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上的味蕾大战三档美食真人秀模式分析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peng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相亲到唱歌,再到美食,热门节目形态在轮回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今年《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更是点燃了中国老百姓对美食节目的极大热情,顺势而出的美食节目给卫视频道节目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为热门美食节目“Master Chef”的中国版,7月29日,东方卫视《顶级厨师》高调开播。一个小时一道菜,初轮胜出者带走一条围裙,之后进入更残酷的厨艺比拼阶段。品菜之外,更能品人,故事化的处理手法不断引发话题。
  9月8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大型美食真人秀节目《中国味道》,目光投向“隐藏”于民间的厨艺高手,各位业余厨师的拿手好菜、私家绝活将在12期节目中一一展现。活动将有3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进行分组比拼,选手共分5组,每组6人,最后一期为3强争霸赛。
  在此之前的6月22日-6月26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推出了假日特别节目《厨王争霸——中法顶级厨艺大赛》。《厨王争霸》参赛的法国厨师全部来自法国“米其林”星级餐厅,中国厨师则是中国顶级酒店或餐厅的行政总厨,专业厨师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的紧急应对成为节目的最大看点。目前,《厨王争霸》第二季、第三季已经拍摄完毕,预计将于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播出。
  从全球电视市场的节目走向来看,美食节目或厨艺节目都呈几何数量增长,这类题材也很容易被国内电视人发掘出来。与以往单纯展示烹饪过程的美食服务类节目相比,今年出现的美食真人秀节目有情节、有故事,这种形式对于观众来说更加新鲜。
  美食题材正当时
  “中国烹饪,不一定专业厨师比普通人做得更好,生活水平提高后美食爱好者逐渐增多,有很多人每年一到相应季节就去各地寻找食材,品尝美味,回来后改良研发,更新菜单,他们也愿意和大家分享。所以我们一直想找一个机会,让热爱美食的普通人在电视上展示自己的厨艺,讲述自己对美食的设计。”《中国味道》制片人冷燕这样解释节目主体方案的诞生。
  选手来自不同的地方,用普通的食材表现家乡的味道,这些味道共同构成了“中国味道”。据了解,《中国味道》的制作团队来自《天天饮食》,开播于1999年的《天天饮食》以“每天一道家常菜”“名厨教做家常菜”的做法在观众中积累了不少人气,同时在专业厨师的资源占有上也具有优势。
  与《中国味道》关注民间美食、发掘草根名厨类似,东方卫视《顶级厨师》也是一场针对普通老百姓的厨艺大赛。所不同的是,前者以味道取胜,注重菜品本身,强调分享交流过程,后者则更关注参赛选手,把烹饪做成了话题,竞技味道更浓,故事化处理更多。
  东方卫视副总监、《顶级厨师》总导演陈晔向《综艺》表示,《顶级厨师》是作为东方卫视下半年的重点项目推出的,除了频道本身在资源、宣传、预算等环节大力支持外,上海外语频道(ICS)制作团队也给予支持,比如,凭借语言优势和《冲刺!中国》的外景拍摄经验,ICS主要负责与“master chef”模式方进行对接。
  如何与观众共鸣
  烹饪类节目具有筹备过程琐碎、录制时间漫长、食材保质期有限等特点,需要工作人员保持耐心。同时,与录制现场热火朝天的气氛不同,呈现在电视上的美食,观众既尝不到,也闻不到,怎样把食物拍得漂亮,让观众有欲望看下去,并产生饥饿感,对制作环节提供了更多要求。
  《顶级厨师》第一季的花费主要用于电视制作环节,比如敦煌一战一共去了150人,50多度的高温,整个运作流程不亚于一部外景电视剧的拍摄。作为模式节目,《顶级厨师》第一季在进行本土化改造时,遇到的最大难点在于中国菜与模式本身的结合。陈晔表示,模式最初的设计都是根据西餐来的,西餐做起来比较漂亮,尤其是甜点、色拉,比较适合电视表现,而中餐讲究传统、功夫,不一定适合电视表现,中餐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分红案白案,怎么一一呈现需要花功夫研究,“第一季需要测试、需要时间。前几集压力测试我们做过点豆花、九转大肠。”
