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云在 曾照彩云归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q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面的话:闲翻笔记野史,常常时空错乱。唯人的美丽风流不可忘怀。纠纂成文,以绪余响。散而存韵,论无凭据。
  李师师,北宋名妓,色艺双全,青楼花魁;容貌身段冠压群芳,琴棋歌舞位列头筹。笔记野史对其风流韵事多有渲染,津津乐道;公子王孙、文人雅士趋之若鹜。除了赵皇帝力捧外,北宋最婉约的大词家在她的矾楼几乎都留有词章。据载,李师师的风流香艳可亲,然她的品味也非一般勾栏女子可比。凡能上得了矾楼的,已经不是银子的事了,而是必须留下词章文赋,且要入得了她的法眼,她才给你青眼。不然,纵是金山银海,李师师也是不屑一顾。记得施耐庵描述过,水泊忠义堂主宋江,到汴京游玩。闻师师艳名,带保镖李黑子、帅哥燕青,到李师师府前,花重金与院妈妈,且买通仆头丫鬟,才只进得大门,就被阻在矾楼之下。师师在楼头帘内看燕青尚可,宋江黑,李逵黑,粗人一双,便与通报丫鬟回话:胸无点墨,逐出门去。丫鬟下楼施礼:相公,可有文词?主仆三人吃了闭门羹,方晓李师师不是俗鸟。宋江虽然面黑,但出身文笔小吏,胸中块垒由诗词抒发,倒也不是鸟难事。当年浔阳楼上酒后题词,虽遭陷害,但那《西江月》倒也壮志凌云,牛气逼人。今矾楼主人要诗词,正好借此一通款曲。宋江于是择日携了一阕《念奴娇·天南地北》重新来拜。“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师师读后,就让宋江进了矾楼,且成就了梁山好事,遂了宋头领的心愿。爬梳史书典籍,李师师正史无名,但坊间传其故事甚多。汗牛充栋的稗官野史,也有若干文字,记若干名家与她交相来往,由此留下不少名作,脍炙人口。
  张先,字子野,在北宋是风流人物。词坛上“张三影”的名号很响,“桃杏嫁东风郎中”的佳话也时播人口。苏轼调侃他开玩笑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硬是让年过八旬的老翁更加得意。张先上李师师矾楼的细节不可考;但他留下了一首《师师令》的好词,却风靡百代。杨慎说这词牌是专门为李师师所创的。来自于张才子的自度曲,后来以《师师令》为规为矩创此词牌。一时间《师师令》与李师师比美,人词香艳,相互抬举。想来李师师是很感谢张子野的。
  香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2011年版电视剧《水浒传》中的李师师(安以轩饰)与宋徽宗(杨子饰)

  《师师令》传唱开来,张、李皆春风得意。
  晏几道,字小山。写李师师的小令《生查子》,一如“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记小蘋一样,为写情圣手的词章,华彩动人,情深意长。“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晏几道是晏殊的儿子。有宋一朝,大晏小晏,家喻户晓。“三日一小晏,五日一大晏”的口头禅,说尽父子词坛风流。二人词章,老子却蕴藉,儿子更情深。唐宋易代,审美大变。唐眉宽阔,宋眉修长。唐人爱丰腴多肉,华贵雍容;宋人喜骨感苗条,清丽轻盈。晏七公子下笔婉约。长眉入鬓大美人,细腰春风谁堪比?李师师得此《生查子》,即粉面含春,奉小晏为座上宾。凭借此词的风靡传唱,李师师名压群芳,风头无两。
  秦观,字少游。苏门四学士之首,北宋最大的婉约词家。苏轼是他的大舅子。坊间传苏轼的小妹也是才女,新婚之夜出一对子,“双手推开窗前月”,把新郎难在洞房门外。舅子哥悄悄扔了一粒石籽儿在池塘解了妹夫之急,新郎官这才挑开苏小妹的红盖头。早年李师师风头最甚之时,秦、李过从甚密。一度传闻二人山盟海誓有白首之约。而后少游远走,人们才信是谣言。但是当秦哥一首《一丛花》词:“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传唱开来,又觉传言不虚。才子佳人,互相爱慕,本是一段佳话,却奈何天命难违,尽管有“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的痴情也是枉然。
