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百年风雨历程片断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nian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十二月十一日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百年诞辰纪念日,社会各界用各种方式纪念这位著名科学家,我们从其百年风雨历程中取其片段追思之。
  
  一九一三年六月十八日清晨,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命号兵吹号召集全体学员,登台陈词,称“我自己不能尽校长的职责,是我对不起你们……你们不要动,要鼓起勇气来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言毕,他从腰间拔出手枪,朝自己的胸膛开枪。子弹打穿了肺部。在医院,日本护士左梅倾慕于他,并答应日后子女教育只用“华语华文”。他们共育蒋昭、蒋雍、蒋英、蒋华、蒋和五个“千金”。三女儿蒋英漂亮活泼,蒋百里的莫逆之交、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恳求蒋家将她过继钱家。钱家特意办了酒席,蒋英进住钱家,改名“钱学英”。钱学森对这个妹妹平添几分责任感,呵护有加。
  半年后,蒋家要带蒋英回家小住前,钱均夫直言:“她已是钱家女儿了,你们想什么时候让她回去就什么时候回去,反正将来还是钱家媳妇。”蒋百里笑道:“既当女儿又当媳妇好啊!”虽然,这话是长辈们的笑谈,但使钱学森有了钱家“童养媳”的潜意识。
  一九三五年七月,蒋英随父母去“婆家”为即将出国求学的钱学森送行。“童养媳”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你的笑声特动听!希望若干年后,依然如故,能做到吗?”他问。
  “为啥?”蒋英抿嘴一笑,把脸扭到一边,故意反问。
  “因为,自由快活、清纯真诚最可贵。”
  蒋英弹奏了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送他一本《唐诗选》。
  钱学森带着《唐诗选》乘“杰克逊总统号”轮船赴美。
  一九三六年底,蒋百里夫妇携蒋英、蒋和出访欧美,一九三七年姐俩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学习。一九四一年,蒋英考入瑞士卢塞恩音乐学院研究生班。一九四六年,蒋英回国,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了独唱音乐会。
  一九四七年夏,钱学森回国,与“童养媳”确定了婚期。新郎送给新娘的订婚“信物”——黑色三角钢琴。回国时,钱学森想留在国内工作,但政府腐败,物价飞涨,劳苦大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景象,令他十分失望,双双赴美。
  钱学森被美国当局软禁在家数年,蒋英的琴声伴他度过了阴暗的岁月,动听的音符催生出了《工程控制论》。
  晚年,钱老曾自豪道:“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丰富了我的认识,使我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更宽广、灵活、辩证一点。”他说:“工作困惑时,往往她的琴声使我茅塞顿开。”
  钱学森体验,科研往往从猜想开始。这是典型的艺术思维形式,即形象思维。人才培养要科学与艺术相结合,这有利于创新。
  钱学森曾对夫人许诺,退休后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却因怕高规格的接待和怕违背自己“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应景’活动,不题词,不接受礼品,不写回忆录,不同意塑像和立功德碑,不接受采访”的原则,在晚年未离开北京。
  他的家坐落在中国航天大院内梧桐掩映中的红色砖楼里,夫妇常在院中散步、晒太阳。
  
  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接见钱学森时,钱学森建议组建力学研究所。
  钱学森考察东北时,陈赓大将特意从北京到哈尔滨,陪同参观“哈军工”,在火箭实验台前,大将问:“我们能造火箭、导弹吗?”钱学森脱口而出:“有什么不能?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陈赓喜笑颜开:“好极了,就想听这句话!”
  一九五六年一月五日,中国科学院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力学研究所,任命钱学森为所长。他一边筹备力学所,一边组织专家制定国家火箭技术远景规划。
  一九五六年二月一日,毛泽东为全国政协委员设晚宴,审名单时,用红铅笔把钱学森的名字从第三十七桌勾到了第一桌,坐在自己身旁。
  一九五六年二月十七日,钱学森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三月十四日,军委常委会决定成立国家航空工业委员会。
  “主席”,一天,周恩来走进菊香书屋,“我将您的贵宾请来啦!”毛泽东起身上前,握着钱学森的手,满面春风道:“盼你好久!听说美国把你当成五个师!对我们来说,你比五个师还重要!”