  “我原以为真人秀的魅力是故事,但这次发现观众对美食节目的最大兴趣是烹饪的菜谱、过程和细节。”陈晔说,电视烹饪要找到观众的共鸣,观众需要烹饪的过程,希望知道一些做菜的小窍门,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创意菜,希望能够公布菜谱、展示详细操作步骤等等,观众的献言献策在后面的节目中都会体现。
  除了在制作环节更加用心,美食真人秀的“秀”意味着需要“在菜中带故事”,这对制作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顶级厨师》有一集选手打开神秘盒后,发现没有食材,只有一个“念”字,这个“念”可以理解成思念、想念、怀念,选手根据自己对“念”的理解现场制作菜品,进行文化解读,“但这种方法只能用一次,在电视上呈现美食文化确实非常难。”陈晔说。
  《厨王争霸》由北京大陆桥传媒集团与国际节目制作机构France Chef TV联手打造,节目起源于France Chef国际厨艺一级方程式赛事,该赛事是全球首个米其林星级厨艺赛事,此次中国站开赛之前,该赛事已完成了美国和比利时两个赛季。《厨王争霸》总制片人赵路表示,这是一档介于真人秀和纪录片之间的节目类型,在故事情节的处理上,节目组没有进行刻意设计,仅是把发生在选手身上的事记录下来,然后在后期做放大处理,这对于纪录片出身的制作团队而言,难度似乎不大。
  此次《厨王争霸》既不是单方制作,也不是引进节目,是一个联合摄制的概念——在后期剪辑时中方负责中国队,比利时方负责法国队。“法国厨师应变能力确实比较强,但几期节目拍摄下来,还是中国厨师赢的多,尤其是节目在厨师圈传开后,参赛的中国厨师水平越来越高。节目的平衡不是单期可以体现的,只能是通过巡回赛,中国厨师去法国,感受法国食材、法国厨房的各种不适应。”赵路说,今年12月,《厨王争霸》将去法国拍摄第四季,明年仍然计划以假日特别编排的方式出现。
  厨师遴选
  与歌唱类比赛不同,厨艺比拼节目在选手的招募、比赛环节耗时要更长,也更费周折。因为,要了解一个人的厨艺不是一道菜就可以,有可能参赛者仅是“一招鲜”,或者只会烧菜、不会面点,要想选拔出真正的厨艺高手,必须设计一套科学公平的参赛体系。   面向普通人的《顶级厨师》在招募时首先要求选手自带一个菜,如果味道不错则要求现场演示一下,还要做其他两三道菜,包括冷盆、热菜、点心等,第三关才是编导了解选手的基本背景、职业信息、个人故事的时候。初选标准首先是厨艺,其次是故事,对报名者的限制条件一是没有厨师证,二是不以掌勺为生的人。
  《厨王争霸》中,法方厨师全部来自法国米其林餐厅,而遴选中方厨师时首先考虑美食平面媒体的推荐,选择知名餐厅、知名厨师。选择时除了厨艺以外,还要考虑厨师的现场表现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这对厨师有些难度,因此节目的后期制作特别重要。”
  《中国味道》在选拔选手时尽管也通过网络公开募集,但第一季考虑到效率问题,主要还是通过与几大重点美食城市的平面媒体或地面频道联络,以推荐的方式确定初选名单。遴选标准是对美食有一定积累,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但不接纳现役厨师。目前选手阵容中,有白领、外交官、大学生、家庭主妇、退休工人等,都是热衷于烹制佳肴的美食达人。
  赛制特点
  与原版节目相比,中国版的《顶级厨师》对赛制进行了调整。原版基本上完全为了胜利,中国版更着重选手技能的提高,为此节目组对选手进行了大量培训,压力测试两集出现一次。陈晔表示,“有比赛就有竞争、有矛盾,但总体来说中国版是温暖的、积极的、向上的,我们不想让选手交恶,因为剪辑的关系,观众看到的都是最极致的表现,其实私底下他们都是好朋友,这是美版中没有的,美版整个就是勾心斗角,最后形同路人。”
  《中国味道》赛程分为晋级赛、淘汰赛、三强表演赛及三强争霸赛。在晋级赛阶段重点展示选手的拿手“私房菜”,其中,规定食材的比赛环节充分考验选手们就地取材、量材创新的能力;“一招必杀”环节为选手们提供一个展示各种绝技的机会。此关胜出者将进入淘汰赛,挑战名厨的拿手好菜,谁的观察更细致入微、谁的心思更细腻巧妙、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名厨招牌菜的精髓,谁就有机会登上“食神争霸”终极对决的舞台。三强选手将和顶级名厨零距离交流,在“三强表演赛”中自主选择名厨作为导师,名师高徒联手烹制菜肴,经过名师培训后,三强选手将进入终极争霸战。虽然赛程看上去竞争比较激烈,但《中国味道》的分享特质也很明显,冷燕说:“我们是纯天然、中国式、和和美美的比赛。”
