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液压用领先与创新打开中国局面

来源 :中国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的北京BICES展是林德“远嫁”中国成为潍柴子公司后的首次中国亮相。在展会上,记者有幸简单采访了林德液压(中国)的区域业务代表,北京海林特液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胡忠明先生,在他那里我们得知林德液压在2012年被潍柴收购后,在中国的工程机械液压市场还处于初探的阶段,当问到我国工程机械液压方面会有什么样的热点时,胡先生认为如今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林德液压在面对中国客户会坚持用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实力努力打开中国的市场局面。林德液压作为世界级的液压元件制造企业,对于收购者潍柴有着重要的市场意义和技术价值,本期我们将走进林德液压,探寻这家世界级企业的产品特点、发展脉络与其对未来的展望。
  老牌列强曾失落中国
  林德起源于1879年,起初是一家从事制冷设备装备制造的公司。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林德的生产业务从制冷设备扩大到工业气体、拖拉机制造、液压件生产以及叉车制造等多种产品,1965年正式更名为林德集团,后来林德在叉车领域享誉欧洲,并入傲凯集团后在2009年叉车业务正式进入中国。
  相比较在叉车业务上的强势,林德液压单独成立公司则在2004年。在组织结构上与林德叉车为从属关系,在职能上独立承担林德品牌的液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服务工作。在早些时候林德液压在叉车液压件领域的配套仅供应其集团本部,禁止外销。面向市场的主要就是大中型工程机械领域方面了,如履带式起重机、推土机、挖掘机等产品。在国内与徐工集团、内蒙古北重、中联重科、广西柳工等企业有一定的合作关系。
  林德集团在传统的产品文化中一直秉承“利大价高”的价值主张,旗下产品无论叉车还是液压都倡导产品的高技术、高品质、持久性及卓越的性能,以此推高相应的价格。虽然在叉车业务领域这种价值主张使林德享誉市场,但在液压配件方面由于其价格直接影响了用户的成本,挤占了工程机械厂商整机企业的利润空间,于是在进入中国的前几年里,林德液压仅在沥青铺摊机和履带式起重机两种产品上打开销路。在2008年林德液压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仅为1亿元人民币,和同样来自德国的液压品牌博世力士乐的230亿元销售额相比,初来乍到的林德便失落于中国。
  有学者曾分析,作为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的林德为何失落中国,成本是关键的原因之一,同时其在中国的组织架构不完整,使其没能很好地融入中国公司企业文化当中来。比如在早期质量控制部门的缺位,市场和业务分析部门的缺位,内部协作没能实现良性运转。尤其在服务方面,林德液压对于中国客户的服务一般均为售后环节的有偿或无偿维修服务,对于样机的安装、调试和向客户提供培训等方面,林德液压配件没能进一步跟上。总体来看,林德液压对于技术的追求无可挑剔,但在供应以及服务方面,不能有效的宣传吸引客户体验,以及在面对中国客户多变的取货交货期上难以适应。而且在产品本身,林德液压的成套性方面拓展的宽度不及其自身在产品性能深度上的努力,中国整机厂商在对自己产品的适配方面,往往青睐于成套性。因此,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了林德液压在中国市场的失利。
  林德是中国液压的希望?
  在2012年潍柴收购傲凯的时候,业界评论对此事有潍柴谋求液压“老大”、“得液压者得天下”的呼声。2012年,潍柴收购了林德液压70%的股份,在一定程度看来,林德液压被潍柴掌握是国内液压零部件产业在长期受博世力士乐、伊顿、小松、川崎等外来品牌垄断形势下的一次突围,同时潍柴可快速掌握高端液压技术,实现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游艇、宇航等多领域的全面突破。“未来5年力争使我们的液压收入达到100亿,5~10年后,公司将在全球液压系统产业确定第一的位置。”潍柴董事长谭旭光的豪言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的希望。
  目前,国家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重点发展液压产品;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提出了大力发展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的要求。可以说,林德液压与潍柴的结合,在未来的产业竞争中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对于中国工程机械液压配套产业,林德在高端高压液压产品领域擅长的同步控制系统LSC即自适应的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将大幅提升国内产业的技术层级。以履带式起重机为例,林德的LSC技术的优势可在履带起重机上得到充分体现,在任何负载工况下,复合动作时,每个动作之间无相互影响,定位精确可靠。
  此外,起重机提升平稳,并且在提升开始阶段负载不会下降。在节能的方面,LSC也可以做到不错的提升,LSC可以按需提供流量的自调节泵与无旁路损失的闭中心多路阀组合的系统,能减少能量的损耗以及因此导致的燃油浪费。据林德介绍,LSC系统可比其他系统节省10%左右的燃料。LSC在与电控的结合方面,由于采用了典型的闭式中心负载敏感阀芯,不需要复杂的传感器,所有元件都由一个控制器进行控制,彼此实现完美的匹配,在操作上可以实现大幅的简洁优化,同时提供对发动机功率的最高效利用。
  林德液压在液压系统的整体设计分析,电液结合与驱动技术上都有着充分的技术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断与潍柴的整合中,林德液压可以不再有过去在中国市场的失误,在有足够的软硬件条件下,不断用产品的领先优势加上对技术的深度挖掘创新,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
  链接:潍柴动力子公司林德液压在德开建新工厂
  据报道,10月28日中国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林德液压在德国阿沙芬堡举行新工厂奠基仪式,标志着潍柴动力在德直接投资进入新阶段。林德液压原为德国凯傲集团下属业务单元,潍柴动力2012年斥资7.38亿欧元收购凯傲集团25%股权及林德液压70%股权,并使后者成为独立公司,为当时中国企业在德最大单笔直接投资。