  “学森同志,《建立我国国防航天工业的意见书》很好!”毛泽东推心置腹:“国家将根据你的工程控制论,组织各学科各部门一起搞导弹。想请你牵这个头,有信心吗?”钱学森有点紧张:“主席,这么重要的任务,我怕干不好啊!”“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说,“你是工程控制论的开山鼻祖,还怕干不好?”
  十月八日,我国首家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代号0038部队)在北京海淀区北洼路的北空四六六医院食堂里成立。当时,大院里还弥漫着药水气味。这一天也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
  一九五七年二月,国务院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五院院长。这期间,他身为十二名科学家组成的小组组长,参加制定了《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一天,聂荣臻元帅走进菊香书屋,说:“主席,为了争取苏联技术援助,我们正考虑赴苏谈判人员名单,特来请示。”
  “你做代表团团长,代表团应有专家,包括学森同志。”毛泽东表态。
  “有钱学森同志,但苏方讲究军衔。”聂荣臻面有难色,“他虽是五院院长,却没军衔。为了便于谈判,要为他授军衔。周总理曾说:‘十年前,钱学森就是上校,现在应该是将军。论资格和贡献,他至少是中将。’”
  “恩来同志考虑得很周到。作为工程控制论创始人,钱学森同志至少授中将军衔。”毛泽东一锤定音。
  一九五七年九月,钱学森领衔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斯普特尼克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宣告人类迈入太空时代。冯·布劳恩感慨:它的意义,似十六到十八世纪控制海洋一样。
  研制短程导弹、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钱学森展现了牛劲;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奔月,钱学森显示了底气;火箭与核弹“联姻”,钱学森彰显了胆气……作为中国“火箭之王”、“导弹鼻祖”和“航天之父”,他还有许多秘密。
  如鲜为人知的“六四○工程”。二○○七年一月十一日,中国击毁太空卫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为免遭“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启动了导弹防御工程。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五日,毛主席强调:“我们是防御战略,要搞防御武器。”
  一九六四年二月六日,毛主席在卧室接见了李四光、竺可桢和钱学森。谈起反导工程,他告诉钱学森:“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
  一九六七年十月,“六四○工程”确定了五大子系统、单位分工、研制规划等,计划一九七三至一九七五年试验。一九六九年初,珍宝岛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六四○工程”提速。七机部二院全力开展“反击”系列反导拦截导弹和“先锋”系列反导大炮研究。八月十四日,反导弹、反卫星项目全面启动。
  “反击”系列拦截弹有三个系列,“反击一号”和“反击二号”可在中低层空间摧毁来袭导弹。“反击二号”在一九七一年十月到一九七二年试验六次,成功五次。一九七九年八月,“反击一号”试验两次均成功。
  “六四○工程”早期预警雷达研制成果显著,如大型陆基相控阵导弹预警跟踪雷达——七○一○雷达,可探测、识别和跟踪洲际弹道导弹等目标,一九七六年研制成功。一九七九年七月,该雷达观测到美国太空实验室坠入大气层的轨迹,并算出坠落时间。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九日和二十八日,七○一○雷达两次观测苏联向太平洋发射的运载火箭,及时预报出发射点和落点经纬度及时间。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二日,七○一○雷达准确测出苏联一四○二号核动力卫星的坠落时间和地点。
  “六四○工程”曾下马,实施“八六三计划”时,相关工程重新启动。
  又如尘封多年的“曙光一号”载人飞船工程。一九七○年四月,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后,钱学森便建议上马载人飞船项目。
  同年七月十四日,毛泽东批准了载人飞船提案,并成立了“七一四”办公室。十月,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
  一九七一年一月,体检组在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飞行员中海选,要求年龄三十岁以内,个别战斗英雄可放宽到三十五六岁,身高在一米八以下,体重八十公斤以下。结果:歼击机飞行员的身高、反应、思维、心理素质等最佳。于是在一千八百多名歼击机飞行员中筛选,通过政审、技术考核和体检,初选二百一十五人,在此基础上选出八十八名,再遴选出三十三人,最终二十人成为幸运儿,其中有几位是战斗英雄。同年四月,中央军委决定,宇航员训练由空军负责。训练场在四川西昌机场,训练“失重”的设备,由三叉戟或图-124飞机改装。
  春暖花开的四月,京西宾馆戒备森严,四百多名专家讨论中国宇宙飞船的外在形状、技术性能、工作目标等。其代号是:“七一四工程”。