  与《中国味道》不同,“厨王”的厨房似乎不那么“和和美美”。4个小时6道菜,三轮比赛定结果,在食材有限、时间有限,甚至缺盐少糖的情况下,中法两国大厨如何抢食材、创菜谱,厨师之间如何分工配合、面对各种突发状况时如何应对等,成为《厨王争霸》的最大看点。
  已经播出的第一季节目中,法国人在中国的厨房用中国食材做法餐,有些食材法国大厨见都没见过,厨具也要临时改换,没有搅拌机擀面杖上,所有鲜美的味道都要“砸”出来,这些都给节目增添了很多趣味。期间也有互助的场景,由于比赛场地设在同一个厨房,中法大厨都目睹了对手的烹饪过程,遇到紧急状况双方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还友好互助一下,让节目在紧张刺激之余有了一股温暖的人情味儿。不同文化、不同饮食背景之下,通过同场竞技实现文化交流也是《厨王争霸》的节目初衷。赵路表示,已经拍摄完成的《厨王争霸》第二季会有一个米其林二星级厨师出现,还有一场参赛双方全部由三个主厨组团,“梦之队”的较量更具看点。
  美食真人秀的市场空间
  《顶级厨师》《厨王争霸》的冠名商都是九阳沸腾压力煲。对于电视台的广告经营而言,《顶级厨师》前几集的平均收视率约0.6%,全国同时段排名在前五之后,由于硬广主要以收视数据作为评判指数,《顶级厨师》前期的广告经营差强人意,不过现在“一集比一集多”。《厨王争霸》制作方大陆桥有自己的广告公司,此次经营除硬广以外的其他所有广告,受惠于之前的广告积累,“目前经营状况还算可以”。
  陈晔表示,澳洲版、美国版《顶级厨师》也是第一季收视一般,真正大火是到第二季以后,节目里面团队赛、压力赛,名目繁多,这个模式中国观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而相对收视率数据,模式方更加注重节目的品质感,“他们现在对我们制作水平的评价是非常接近美版、澳版,这两个版本也是最好的,第一季模式方看重模式的完整呈现,明年第二季我们会增加中餐的内容,在珍贵食材的选择上也会更谨慎,相信明年的观众数量会更多。”
  其实,与“以点论价”的硬广投放相比,美食类节目拥有更广阔的广告植入空间,比如“避无可避”的厨具、餐具,食材的配备,比赛场地的选择,投资性合约和创业基金的提供等等。广告之外的其他衍生产品收益也指日可待,比如“Master Chef”就不仅有电视的版权,还有衍生品开发的版权,后续会出版菜谱、代言等。为此,东方卫视也成立了专门的部门做衍生产品,为未来的产业经营做储备。
其他文献
第64届美国艾美将于当地时间9月23周日晚揭晓,美国广播公司(ABC)将对颁奖典礼做全程直播,在美剧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之下,各大奖项提名者备受关注。从较早前公布的提名名单上判断,虽然《广告狂人》和《摩登家庭》等老剧在提名总数上依旧表现强势,但今年的艾美奖还是出现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面孔。  喜剧类  最佳剧集  新  《副总统》(Veep)  《衰姐们》(Girls)  老  《生活大爆炸》(T
期刊
当前,国内电影产量惊人,但很多影片由于项目启动前缺乏科学研判和论证,拍摄完成后难以赢得观众。为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电影立项的科学性和市场针对性,促进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 8月27日,《综艺报》和北京市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在京举办“综艺·电影创投论证会”,邀请来自投资、制片、发行、放映等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所选电影项目进行多方论证。  参与本次论证的四个电影项目均属北京亿商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期刊