  据悉,新厂投资额达5000万欧元,规划建设面积约7.07万平方米,预计2015年年底左右建成投产,届时驱动件产能将由目前的15万件上升至25万件。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称开建新工厂是双方合作重要事件,标志着“潍柴动力将与林德液压实现强强联合,以在全球行业竞争中取得成功”。潍柴动力执行总裁、林德液压顾问委员会主席孙少军表示,液压业务是潍柴动力一个全新的业务,也将成为潍柴动力未来重点发展的业务。
  林德液压执行副总裁约尔格·乌尔里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林德液压新厂的生产规模将会满足欧洲和欧洲之外国家的需求。
  德国凯傲集团为世界最大工业叉车制造商之一,林德液压则是模块化液压驱动系统、传动技术和移动电力传动设备等领域世界领先的制造商。2012年,林德液压全球销售收入约为2.85亿欧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由于竞争激烈,被业界称之为已经提前进入“战国时代”。在行业发展的十年黄金期中,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迅速站稳脚跟,这对于一个只有三十多年历史的民企来说,凸显了其强大的实力与技术。但在这个高手云集的时代中,晋工机械该如何继续发展,如何继续厮杀?  打破传统 开启品牌之路  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工机械)创立于1979年,是一家生产“晋工”牌JGM轮胎式装载机、叉装机、
期刊
New Xciting 400  相关规格  Xciting 400i
期刊
外电报道,在美洲近日举办的一次论坛上,美洲开发银行基础设施部负责人透露,未来数年内,拉美地区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对拉美地区的投资应该转向基础设施领域,因为这一领域在未来将大有前途。  前一段时间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报》报道,9月10-11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拉丁美洲中国投资者论坛”上,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以及中
期刊
有幸采访到马鞍山统力回转支承有限公司(简称统力公司)董事长侯宁先生,是今年记者参观BICES展最大的收获之一。侯宁先生是开幕第二天10月16日凌晨赶到的,一路风尘仆仆,下了车便直奔会场的候总精气神很足,其展位上大大的标语“我们三十年只做一件事”映衬着他神采奕奕的笑容,底气足、饱满的自信心是记者对侯宁先生与他的公司团队的第一印象。  统力的十年耕耘  对于回转支承这种产品,广大读者朋友们或多或少有着
期刊
六个月前,克里斯蒂娜被任命为山特维克集团全球CSR(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在这家历史超过150年的跨国集团,这是一个全新的职位。“在我看来,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是同义词。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山特维克的新目标很有雄心:在三年内把集团打造成最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团,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商业策略,并与品牌价值联系。”10月10日,克里斯蒂娜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关注这家知名机械企业的人不难发现,
期刊
2013年10月21日,以“王者盛宴”为主题的壳牌统一柴机油旗舰产品——新一代“油压王CH-4”城市推广会在福州召开,当地的总经销商、终端用户及媒体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推广会上,壳牌统一通过新品介绍、技术解析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新一代“油压王CH-4”卓越的产品性能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推广会现场,新一代“油压王CH-4”得到经销商和终端用户的高度关注,在新品发布、产品技术分享及问答等环节,参会者都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与技术交流会(简称BICES 2013)上,国内各大机械行业领头企业齐聚北京,与国际巨头们同台竞技,赛场争雄。山重建机携带GC58-8挖掘机、MC136DR-8切削钻机以及MC700-9等一系列最新产品震撼亮相,掀起一股浓烈的创新风潮。  新起点 新的山重建机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16日,是山东重工集团全资子公司,省属国
期刊
作为国内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展会之一的北京BICES,虽然其主题为工程机械产业服务,但是在一些不经意的角落里总会有些令人尴尬与疑惑的“鱼龙混杂”的景象,长此以往,这样的现象未免又会人们让多了一份对当前工程机械产业展会规范运营的担忧。
期刊
“未来十年世界100个商业创新机会”  《蓝色经济》带给我们一种引人入胜的方法来了解我们当今的商业世界。这本书的内容是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展开的,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逐步结合。这一切真实地发生在当下,但我们仍需不懈努力。  作者冈特·鲍利在书中畅谈了创新和企业精神,以及如何在不同行业中实践它们。其中,最杰出之处在于作者将创新同自然界最基本的演变过程做了并联。
期刊
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起重机械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设备,它能够有效的减轻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了社会建设的步伐。作为起重机械最主要代表的起重机,今年却遭遇到了较为艰难的发展期,然而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尤其是高铁、桥梁、高速公路及风电项目的大量上马,带动了工程机械市场中起重机的需求量的激增。但是随着宏观经济上升趋势减缓,工程量减少,工程机械市场日渐萧条,起重机行业也遭遇了一场寒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