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在《WEB编程技术》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数WEB编程技术课程为例,对职业素养养成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在平时的授课中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双重教育,冰山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8.5
  我国的职业教育思想家黄炎培先生说过:“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传授不仅仅包含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包括能力,意志和感情等的职业素养培养。那到底什么是职业素养呢?职业素养在整个的职业教育中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职业素养是整个职业化素质中的最根本的内容,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在整个的职业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职业素养及培养学生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整个职业化素质中的最根本的内容,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在整个的职业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我们把整个教育职业比喻为一棵树,那么职业素养则是这棵树的树根。
  那试想,如果一棵树的根都没有扎牢,那这棵树一旦经历了一点点的风吹雨动,就有倒掉的可能,
  近些年來,有些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的学生课程成绩虽然很好,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很强,但就是在职业素养方面却表现出一定的缺失和不足,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掉进了诱惑的陷阱,不顾老板和公司的利益,将公司的商业机密出卖给别人,然而这样的一个成绩好,实践操作能力又很强的人能获得成功吗?所以在整个职业教育中,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外,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现在我们高职高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因为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学生职业教育发展走向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二、职业素养培养问题分析
  《WEB编程技术》是我院信息技术系计算机专业的技能课,该课程的操作性和技能性是很强的,在整个的授课中,始终贯穿着“项目驱动”案例讲解,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的培养,本人结合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在接受知识的学生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发现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如下的问题:
  1、学习主动性不高,缺乏自信,没有人生目标
  好多学生抱着只要进学校就能毕业的心态,甚至有部分职校在学生报考时就直接给学生答复,一定会毕业的,所以势必造成部分学生不好的心态,管他什么成绩好与坏,管他旷课还是迟到,只要拿到毕业证混个文凭就可以了。所以这样的心态造成他们不愿学习,学习主动性不高,自我学习的意识薄弱,整天浑浑噩噩的和游戏相伴,试想这样的心态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吗?
  2、教学重点转移,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
  目前还是有部分高校存在着老师皆在课堂上进行“满堂灌”的现象,根本就没有让学生操作实战的机会,更何况是职业素养方面的传授呢?其实,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是时常出现的情况,有的老师或学生只注重成绩,成绩优秀,那就是一等奖学金,根本就没有把职业素养方面的考核考虑进去,所以势必造成只追求成绩和奖学金的现象,试问这样追求名和利的心态又怎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呢?
  3、动手能力弱,解决问题能力差,团队合作意识差
  泛泛而谈,填鸭式的满堂灌的现象在好多高校还是比较严重的,这样势必造成学生的不愿动手和不愿动脑的问题,碰到问题,不是认真的思考与分析,不是发挥小组团队的作用,而是老师帮忙解决,下次碰到同样的问题仍然不会,不会分析问题,更不会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写,学生记; 教师考,学生背”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老师津津有味的讲,学生死气沉沉的学,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和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机会都被老师剥夺了,学生岂会主动的去学,谁又会给学生主动发挥的空间?
  三、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新素养
  (一)运用各种不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
  1、进行职业引导,加强职业生涯的规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理念
  虽然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工作,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任,但同时教师的责任也不是纯粹的教给学生技能知识,也应该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精神方面的知识。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一般会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描述本门课程,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对学生进行职业引导,《WEB编程技术》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对本门课程描述的过程中,引出现在社会上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人才需求这样的一个话题,有意识的强调职业岗位的重要性,强调现在的职业岗位需要的不仅仅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加需要的是创新能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的职业素养高的学生,这样学生在加强对此次课程的了解的同时,也加强对职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同时,在对本行业的职业需求分析中,也要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未来定个目标,有的放矢,否则,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到最后有可能是一无所学。不管此次引导是否有作用,至少学生思想中对“职业素养”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以后的授课中,也慢慢的将“职业素养”等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有意无意中的灌输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肯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双重教育,培养学生好的职业心态
  《WEB编程技术》课程是我院信息技术系计算机专业的技能课程,在此门课程的授课中,采用了“案例教学”和“分组协作”等的方法,在实训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掌握此技能外,最重要的是实训中,要把职业素养贯穿始终。在实训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碰到问题,一定要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果自己本人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话,一定要融入到小组中,小组成员共同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无意中,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慢慢的培养了。而且,在实训过程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找出新的解决方案,这样,无意中,创新意识就慢慢提高了,还能同时带动整个小组的气氛与兴趣。所以,通过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双重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都会得到提高,同时,“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职业素养也会慢慢的得到提高。   3、进行角色转换,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在《WEB编程技术》的授课过程中,为了从各方面锻炼学生,在教学方法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起到成效的就是“进行角色转换,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在本课程的授课中,首先会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知识点,然后才引出本节课程知识点,在回顾环节上,采取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回顾的方式,完全让学生转换成教师,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势必会早前做好准备,提早温习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而且,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之间团队合作精神,如果某同学在回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同小组的别的同学继续补充,否则就会影响到小组的整体成绩,进而影响个人的成绩,让他们深切的体会到,无论是团队中的一员,还是个人,一定要具备“积极主动,团结互助,要有责任感”的职业素养。