狮门(Lionsgate)公司的小成本恐怖片《恶灵入侵》(Possession)上周末顺利登顶北美票房榜,成绩为1770万美元。前三部《蜘蛛侠》导演山姆·雷米(Sam Raimi)监制的这部新作故事,设定很接近该类型经典《驱魔人》。《恶灵入侵》上周末在2816家影院放映3天,平均每块银幕进账了6294美元。  上周正值美国劳动节假期,北美影市继续走低,大盘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左右。虽然首映
期刊
BIRTV2012以“品格媒体品质生活”为主题,吸引了中外参展商近500家,多角度展示了高清、3D、三网融合、全媒体、云计算、NGB、CMMB等最新技术及设备  互联网、社交网站、云计算、3G移动视频等新技术正在冲击着广电行业传统的运营模式,在广电战略性转型的背景之下,8月22-25日,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的第21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12)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
期刊
此前,影片导演兼编剧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和出品方环球影业,都未承认影片和基督教科学会有直接关系,基督教科学会也不置可否。但影片中的不少线索直指这个在美国影响力巨大的组织:比如主演菲利普·西摩·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的造型和身份设置就和科学会创始人L·罗恩·哈伯德非常相似,男主角妻子的名字甚至直接用了L·罗恩·哈伯德妻子的名
期刊
随着“双侠”(《超凡蜘蛛侠》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以下简称《蜘蛛侠》和《蝙蝠侠》)《普罗米修斯》和《敢死队2》的“组团上映”,今年暑期档告一段落。就在8月15日,今年国内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元,破百速度比去年整整提前了两个月,但纵观暑期档全程,整个市场有点“不太热”——除了6月底《画皮Ⅱ》出乎意料地高开,以及4部进口大片合力强势收尾之外,整个暑期影市并没有太多亮点。  相较于去年暑期由《功夫熊猫
期刊
瞥一眼网上的收视数据,心生一惊:电视难道走进“微雕时代”?因为现在的收视率已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有如在米粒或头发丝上玩雕刻。  扫一眼杂志上的大标题,触目惊心:中国电视已经进入“大片时代”——业内人士宣称电视综艺节目的竞争,已经到了大片竞争的时代。想到上面那组数据,不禁释然,节目越是竞争惨烈,数据越是细致入微。  “大片”究竟是多大?电视机前的观众可能未必有太多切身感受。以《中国好声音》为例,引
期刊
调整最低票价政策,让最低票价回到合理的层级,是拉动影院经营,拉动市场,培育更多观众的必要手段。  目前电影发行方给院线和影院定出的最低票价(任何影院的出售票价不得低于该票价)常常让二三线市场的影院无法开展灵活的营销工作,比如团体票、会员、打折票促销等。而在一线城市,35元的最低票价也让很多钱包不够鼓的观众望影院而兴叹。  竞争力较强的影院,其标准票价(影院自行定制的票价)会定得较高,而且往往高出发
期刊
通过电影看李玉  从2007年的《苹果》风波,到2011年《观音山》在东京电影节载誉而归,四年间,李玉经历了导演生涯中颇富戏剧化的一段旅程。  李玉偏爱在灰色地带探索,她希望自己的电影不是“抚摸”观众,而是“打到”观众,能让观众有强烈的反应。  将于今年国庆档上映的《二次曝光》,是《观音山》之后“李玉+范冰冰”组合的第三次亮相。  老搭档方励评价:李玉导演生涯的每一步都经过“精心部署”:小制作《红
期刊
创新文化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次点燃。ITV已经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怪物。  距离那个成功的大型娱乐节目样式问世,已经两年了。“那个”节目就是“The Voice”(好声音)。 我的问题是,下一个可能成功的节目样式将来自哪里?谁会拥有它的版权?  研发新的节目样式并且出售版权,在如今是门好生意。今年BBC就支付了2200万英镑购买“好声音”的版权,虽然它并没有为BBC带来丰厚回报。  若论传播影响力,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