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要增强问题意识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目的,但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并非十分突出,对于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强调不足。教育研究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找准问题,实事求是地揭示规律,同时改进学风,加强跨学科多学科协同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社会进步作出应有努力。否则,教育学科的学科地位令人堪忧。
其他文献
一对新中国60年电影艺术发展进行粗略的划分,大致有五个阶段:建构模式阶段、走向极“左”阶段、开放多元阶段、探索转型阶段和复苏重构阶段。1.建构模式阶段(1949~1966)1949年
我国的音乐教育深受现代知识型的影响,其表现在:注重西方音乐的传授;一味强调技术培养的音乐教育。当代正经历着人类的第三次知识转型,第三次知识转型理念中的音乐教育应该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以信息加工模式中的记忆理论为理论基础,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语词的认知方式与书面表达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目地是为了使所学单词更好地进入长期记忆,进而
本文从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压缩机、换热器、节流装置、自动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汽车空调节能措施。
自然保护区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就地保护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管理部门,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