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景,学会借景表达心绪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_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简单复习《荷塘月色》写景手法
  师:昨天我们结束了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的学习。今天我们仿《荷塘月色》的写景手法,进行写景抒情片段的阅读、写作练习,学习借景表达心绪的方法。
  二、欣赏两段课外的写景文字
  师:学会写景,学会借景表达心绪是我们今天的任务。为了让同学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老师选了两段精彩的文字,我们一起欣赏吧。
  (幻灯片展示第一段文字)
  女生齐读: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故都的秋》 郁达夫
  师:哪位同学说说这段文字的美。
  生1:这段写景的文字情景交融,驯鸽的飞声是描摹声音,充满动感,把静态的秋景带活了。浓浓的秋景中融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师:把握得很到位。这段文字感伤忧郁却又秀丽隽永,秋被赋予作者的主观色彩:闲适、孤单。这是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
  (幻灯片展示第二段文字)
  男生齐读: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瓦尔登湖》 梭罗(美国)
  师:谁来赏析这段文字。
  生2:我读过《瓦尔登湖》这本书,很喜欢。在如此美的“大地眼睛”边上盖一间小木屋生活,从容不迫的生活,湖的清秀、湖的纯朴跃然纸上。拟人,情景交融,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瓦尔登湖》被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梭罗在湖边生活两年两月零两天,过着一种简单生活。他感受到生活就像一滴水一样简单。他笔下的景物自然、真实、纯朴。只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三、现场借景抒情片段练习:听海
  师:我们生活在海边,相信同学们都有看海、听海的体验。看海、听海,其实就是关注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老师给大家设置六种具体的听海情境,这些情境或是大家熟悉的,或是大家将要经历的。我要求同学们设想每种情境听海的不同感觉,用两三句话或一首小诗来描摹你们那刻看海、听海的心情。大家是不是可以借助海面上的一些物体,如船、帆、孤岛、贝壳、海螺、落霞、朝阳等表达情绪啊?这个练习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幻灯片展示大海平静时、汹涌时等情形的四幅图片,配上有海浪拍打礁石的音乐《my ocean》。)
  设置的六种情境是:
  1.今天是你的生日,但没有人能记起是你的生日,包括你爸妈、好朋友,你没有收到一句祝福。“祸不单行”,今天期中考试成绩排名公布,初中时你在原来的学校排名是年级前100名,而这次考试你在年级第480位同学中排名400名。你想去看海、听海。(当然不是去跳海自尽)
  2.你接到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了!北大是你一直来为之奋斗的大学。你去看海、听海。
  3.中考结束,你考上理想的高中,又正值放暑假,你和几个好朋友一起从深圳出发,到大连海边去看海、听海。
  4.你非常喜欢莫言的作品。当听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你去看海、听海。
  5.颓废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你终于决定要开始端正学习态度,你发誓,要为自己心目中的大学而发奋拼搏三年。你去看海、听海。
  6.无题。你或许是带着某种心绪去看海、听海,可似乎又是不带任何心绪去看海、听海,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又似乎什么也不明白。
  (学习小组分组讨论后交流)
  第一学习小组交流第一种情境的写作:一个人独自面对无边的大海,视野中没有焦点,心里也是一片迷茫。听着海浪的声音,此时此刻,我多么想变成海滩上的贝壳,任海水冲刷,洗去昨天的悲伤,接受大海的洗礼,变得更加晶莹美丽。我也想化身为展翅的海鸟,无拘无束,可以飞去远方的孤岛,远离尘世的喧嚣。泪水已在眼眶里打转,又与海水相融汇。阳光洒在身上,我振奋了起来。即使被遗忘,被忽略,即使失利,即使我渺小如沧海一粟,我也可以有我自己的姿态,去迎接每天的朝阳。
  生3:第一种情境要表达痛苦、苦闷、忧郁、迷惘的心情,我们小组在讨论的时候,想到了展翅的海鸟这个形象,我们想在海鸟身上寄托奋发的正能量。毕竟,沉浸在哀伤的情绪中对我们高中生不利。
  第二学习小组交流第二种情境的写作:肆意地妄想着,仿佛整个世界都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我不住地欢呼着,一个新的舞台正等待着我,好想此刻就扬帆北上,又忽觉不该太失态,可是毕竟是北大啊!激动一把又有何不可呢?人不轻狂枉少年嘛!
