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间词里的方位隐喻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zid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语里有很多用空间表达时间的现象,时间词更是可以由空间方位隐喻来建构。分析《红楼梦》里“上/下”、“内/里”、“前/后”等方位词与其他语法单位组合成的时间词,可以发现这些时间词的不同组合结构都蕴含着深层的隐喻认知规律。
  关键词:《红楼梦》;时间词;方位隐喻;规律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准确定义时间词,不过我们可以从众多学者的论述中看出时间词有三个特点:①能和介词组成介词短语,能和方位词组成方位短语。②能独立作状语,能充当主语、宾语、定语,部分充当谓语。③表时间,可用“这(那)个时候”指称,可用“什么时候”提问。[1]我们依据这些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来判定时间词,可以大致确定它的范围。莱考夫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指出方位隐喻是在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内外、前后、中心——边缘之类的空间方位自相组织起来的。[2]人类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理解抽象领域,比如用方位隐喻去理解时间概念。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关系,探究方位隐喻表达哪些抽象概念,但没有单从时间词上挖掘空间方位的研究。本文以《红楼梦》[3]为语料,结合方位隐喻探究时间词,分析它们的组合结构,以期找出《红楼梦》里时间词的隐喻特点,探究时间词的隐喻规律。
  一、上/下
  (一)上
  我们在用方位词表征时间时,也无形使用了一套汉语垂直运动隐喻系统。该系统包含时动隐喻系统和我动隐喻系统。
  时动隐喻系统:时间似一根无限长的绳索由下而上地运动,观察者固定不动,可以看到上面的时段,也可以看到下面的时段。[4]相应地,汉语中的时段也有上下之分。
  1.“上+时间词”。“上+日/旬/月/年”:可伤上月竟亡故了。(第二回)
  2.“时间词+上”。早上/晚上: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第三回)
  “上”既可表示自身所处时间点之前的时段,也可表示自身所处时间点之后的时段,时间在空间的模型里往往是线性的、循环的或螺旋的[6],要根据句意才能判断“早上/晚上”表示时段在前还是在后。
  (二)下
  我动隐喻系统:把时间视为静止的,像一面高度无限的山崖,观察者顺着山崖向下做运动。[4]这是一种观察者向下运动的隐喻,无法看到上面的时间。汉语里“下”组成的时间词大多表示自身所处时间点之后的时段。
  1.“时间词+下”。节/年下:我们乡下人到了年下,都上城来买画儿贴。(第四十回)
  2.“介词语素+下”。当下:当下雨村见了士隐。(第一回)
  3.“名词+下”。目下/眼下:目下老爷口口声声叫我学这个。(第八十二回)
  4.“下+时间词”
  (1)“下+月/旬”:至三月下旬,便将字又集凑出许多来。(第七十回)
  (2)“下+午/晚”:因此虽看了一天戏,至下午便回来了。(第二十九回)
  《红楼梦》里“下”能出现在时间词、介词语素和名词之后,表示自身所处时间点之后的时间,可以是时间段“当下、目下、眼下”之类,也可以是时间段“年下”之类。根据句意才能判断“下+午/晚”表示的时段是前是后。
  “上+时间词”和“下+时间词”两种结构,充分证明了“上/下”成对地表示时间。
  二、底
  “底”和“下”意思相近,在时间词里表示某一时段的末尾部分。 “下”和“上”相对,表示的是后一段时间,“底”没有和“上”相对,表示一段时间的后面一小部分。
  (一)“时间词+底”
  冬底: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第十二回)
  (二)“名词+底”
  岁底:去年岁底到家,今因还要入都,从此顺路找个敝友说一句话。(第二回)
  三、内/里
  我们将自身的里——外方向投射到其他有表皮的的物体上,将其视为有里有外的容器,时间虽然没有表皮,但是时间有范围,它的范围可以是清晰的,也可以是模糊的。方位词“内”、“里”将时间放在容器的框架内,比较容易明确时间范围。
  (一)内
  年内: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第五十六回)
  (二)里
  抽象概念和“里”组合后就具有了空间方位结构,从而产生一定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
  1.“名词+里”
  (1)头里/夜里:你头里过那府里去。(第八回)
  (2)日里:无奈日里贾母王夫人及薛姨妈等轮流相伴。(第九十八回)
  2.“时间词+里”
  年里:年里我听见老太太说,要定下琴姑娘呢。(第五十七回)
  “里”放在“名词”或“时间词”之后,表示的是时间段,但是他们具有不同的词汇意义。“头里”表示“从前”,是之前的某段时间,“夜里”表示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日里”表示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有明确界限的时间段。这三个时间词表示的是模糊的时间段。“年里”表示从年初到年末的一段时间。
  四、中
  “中”可以表示某段时间的中间部分。时间有“上/下”、“里/外” 、“前/后”,它们都能和“中”组合,这反映日常中广泛存在“中心——边缘”类方位。
  (一)“中+时间词”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处于中心位置的事物往往比边缘位置的事物重要,同样在时间范围里中间的那段时间也相对突出。
  1.中秋:一日,早又中秋佳节。(第一回)
  2.中旬:那时已到十月中旬,宝玉起来,要往学房中去。(第八十九回)
  3.中晌/中晚:奶奶今日中晌尚未洗脸,这会子趁便可净一净好?(第七十五回)