  北宋最权威最负盛名的词人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当时是朝廷音乐机构的首脑。他的每一首词,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系婉约词派之集大成者,小令、慢词都意境醇厚,格调典雅,词律严谨,如细密针脚。他与李师师交往亲密,风雅绝伦,每按谱制曲,则琴瑟和谐。二人时在矾楼,歌舞流连,高山流水,结知音之好。美成赋《洛阳春》一词为师师排忧。李师师寂寞无趣时,罢丝索,去管弦,自己清嗓自唱:“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依栏愁,但问取亭前柳。”最为人称道的是《少年游》的那首“感旧”词,坊间传唱,惹众人嫉妒。无聊文人将它敷衍成李师师与赵佶的香艳故事,并让作者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企图泄心中之私愤。其实作者自称感旧,写的是他自己与李师师的情事。一个秋末冬初的夜晚,他与师师对坐调笙。“破新橙”的纤指大概不是师师的手,是丫鬟侍女的手。锦帏下,夜渐深,低声问,吐气如兰。“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可见二人情深如许。历代读此《少年游》,无不钦羡瞻恋。周邦彦另有一首长调《兰陵王》咏柳,在词史上赫赫有名,是清真词的代表作之一。长调三换头,堪比唐人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清越。今抄录《樵隐笔录》一段文字以为证:“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此词入谱,难度极大。“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而歌之。”师师每唱此词,抑扬顿挫,吟哦咿呀。词中平仄处,字少韵长,腔声得体,悠扬婉转,深得词人心意;又换头反复之时,无不哽咽,时时泣不成声。据载,周邦彦触犯权贵遭贬,离京前去矾楼,与师师话别。美成无语弄弦,师师倚声唱曲,唱的就是这首《兰陵王》:   柳蔭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当师师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不禁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李清照,千古女词人中的翘楚。其前半生与赵明诚同谱金石,共笺香词,赌书斗茶,风月无际,锦衣玉食,烈火烹油。她同李师师们骄傲地猫在岁月深处,静候时光暗换,共享世景繁华。谁料得金人铁马金戈,北宋瞬间成了南宋。靖康之耻,历历在目。南渡,南渡!李师师、李清照们混在逃难的人群中,尘土掩面。北望,北望!她们渡过长江天堑,各自寻一处隐去安身,由不得新亭泪滴。李清照在悲痛中写成《凤凰台上忆吹箫》,风靡人口,到处有人吟唱她的“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但却不知晓,此词为谁而写?据传,李清照闻说李师师也住在近郊尼庵独伴青灯黄卷,便去时常拜访,闲话家常。尼庵后堂,师师横琴于膝,常弹李清照词谱,或清唱她的新作。《声声慢》,就是她们姐妹的现实写照:


李清照塑像(在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曲慢调,如寒夜星光,千年闪灼。开篇十四字相叠如高山滚石,碾压肺腑,愁肠寸断;下阕连续不断发出三问,撕裂心肝,忧戚郁结。奇女子用大开大阖的手法撞击心扉,又用家常口语大白话反复地自问他问,怅然若失,凄清凉骨,伤绝人寰。纵令李师师阅人无数,也越不过前后半生巨大反差的沟壑,在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无尽月岁里,郁郁而终。
  毫无疑问,李师师在“青楼文化”中,占有夺目的一席。众多高人雅士留下的笔墨,为她画了像,树了碑,立了传。她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张子野、晏几道、秦少游、周美成等的诗余之绘充当了模特儿。红尘知音,青史留名。有一次赵家天子在宫内宴会,嫔妃云集,韦妃悄悄地问赵佶:“是个什么样的李家姑娘,令陛下如此喜欢!”赵佶说:“没什么,纵使你们穿上一样的衣服,同师师杂在一起,她和你们也会迥然不同——那一种幽姿逸韵,完全在容色之外。”赵天子能够欣赏到“容色之外”的“幽姿遗韵”,真不枉是李师师不可多得的蓝颜知己。赵佶除了好色与天下人相同,他的好画,好音,好文词,好书法则是天下人难望其项背耳。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
  [2]陈鹄:《耆旧续闻》。
  [3]张端义:《贵耳集》。
  [4]杨慎:《词品》。
  [5]佚名:《大宋宣和遗事》。
  [6]无名氏:《李师师外传》。
  [7]梅鼎祚:《青泥莲花记》。
  [8]邓广铭:《东京梦华录注》。
  [9]罗忼烈:《两小山斋论文集》。


季源业、季津业绘连环画:《李师师外传》(据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卷八《李师师外传》改编)
 
其他文献