  生4:我们想表达一种兴奋、喜悦、憧憬的心情。“人不轻狂枉少年”我们对这句特别满意。
  师:“人不轻狂枉少年”,说得特别好。不过我觉得这个小组创作的片段,情是抒发了,但是对景的描写少了些,感觉“情”没有“景”的依托,情就有点空。
  第三学习小组交流第三种情境的写作:那蓝色的径流,是柔白天空的延伸,平静如少年的眼神;那撕裂天空的闪电,劈起惊涛骇浪。少年闭上眼,看见前路隐约的波澜。
  生5:我们要表达一种闲适、愉悦的心情,这心情中又夹杂着对高中生活的一种憧憬,同时又怕在强手如林的高中学习成绩跟不上。我们借助蓝色的海水表达我们的愉悦,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内心的些许不安。
  第四学习小组交流第四种情境的写作:伫立在海边,海风中夹杂着太阳的温暖。海鸥掠过海面留下片片涟漪。渔船出航,传来阵阵轻快的歌声。一切都是那么平凡、宁静,却又渗透着令人喜悦的气息。我站在这里,感受生活的各种美妙,希望能像你一样,在生活中收获闪光,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生6:莫言获大奖了,我们要表达自豪、欢呼、喜悦的心情。飞翔的海鸥、暖和的太阳、出航的渔船,我们借助这些欢快的景物寄托我们的情感。
  第五学习小组交流第五种情境的写作:停泊在岸边的船重新起航,动力十足,迎风扬起的帆格外威武。远处的孤岛仍在,只是沉寂了一年后,又冒出了盎然的绿。落霞仍旧,朝阳愈显灿烂,照亮整个大海。潮水涌来,一浪更比一浪高,涛声仿佛永不停息地传达着力量。捡起去年埋下的海螺,听到悠长的声音在为我加油。那么,拼搏吧!
  生7:不能再沉沦了,要拼搏了,我们要表达激情、壮志。重新扬帆的船是我们小组表达这种情感的主要情感寄托物。船、岸、孤岛、浪,涛声,海螺,这一系列的海景一起构图。
  第六学习小组交流第六种情境的的写作:远处一只白帆,在海浪的簇拥下浮沉,这只白帆或许有一天不再出现在这海面上,但海面上永远会有白帆。精致的海螺壳躺在沙滩上,它曾经包裹的柔软生命早已死去,但螺壳上繁复的花纹不会被海浪冲刷殆尽。
  生8:这样无题的情绪或许是经常占据着我们的情绪。好像自己在想着什么,又好像不知道自己在想着什么。在音乐的感染下,我们把自己置身海边,任思绪随意飘动。我们“看”到了船、海浪,“看”到了海螺壳,很自然就把心中的那种“无题”挪到景物中了。
  师:六个小组的代表发言精彩纷呈。大家都尽力调动各种感官,借助与海相关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情绪。今天课堂时间有限,课后,我建议各位组长继续组织讨论,把片段进行修改,比如说把景物描写得更充实些,丰富一些表达手法,情依托于景时,情的表达能处理得更自然、更妥帖一些。最请同学们结合本堂作文课我们学习的写景抒手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下节课见。
  四、学生仿写的景物片段交流
  师:“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昨天学习了写景抒情的手法,我布置大家仿照《荷塘月色》写一段300字左右写景抒情的文字。我从大家的作业中挑选出三篇较好的作品,周颖然同学的《阳台》、李嘉豪同学的《野花》、林俊铎同学《吱吱》。现在请这三位同学到讲台上大声朗读他们的作品,并且跟我们简单交流创作这段写景抒情文字的心得。
  周颖然同学:也许是阳光明媚得太耀眼,也许是十一月仍短衣短裤的暖意,再也许是层叠白云后不小心泄露的湛蓝天空,我分明看到花儿摆着头舞动,听见欢歌的鸟儿催促着游人快步去看前方更好的景色。哦,还有那,恣意挥散的泥土和青草的气味,每一个分子都在活泼地蹦跳出快乐。可是,可是,为什么我的感受,却是非要经过那层玻璃做的窗户才能传达到我干渴的心里呢?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冷的房间,黑色的墨,苍白的草稿纸,也趴在栏杆上拼着命把自己伸向外出吧。真是糟糕!糟糕!简直像我的物理成绩一样。
  周颖然同学谈写作心得:本来只是在阳台浇花的时候感受到了天气很好带来的愉悦,就立马兴致很高地动笔写了。忽然抬头看了一下窗户,刚好在照不到光的地方,顿时就有凄凉之感。我运用了用排比、拟人、设问、反复和比喻的句式。
  李嘉豪同学:我不曾能幻想到那茂密的草丛深处竟有一小块空地。尽管小小空地上只长着一朵没有周围青草一半高的白色的不知名的野花,但我却因为童心喜欢上了这一洞天。每天傍晚,我都去那片草丛拨开一点儿缝隙,好让我看看有什么趣事发生,不变的趣事就是那白色的野花静默地伫立着。夕阳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由橘黄变到红再到暗蓝的光辉。在点点透过草丛余辉映衬下,我仿佛看见了一种静的力量,一种深沉的生命力,似乎又听到了它的低言,感受到了它并不是那么沉默,只是孤寂地等待,而后遗忘了什么,最后干脆安静地伫立。我凝视着这多花儿,似乎看到了这里曾经有一片野花丛,热闹地盛开了白的、红的、黄的、蓝的野花……
  李嘉豪同学谈感受:一开始,我只是想写我儿时发现了一个有趣洞天的好奇与欢喜,以及儿童喜欢守护自己珍爱的事物的情感。那朵花被我赋予了人格化,突显了我的情感变化:好奇——喜欢——无趣——赞美。
  林俊铎同学:“吱吱…….吱吱……”知了还在无休止地鸣叫。我闭上眼睛,左边,右边,前方,背后,四处都是蝉鸣声,似乎不是蝉在鸣叫,整个世界都在对我发出“吱吱……吱吱……”的吼声。我站起来,把窗户猛地关上,走回座位继续伏案学习。“吱吱……吱吱……”,桌上的秒表转了还不到两周,这恼人的鸣叫又在我耳畔回响,声音虽细微了不少,但似乎整个世界都为这细小的蝉鸣闭上了嘴巴。而声音因此又放大了许多。这声音,好似初学者断断续续地拉着小提琴,好似抓狂的幼童指甲从黑板上划过。我愤怒地把笔掷在桌上,一按灯,翻到床上去。我扯来被子把头盖住,声音却没有因此有所削减。“吱吱……吱吱……”伴着这声音,我翻来覆去,“吱吱……吱吱……”伴着这声音,累了的我终于渐渐沉入梦乡……
  林俊铎同学聊写作感受:因前夜做题时烦躁,便出外游荡。本来打算用通感(耳和眼),没用好就变成了只写声音。自己感觉最出彩的地方应是情绪的表达还是比较充分的。
  师:谢谢上台交流的同学。你们在文字中灵活地运用我们前面介绍的写景抒情的手法,这点你们做得非常好。这里,老师还想提醒同学们。一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引出景物,这样写景抒情才自然和谐,不至于突兀。二是在处理景与情的关系时,情一定要以景为依托,不可光顾情而忽略景,使情感抒发架空,给人以空洞无物之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信息技术训练的关键阶段,也对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必须通过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 本文分析目前高中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提出在高中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素养高中生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信息全球化背景
期刊