  (二)加强校企合作,激发职业情感
  1、企业基地参观实训,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好的职业心态
  激发职业情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WEB编程技术》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多到校企合作的企业或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切的体会到本门课程在社会的人才需求中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未来”有了更好的规划,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这种让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的方法,能使学生更加快速的融入到整个“企业”的职业氛围中,了解未来的可能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岗位需求和员工形象等职业概念,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要投身于一个企业,一定要具备“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互助”等的優秀的职业素养。
  2、企业项目进教室,实现企业与学校的“无缝连接”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授课内容要事先和企业沟通好,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要按照企业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促进毕业生与社会需求间的“无缝对接”,方便用人单位选择和培养人才,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就业,更有利于高职院校找准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采取此实践教学模式,学生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学习上会有更高层次的升华,而且,学生的业务技术素质、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该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使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能尽快上手,能缩短学生由校园进入社会的磨合期,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价值观等的培养和形成。
  (三)创新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邀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开发,制定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课程的授课内容和实践的项目,教学内容必须和当前本行业的WEB系统开发及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紧密结合,“学到的就是即将要用到的”,力争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所以,一定要加深和企业的高度密切联系,确保学生毕业前能够学到甚至会开发企业的实战项目,而且,此过程至少要一学年,可以将前续课程和此门课程结合开共同开发。
  2、积极推进“案例式,问题探究式、任务驱动式和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现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换,摆脱与企业严重“脱节”的现象,用企业提供的“典型案例”划分教学单元,将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案例中。传授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是必须通过采取“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上机实战操作”→“”分析解析问题→“总结归纳问题”的“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教学质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同步进行,形成“一体化课堂”。在整个的授课中,推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设计提出问题”→“引导与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分析、排除问题” →“总结与回顾”,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空前发展和大学生人数的剧增,高职学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也非常的严峻,且各企业现在在招工时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也要求的非常高,所以高职学生要想在严峻的就业大军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从本质上提高本身的职业素养,提升就业力,更快的适应职业岗位,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性人才。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天津两所高校大学生社会关系的调查,运用社会网研究的理论立场和分析方法,探讨维吾尔族大学生社会关系发展机制.研究表明对象群体社会关系发展存在族群内部依赖、制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意在强调薪酬管理要具备科学性,激励性,可行性。通过薪酬管理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提高效率。借助薪酬管理缓解企业的“薪”头压力,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This article
内容摘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是当今高中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结合想象阅读教学,重点从课堂诵读、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借助多媒体等四个方面来探究语文高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想象阅读 构建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已经是当今高中课程改革的大势所趋,但是,如何去构建高效课堂却是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深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主持的2012
早在上古时代,巫术就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在大多数国家民族的演进过程中,巫术都起着独特的历史作用。而在大多数国家或民族的早期文明发展史上,也都出现过巫风鼎盛的时
刘敬的和亲思想是当时西汉初期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西汉前期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对缓和匈奴南下骚扰、保证边境地区安宁起到了积极作用.其和亲思想衍化为一种和亲政策成为中
序言  “校企合作”是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和人才储备的需要,按照企业、学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在一年级学生中选拔所需专业(一个或多个)的在校学生组成以企业命名的“定向培养班”。“定向培养班”的学生具有双层建制和双重身份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深化,顶岗实习成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企业对顶岗实习缺乏热情、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提出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顶岗实习是高职高专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指导下,我国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0世纪末已达1亿多,本世纪中叶预计达到四亿左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是具有进步的特殊重要意义,是关系社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材中,阅读材料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是对地理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做好初中地理阅读材料的教学处理,确保其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 阅读材料 教学处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前言: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