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有效尝试。  关键词:“四
摘 要:针对现代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关注,文章在优势视角的指导下,以南宁市良庆区Y社区为例,针对该社区流动儿童的自我认识不足、自信感低、缺乏挑戰困难的勇气、沟通能力较低等问题,用小组工作手法介入设计五个小组过程来提升社区流动儿童的抗逆力。通过对其提供的小组工作服务的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小组工作介入对流动儿童抗逆力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利用在
摘 要: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较薄弱、缺乏主动学习意愿等群体性特征,能否成功引导学生调整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技工院校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文章提出将积极心理学全面融入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理念,以西门子PLC典型任务工作页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收获,创造良好的工作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技工院校; 西门子PLC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摘 要:马克垚先生对封建社会历史的研究,是新时期突破欧洲中心论,重新书写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则是先生构建世界史意义上的封建社会理论体系的开创性一步。文章主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本书的创新之处,如西欧的封建化进程、西欧农奴的概念、西欧城市的定性等。  关键词:欧洲中心论;世界史;普遍规律;封建;唯物史观;比较;开创  中图分类号:K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摘 要:核心价值观是目前人才培养中的主要内容,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将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基于此,文章将介绍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研究核心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核心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以期达到对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培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小学语文教学;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
摘要: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在转型改革与发展中,制定了和提出了结合本地实际、适合学校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改革要求。英语专业论文写作课程作为课程优化改革中的排头兵,通过多维度、创新式教学手段的运用、高效客观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以及课程预置模块的设置等方法,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程革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关键词:论文写作;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
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海洋意识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课堂教学,如何构建一门适宜于海南省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校本课程乃是当务之急。文章在总结作者曾经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南海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该课程的三点建议,即丰富教学的主题内容、配套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程的开展、在海洋意识教育过程中避免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关键词:海洋意识教育;南海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校本课程  中图分
摘 要:众所周知,短时记忆能力是俄语口译译员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超强的短时记忆力并非先天禀赋,而需依靠后天长期训练培养而成。但是在高校俄语基础教学阶段,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训练,并误认为该项能力的训练应在高阶段的口译课上完成。文章以基础俄语课程为例,简要论述俄语基础教学阶段短时记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训练形式和要求。  关键词:口译训练;高校俄语专业;短时记忆;基础俄语课
摘 要:本研究以更好促进地非师范生进入教师行业为目的,以“了解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为切入点,以J大学为例,使用问卷法及访谈法了解非师范生选择教师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非师范生选择教师行业时,职业因素占主要地位,自我因素占重要地位,客观因素并无显著影响,并根据结论从教资认证制度和学校层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非师范生;教师职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