  专家们还品尝了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鸡汤等。牙膏状的食品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
  不久,全尺寸飞船模型诞生——曙光一号。它的外形似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组成。
  “七一四”工程总体设计方案,计划一九七三年,用“东风五号”火箭,将“曙光一号”载人飞船送上太空。相关设备交付训练基地,有些产品已是第二代。
  一九七五年,“曙光一号”工程下马。
  一九八六年,中国“八六三计划”中,航天项目简称“863-2”。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代号“863-204”;载人空间站系统,代号“863-205”
  一九九二年一月八日,中央专委召开第五次会议,专门研究发展我国载人航天问题。会议决定,在“863-2”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和航空航天部过去论证的基础上,由国防科工委牵头组织专家论证。这就是后来的“九二一”工程。
  再如“神龙”天空飞机。早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钱学森在纽约召开的美国火箭学会上,就提出了“火箭客机”概念,为美军空天飞机概念奠定了基础。一九八八年,钱学森提出研制中国空天飞机,属863-706项目。
  又如航天飞机。中国航天飞机项目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酝酿,七十年代正式提出。一九八六年,中国爆发了一场激烈争论,中国航天究竟是走航天飞机之路,还是飞船之路。一九八七年,研究单位提出了十一种技术方案,经过863-204专家组筛选出六种方案,其中五种是航天飞机。一九八九年八月,中国航空航天部火箭技术研究院高技术论证组认为“航天飞机方案”优于“飞船方案”。但钱学森认为中国连大飞机都不能制造,更何况研制航天飞机了,主张走飞船之路。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钱学森星”命名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经国际小行星协会批准,一九八○年十月十四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三七六三号”小行星,命名为“钱学森星”。
  晚年,“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腰椎楔形骨折”等,钱学森无法行走,但仍关注着科技动态。二○○七年一月一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钱学森的《创建系统学》一书,其思路已前瞻到二○四九年——新中国百年。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使钱学森每天要戴面罩二至三小时吸氧。二○○九年十月三十一日,安然仙逝。“我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钱学森做到了,人民称他是“人民科学家”。
  
  “我是沧海一粟!”钱老强调,火箭、导弹、卫星、飞船是集体事业,个人力所不及。
  “我姓钱,但不贪钱。”二○○一年十二月钱学森获霍英东基金会奖。夫人去领奖前说:“我代表你去领奖。”“好,你要钱,我要奖。”钱老用夫妻姓氏的谐音——钱和蒋。
  钱学森在美月收入约一万七千八百美元,回国三百三十五点八元人民币,一九五七年起每月学部委员(院士)津贴一百元;中科院年底发五百元奖金。一九五七年月收入约四百七十七点四七元人民币,约合一百八十九点四七美元。
  一九五七年苏联给钱学森二万六千卢布礼金(折合一万四千七百元人民币)、一九五九年获三千七百元稿费、一九六三年获一万一千五百六十八元稿费,均上交;合作出版七本书,应得稿费一万四千二百三十八元,分文未取;港商奖励二百万港元,全部上缴。
  担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行政事务令钱学森分神,便请求辞去正职。七十岁后,他请辞了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三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的社论,提出了“大跃进”口号,次年,“大跃进”风潮席卷中国大陆。
  一九五八年六月十六日,钱学森应《中国青年报》之邀,在该报上发表了《粮食亩产会有多少?》一文。文章认为,粮食产量最终极限决定于单位面积的太阳光能,如把光能换算农作物,产量要比现在高得多。如每亩太阳光能的百分之三十被植物利用,五分之一转化为粮食,产量将提高二十多倍!不日,他发现计算方法有误,很内疚,并请报社纠正。
  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七日,毛主席参观“中国科学院跃进成就展览会”时,对钱学森说,你发表的文章我看了,陆定一同志到处帮你介绍。
  “我不懂农业,仅从理论角度折算了一下,而且,计算方法不妥,有些自然因素未考虑到,计算结果有误。我很内疚。”钱学森回答。
  “原来你也是冒叫一声!你的看法在主要方面是对的,现在的灌溉问题基本解决了。丰产的主要经验,就是深耕、施肥和密植。”毛主席谈笑风生。
  回国后,钱学森不穿西服,这非小家子气,他穿中山装是为了更好地融入集体。
  改革开放后,美方多次邀请钱学森访美,均被婉拒。
