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与人文素质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然途径。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可以使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加强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完成高校的教书育人目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建设 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6-02
  国家关于在颁布的关于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纲领规范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理论修养。由此可以看出人文素质培养是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也象征着时代发展的走向,积极并持续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它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然途径。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加强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现这一教育课程的途径之一就是在高等教育课程中,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通过辅导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加上必要的人文素质培养,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完成高校的教书育人目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作为高等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高校改革始末的重要因素。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在分析了自己的各种条件,评估自己的优缺点,总结优劣势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时空幻境等因素,按照自己的职业取向,制定自己的最终职业奋斗目标,并规划好实现该目标应该进行的努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可以认识自我,更加客观而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能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停滞不前,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1993年在国家颁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问题才首次被提上日程,并被广泛关注。相比较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的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起步比较晚,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因其对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所以一些问题亟需关注并解决。
  1.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程度逐年加强,但是大多数都是敷衍上级安排,只是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该课程需要教授的內容,实用性不够。而且各高校的培养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有的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有的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技能培训。须知课程的建设要灵活多变,多研究,按照学生的需要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才是真正符合我国国情需要,并能真正指导学生的好课程。
  2.优化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
  由于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所以各高校还处于一个初期探索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有很多不足。比如模式单一,有的只是指导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缺乏教育;有的重理论而轻实践;有的课时很短,无法传递课程的精髓。种种原因导致了当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不够高端,怎么通过优化完善,建立一个能够为高校公用的、符合国情需要的模版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仍是需要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3.师资建设需要极强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对于学生来说,不止是一个传业授道解惑的引导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提出建议。所以师资对于该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的大多数是辅导员和一些感兴趣的行政人事人员,缺乏专业指导,更多的是当做一份工作,不能深入研究。所以一批专业技能过关的师资力量是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中亟需的。
  三、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人文素质培养方法模式
  1.吸收中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
  想要更好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先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课程应该包括个人能力分析、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精神培养等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可以利用网络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在线提供创业就业咨询、求职技能、专业素质培养规划和社会环境认识等服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对课程的管理,比如设置为必修课,并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设立基础课和实践课,并关注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创业精神培养。
  2.规划制定统一规范的教材
  目前被应用于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教材内容不一,版本也不统一,国家没有颁布模版式的教材,所以如何在众多的教材中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比如自己学校的专业领域等,来深入研究,为了实现目标而制定相应的教材,并广泛推广到学校中。有的学校制定了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让授课老师根据自己的见解来进行课程讲授,这样的话虽然是广泛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教师和教师不同,每一个人的侧重点和理解都不一样,缺乏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所以一本能够被广泛利用、具有鲜明指导意义并被实践检验过的参考教材,亟需编写。
  3.师资队伍建设
  因为课程的独特性、专业型和综合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师也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但是目前高校中的师资队伍多为辅导员和行政人事人员,所以要大大改善师资力量。主要是鼓励和选拔老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国内外交流,汲取经验,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加强职业规划科研活动的开展等。
  4.评估反馈机制的建立
  建立合理科学的反馈机制可以衡量课程开展的有序程度,要抓要点,制定完善的评估反馈方法,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制定合适的评估时间,对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并在教学中实施开展。
  综上所述,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加强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两者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完成高校的教书育人目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桂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实现[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82-84.
  [2]杜晓莉.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37-39.
  [3]朱本赤.健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基本设想[J].出国与就业,2010,(8):43-45.
  作者简介:
  聂万隆(1979.05.14-),男,籍贯:山东省蓬莱市,工作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数学科学与技术学院,职务职称或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
  陈剑锋,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职称:讲师。
  张永峰,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职称: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在初中时期刚刚接触到的一门课程,其起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初中物理知识多数起源于一些基础理论,这些基础的理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得出某些结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也应该朝着趣味、专业的大方向发展,教师通过巧妙地在课堂上采取某些趣引策略进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的趣引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 物理
【摘要】文化事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型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剖析,发现存在着教学方式陈旧、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以实践探索为基础提出新型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即“四位一体、三要素协同、三关键协调、五大着力点”。  【关键词】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当前,美术界对传统的中国画的估价、发展、创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呈现出思想活跃,观点异殊的热烈气氛。在争论中,有“穷途末日”断裂说:有“危机感”革新说;有“古今中西”
就业指导课程是提高学生就业指导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本文结合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实务,阐述了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必要性,着
前言随着社会现代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进程,基层图书馆(本文所指“基层图书馆”为县级以下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教学、培训、研究任务越来越深入和繁重,基层图书管理及时传递和
目前,在双方当事人对调解活动中主要调解参与者相互之间使用的交际语言对于解决纠纷意义重大,本文就法庭调解语言技巧作初步探讨。 At pres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
【摘要】“工程研发中心”的校企合作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改革,真正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搭建了一个校企合作教学的平台,取得了工学结合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程研发中心 改革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C-c/2011/01/39。  【中图分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6级单独招生护理专业2个班学生115名,随机分为实验组57人和对照组5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