  (二)“中+动词”
  中浣: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第二十三回)   (三)“时间词+中”
  “中”也可以像“内”、“里”一样用容器隐喻来限定时间的范围,它表示的是某一段时间。
  “日/月/年+中”: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第八十七回)
  (四)“动词+中”
  伏中:伏中阴晴不定,片云可以致雨。(第三十回)
  无论 “中”放在时间词和动词的前面还是后面,表示的都是一段时间,有些中间时段是时间按照“上”“中”“下”分出来的,有的中间时段有特殊含义。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浣指农历每月十一至二十日,伏中指三伏期间。
  五、间
  “间”和“内”、“里”、“中”意思相近,表示某段时间内,常位于时间词之后,构成“时间词+间”。
  ①日间/节间/月间: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第四十五回)
  ②早间/午间/晚间/夜间:早间还剩了些,如何没了?(第六十回)
  六、前后
  水平方向的“时动隐喻系统”:时间像一条“传输带”,不断由未来向过去运动。[4]这条“传输带”向前运动,已然的时间在“前面”,未然的时间在“后面”,所以汉语中的时段都有前后之分。
  (一)前
  1.“前+名词”。前代/前岁/前儿/前番/前夕/前夜: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落未经请奏各项人等。(第七十八回)
  2.“前+时间词”。前日/月/年:他那方子上有人参,就用前日买的那一斤好的罢。(第十回)
  3.“名词+前”
  (1)眼前: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销。(第四十七回)
  (2)先前:凤姐儿见人来了,便不似先前那般泼了。(第四十四回)
  4.“介词+前”。从前:从前的事,我已尽知了,说也无益。(第六十五回)
  无论“前”是在“名词”、“代词”前,还是在“名词”、“介词”后,都只能表示自身所处时间点之前的时段,是在我们“前面”的时间。“眼前”似乎是表示现时,但实际上表示的是现在之前的一段时间。
  (二)后
  还有一条方位隐喻规律:把时间看成一条路,它相对静止,人在这条路上由过去向未来行进。[4]未然的时间是要“前往”的时间;已然的时间是在“身后”的时间。
  1.“名词+后”。此后:此后凤姐儿不时亲自来看秦氏。(第十一回)
  2.“时间词+后”。日后/今后/午后: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第二十八回)
  3.“动词+后”。过后:都不免将从前任性过后恼悔如今分离的话说了一会。(第一百零七回)
  4.“介词语素+后”。以后: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第十八回)
  5.“后+名词”。后儿:过后儿我拣好的再给妹妹穿了来。(第二十八回)
  6.“后+时间词”。后日/年:后日起更以后你来讨信儿。(第二十四回)
  7.“后+动词”。后来: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第三十回)
  8.“前+后”。前后:薛蟠便把湘莲前后事体说了一遍。(第六十七回)
  “后”能与名词、时间词、动词、语素组合,这些组合结构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表示过去某一时段之后,如例句中的“过后”的字面意思虽然相当于“后来”,但是在整句话里它表示的是介于“从前”和“如今”之间的时段。第二类表示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段,如“前后”。第三类表示现在之后的时段,剩下的几个词都如此。
  《红楼梦》里有“前+时间词”和“后+时间词”两种结构,充分证明了“前/后”成对地表示时间。
  综上所述,《红楼梦》里有很大一部分时间词用方位隐喻来建构,“上”、“下”、“底”、“内”、 “里”、“中”、“间”、“前”、“后”等方位词能够与名词、动词、语素等组合,这些组合结构表示时间点或时间段,表示过去的时间或将来的时间。汉语使用者和外语使用者一样,也习惯于用具体事物来理解抽象事物,方位隐喻的运用让时间概念更具立体感。当我们用时动隐喻系统、我动隐喻系统和一些隐喻规则分析时间词时,会发现时间词背后存在一种普遍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黄维东.红楼梦(前80回)时间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何文忠,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4]吴念阳.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
  [5]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空间隐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6]汪洋.方位词“上、下、里、外”的语义认知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东北民族艺术的大语境下讨论地域化和民族性,我们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和认识往往会局限在问题的“现象”,通过对东北当代绘画艺术的研究来反馈总结东北民族艺术的本质特征。东北民族艺术在绘画的具体体现在恢弘的气象、天人合一的性灵书写、笔墨当随时代的三种特征,一言以蔽之:自觉追求自然和人的协调舒适。  关键词:民族艺术;东北地区;绘画;审美情趣  翻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画家所创作的中国绘画,构图饱满,设色
期刊