  一九八五年,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基沃思访华,向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表示:美愿邀请钱学森访美,由政府或学术机构表彰其贡献。或者,美国科学院院长普雷斯来华,授予钱学森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勋章”。钱学森仍未松口。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曾劝:钱老,我建议接受邀请,出去走走。你出去和别人不一样,影响大。今天,世界在变,中国在变,美国也在变。几十年前的事就算了,不必老记在心上。你的国际影响大,对推动中美科技交流会有积极作用。
  钱学森回答:我回国时背景复杂,目前不宜访美。当年我是被驱逐出境的,按美国法律规定,我再踏上美国仍属非法入境。美国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绝不再赴美。否则,将“证实”他们捏造的言论。去美国接受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的荣誉称号及国家勋章,这不仅违反了“不能再去美国”的“法律”,更重要的是“失原则、失国格、失人格”。
  “我尊重你的意见。”胡耀邦同志表态。
  美国践踏人权,公开迫害钱学森,却不愿公开平反,企图以邀请访美、授予荣誉称号和勋章的方式,不了了之!一九九九年,美国在调查中国窃取美国秘密技术的报告中,仍称钱学森是间谍。
  一九九一年十月十六日,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授奖仪式,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工作逐渐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还能够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增添活力,提升初中生的地理课堂学习效率。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前提,对核心素养下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
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网通公司或CNC)1999年7月成立的一家国有电信服务公司,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学院牵头,会同铁道部、广电总局和上海市共同出资,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组建成符合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政治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提升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已成为高中政治教学中尤为重要的研究话题。21世纪高中教育迎来了一次史上空前的新课程改革,新课改的实施,为高中政治教师各个方面树立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有了更高的硬性要求。如何严格按照新课改教学要求,让政治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不沦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具体来
在现代军用雷达中,绝大多数的工作制式是脉冲调制的,因此,电子战接收机实时精确地测定被侦察雷达的技术参数,诸如工作频率、脉冲宽度、脉冲重复频率等,是至关重要的。 In m
以生为本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实验法对以生为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特点,对以生为本打造初中历史
现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地位也不断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成为初中
所谓电子通信,就是把声音通信、图象通信和符号通信结合在一起,使声音、图象或符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电报、电视传真和数字通信等手段来完成的通信工作。当这种能
突发交换是一种新型交换技术,它可以综合处理话音、数据、传真和图象等业务信号。本文介绍突发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交换机的构成以及这种交换机在战略/战术通信中的可能应用
何光沪,男,1950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基督教专业,1982年获哲学学位硕士。1985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宗教学专业,1989
物理是一门离不开生活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大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要求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文章就当代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