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症子宫切除2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间的23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病例资料。结果:23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指征均为子宫大出血。其中胎盘因素为首位,其次为宫腔感染、宫缩乏力、子宫动静脉撕裂伤。患者死亡率4.17%,围生儿死亡率21.7%。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一项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其他文献
利用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AD-RH柱)和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OD-RH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对敌草胺对映体进行了直接手性拆分研究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物防治田和化学防治田内不同发育期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化防田拟环纹豹蛛各发
为寻找高活性的烯基三唑类杀菌剂,利用1-二甲氨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1-戊烯-3-酮与取代苯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1-取代苯胺基-4,4-二甲基-2-
文章从多角度论证了教育不是产业,更不能产业化的观点;并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阐明了教育产业化的危害。
一、教法与学法的统一大学本科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最近,在同济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开展的教学效果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的教学方法能有所改进,能调动他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