摘要:张洁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创作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对作品反映的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相爱而不能相守的悲剧进行解读,诠释其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爱,是不能忘记的》;人格结构理论;情感困境  张洁的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发表于1979年。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人们处于思想解放的初期。作品一经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和高峰,研究者众多。作者从中学生的角度,以青春之美来诠释《红楼梦》以及其中人物,另辟蹊径,深入挖掘《红楼梦》的人性深度。  关键词:《红楼梦》; 青春;美  世人读《红楼梦》,可以读出自己人生的各种滋味儿和感觉来,有人读出情,有人悟出道,有人看到仕,有人品出梦。十七八岁的平常的我,在《红楼梦》里,读出了一份青春的美。  《红楼梦》的主场景是大观园,大观园里大多是
期刊
摘要:汪曾祺以细腻的笔触在《戴车匠》中描绘了一个凄凉、可怜的末世人形象。小说叙述了一个传统车匠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和后继无人的境况下而消逝的故事,文笔随性自然、语言清新朴实。文章通过细致缓慢的言说,恰当地使用了全知叙述视角,在朴实的描写中,传统文化的衰落带来了对传统技艺消逝的致命一击。  关键词:戴车匠;传统技艺;文化衰落  《戴车匠》在汪先生的创作中算不上最有特色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仍以其独特的艺
期刊
摘要:汪曾祺的《大淖记事》为读者展开了一副优美的自然画、风俗画、人情画。其用白描手法大篇幅地写出大淖东头和西头风俗人情的反差,却用简单的笔触叙述两位青年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在这个动人爱情故事的反差中又找到了人的共性美,达到反差美与共性美的完美融合。  关键词:大淖记事;反差美;共性美;风俗人情;人物形象  汪曾祺先生深谙人生之美,他赞颂人情,欣赏人的精气神,他始终坚持把生活能达到的最美好的境界呈现给
期刊
摘要:儒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对世人产生较大影响,而由子思所作的《中庸》是中国儒家哲学发展的开端,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学文献,《中庸》的外译不仅能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还能架起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翻译的《中庸》为例,重点分析译者主体性在儒学外译过程中的发挥和体现,以期推进我国儒学外译的发展和研究。  关键词:儒学外译;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 
期刊
摘要:清代著名才女谢浣湘(1801-1871年),字芸史,福建漳州诏安县人,出生于书香世家,家学素养颇丰。其诗委婉清丽,淡雅俊逸,可谓“清词丽句”,不仅辞采明艳,而且气质高洁,颇具神韵,尤其是《蜡梅》一首,可谓是对其人其诗的高度概括。  关键词:谢浣湘;清词丽句;神韵;蜡梅风格  《诏安县志》称:“谢浣湘,字芸史,为谢声鹤之爱女,琯樵(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之女兄也。声鹤诗确守渔洋门户,有声骚坛,
期刊
摘要:长篇小说《花腔》是李洱的代表作。小说无论从语言结构、叙述方式、美学追求上都是对过去的一个颠覆和反叛。在“先锋文学”已经走到穷途的上世纪末,《花腔》的横空出世让人不得不再次聚焦“先锋”的巨大潜力。本文力图从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文本的叙事时间,叙事者和叙事话语三个维度的分析对其多元的意义空间做一点探索。  关键词:《花腔》;叙事学;叙事时间;叙事者;叙事话语  小说主人公叫“葛任”,故事
期刊
摘要:《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是众多真诚善良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典型,在她身上交叠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她的执着与倔强、善良与真诚,为自由爱情和不幸婚姻而战的勇气使这一形象以非凡的人格魅力吸引着读者去探索她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田润叶;传统美德;现代意识  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路遥以陕北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生活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时的时
期刊
摘要:“引《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文学现象,明传奇中“引《诗》”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明代文人有意“引《诗》”入曲,以《诗》论曲来提高戏曲的社会地位。明传奇追求文采的风尚,特别是明代中后期明传奇追求文采的风尚正式形成,加上众多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参与传奇创作,“引《诗》”入曲更加普遍。  关键词:《六十种曲》;“引《诗》”;原因  赋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近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