临江仙·登沈门求教感赋  沈伯俊,生于1946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我国著名“三国”研究专家,曾任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播连续剧《三国演义》总顾问、中央电视台《三国的世界》首席学术顾问等。2018年3月中旬,余登门求教,获赠《诚恒斋诗草》,因感赋(4月18日,沈先生离世,敬追悼)。  银发荧屏究演义,壮心常奋通宵。为明赤壁万重涛;曹公横槊北,瑜剑恁雄豪。  晝颂武侯廉孝范
期刊
参观乌尔禾世界魔鬼城  大漠無声出弯月,殷勤来照殊方客。  秋风长啸访魔城,铁马金戈天地阔。
期刊
清迈行吟  蓝天绿野自由行,梦断桃源谁与盟?  非物喧阗说遗产,原生现代孰文明?  豪华不见见真淳,放眼山林遍绿茵。  若得幽然寻自乐,馀生愿作葛天民。  残军喪乱此生根,飘泊游离大国魂。  绝处披荆三代后,金三角畔建家园。  古风古树古山乡,无际浓荫散异香。  一抹斜阳辉夕照,湄公河上荡波光。  银光灿灿绿云中,白庙纷披佛国风。  精湛玲珑真杰构,匠心巧运胜天工。
期刊
丁酉初春吴门诸子偕游虎丘泽  徐行复闲坐,酥阳暖未骄。  山茶花灼灼,枯苇仍萧萧。  寒树无新叶,上有双鸟巢。  奇哉方午后,残月挂林梢。  近水春先至,衰柳吐柔绦。  坡岸草争发,绿意上枝高。  置身此幽境,物我同逍遥。  春风工荡涤,欣为洗寂寥。  生涯在城市,情味属荒郊。  天然无不善,造化远推敲。  胜友时相值,良辰匪易遭。  安得不咏唱,留待祛塵劳。
期刊
紧张筹备文史翰墨第五届诗书画展在蓉启幕而劳顿记言二首其一  诗书画印翰池缘,文史高吟五届联。  情寄蜀巴心力瘁,手抄拙句岂为钱。其二  传言机改角声扬,淡定筹谋夜未央。  笑领同仁皆碌碌,何求身外肆荒唐?马新林先生与杨必位先生合作创绘《春意十分》花鸟长画于蓉西惠赠四川室馆赋句以谢  泼墨芭蕉日色曛,红梅一树吐芳芬。  但寻处士孤山下,春意盎然酬十分。花城恩宁路初访三题题一·永庆坊  古貌新潮杂旧声
期刊
過五丈原  烟埋荒草不成春,落照千山数尺坟,  野哭犹闻悲蜀道,有心岂独魏将军。题仙人弈石图  野竹几竿围石枰,春风随处篆烟轻。  仙人一局无终了,西岭晴云镇日横。听 琴  风吟流水出春山,楼倚潇潇暮雨天。  弦上本来无一物,曲中花落听多年。
期刊
窗 外  窗外明人眼,能消抑郁无。  摇金丛树古,落月薄痕孤。  风细通心骨,天高入画图。  百千枝上鸟,不必出林呼。岁末感怀  白发欺人唯我否,明窗不出绿头蝇。  且看羁旅苍茫客,便效垂头瞌睡僧。  今日梅枝橫似铁,昔时栾实挂如灯。  偶来庭外须臾立,世事纷纭万古藤。勘误  2018年第5期《蜀江吟苑》作者陈仁德误排为陈明德,特此更正,并向陈仁德先
期刊
自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偕“国民政府”要员从四川成都机场乘飞机逃往台湾,到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正式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时止,海峡两岸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一直处于紧张的军事对峙状态中。其间,虽也曾有过高层间多次的秘密接触,但最为轰动一时的要算是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国民党战犯时,有10人申请去台湾而被拒绝接收的事件了。    最后特赦战犯前的海峡两岸态势     1949年底,
期刊
民俗,通常指同一地域或同一民族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生产、生活实践。我们都生活在民俗中,我国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人文精神。民俗像风,会流动变化。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曾经熟悉的民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我们渐行渐远,令人怅然而不禁怀想。  正是包括民俗在内的民间文化的多姿多彩,让我得以撰写、主编过不同内容的民间文化书籍。能够为这部作品“拾柴”,更是难得地让我兴奋并充满激情,这是因
期刊
银杏礼赞  历尽沧桑犹未老,春风得意绿旌飄。  身缠云雾迎雷电,直指苍穹不折腰。  万里晴空舞秋月,几番冰雪见高标。  鸡烹果实饶滋味,金甲飞随大路遥。北川禹羌文化会纪实会上即席口占  茫茫禹迹谁能证,自有天秤在众心。  东别为沱导江水,岷山羌塞是碑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