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思想,教师运用各种方式合理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创造兴趣无限、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根据不同的角色,发掘每个学生的语文潜能,让学生思维自由,气氛民主,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温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下面就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
期刊
【摘 要】在现有的教学科目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灵活性最强。根据当下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前进的要求,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之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计算机教学要求,互动式教学模式提上日程。本文从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出发,分析其在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并探其具体表现性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计算机表现形式问题  1 前言  在众多教学科目中,计算机学科更新速度
期刊
【摘 要】当过班主任尤其是当过一年级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带一年级是最苦、最累、最熬心血的,除了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外还要抓班级管理、抓纪律、抓卫生等。我认为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有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还有培养班干部优化班级管理,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经常与科任老师沟通,同时提高家长的教育学素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优良条件和环境。  【关键词】行为习惯 榜样 书香班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识字与写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识字、写字教学的指导一直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识字教学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而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然而现阶段写字有效教学在误区中渐行渐远,教师往往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仍不能行之有效。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范字、字帖是学生写好字的根本。学生观察分析范字、字帖的过程被称为“读帖”。临写的质量取决
期刊
2014年高考是重庆市2010年高中新课改后的第二次高考,试题遵循《考试说明》中“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注意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要求,兼顾数学基础、方法、思维、应用和潜能等方面的考查。试题总体上体现了“稳定和创新”,与2013年试题持平。试卷延续了近几年高考数学命题的风格,内容丰富,与教材联系紧密,难易梯度明显,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试题无偏题怪题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堪忧的现状,提出通过“三步曲”——“教师引导、阅读练习、领悟能力”来培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能力 引导 练习 领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养的重要渠道。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市语文中考的阅读文分值,占了试卷总分的五分之一。显然,学生阅读
期刊
【摘 要】文化意象是凝聚着各民族智慧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文化符号。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独特的文化意象。本文以英语世界具有代表性的苏轼诗词译本为例,探讨文化意象在译介过程中的扭曲、失落、变形和误译,并分析原因和对策。  【关键词】苏作英译 文化意象 误译 多元阐释  文化意象的表现形式是多元的,而苏轼诗文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典故的使用,正如刘若愚所言,“苏轼诗文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典故当属历史典故,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小说语言、人物形象、情节、时代背景、联想激读等方面展开论述,通过批注式阅读,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言语想象力,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人文情怀,涵养人文精神,知人论事,把阅读当成一种生命运动,发展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批注 语言 人物形象 情节 时代背景 联想激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通常是在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
期刊
【摘 要】“生活即教育”。 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学习的主要内容来源于生活,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最终掌握语文。本文以作者多年执教高中语文实践经验,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入手,探析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以促使语文教学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