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622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后进生的主要特征
  
  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内容发生变化,思维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吃力。
  2.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从来不再去看课本,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要记的知识没有记住。这些学生在小学里,数学成绩都不错,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死读书”学生什么都记,连课本上例题都记,这类学生初一成绩还可以,但到了初二就不行了。
  3.兴趣转移。由于上述两点的影响,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经不起心理的挫折,再加之部分教师教育思想欠佳,常埋怨学生不努力,又没有很好注意批评方式,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出现兴趣转移。
  
  二、对症下药、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数学后进生成绩
  
  针对数学后进生存在的问题,采取如下对策:
  1.设法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学生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教师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就会使师生情感破裂,产生隔阂,他就会讨厌你,远离你,这样要学生学好你的课是不可能的。当然,教师对学生也应严格要求,要学生认识到,搞好学习必须靠师生共同努力。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2.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一是激发兴趣,创设情镜,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后进生往往有一个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小会,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课后东抄西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弱点,不是压制“交头接耳、不让说”,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说,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的讲授,或作为各种能力训练之先导,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既是演员、导演,又是观众,有时还是评论家,乐在其中。二是铺设台阶,引导探索,让学生享受攀登之乐。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首先建立起使每个学生在解题中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条件,即给他们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出来的问题。然后预先告诉学生,将要给他们一些难题,而实际上还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题,事后,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从成功中得到了喜悦,从而产生了再想解题的愿望后,教师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有时可给适当铺垫,使大部分同学再次成功,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会起到极好的作用。三是抓好测试,善于训练,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考试成绩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较深,为此,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改革。训练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A组独立练,B组指导练,C组讨论练,D组扶着练,并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测试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考试命题时,试题分层次提出考试目标,设立做题,选做题,拔尖题等几个层次,在题目序号前用符号标记,必做题按最低要求命题,一般不超出现行教材中“练习”的要求,面向中等水平学生。必做题形成一份完整试卷,满粉100分,其他层次另定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
  3.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后进生一般不愿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等着老师“喂”。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开展了“四环一步”(预习--上课--整理--作业)的学习法讲座,让他们学会怎样预习、怎样上课、怎样整理知识、怎样做作业,知道只有忠实完成这四个环节中的每一环节,才能跃过章、段这一大步,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只有当学生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主动权,才能使思维活动更加持久,更加深入,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并学好数学。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转化后进生。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手段现代化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也为后进生转化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应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后进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后进生学与教师教的依附关系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创设问题情景,加强思维训练,并积极探索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笔者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发现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增减能力的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果。    一、挖掘课本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高中数
期刊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既应做到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强,保证教学质量;又应克服贪多求全的心理,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彻底挣脱“题海”的束缚。本文就高中数学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结合本人多年在高中数学教学、教研实践中如何实现“高效低负”的体会,认为教学活动中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构想教法,分步实现目标    学生学习数学,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或证明等,通过教师讲
期刊
一、目前的师生关系    当今的师生关系仍然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大体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师生之间的关系疏散  当今学校组织中,一位语文教师担任一个班甚至好几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班的人数大都在60以上。教育形态日益趋向科学化与企业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媒介的广泛应用,远程教学的日益发展,为师生关系趋向疏散提供了可能性。语
期刊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供试验用),是在继承以往编写体育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吸收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时代发展和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编写的。  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是,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根据体育增强学生体系、增进学生健康的学科特点,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传授提高体育知
期刊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我作了点儿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认为思想政治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克服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不利教学的局面?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认为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探究新方法,从而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三、练是关键,练说练写。四、重视作文讲评,作文批改、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
期刊
内容摘要:由于体育课教学的特殊性,课堂经常受到突如其来的外界的干扰,有的学校长期存在几个班同时上体育课的现象,特别是受到场地小、器材少、班级多等客观限制的情况下,相互影响和干扰的现象就更为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经常表现出不集中注意力分散的现象等等。若不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上来,对课堂教学特别是动作技能教学效果,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通过研究探索,发现
期刊
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以《失街亭》为例,马谡自以为是、纸上谈兵,导致街亭失守,可谓是“街亭失,大势去。”那么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何在呢?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就可找到以下信息:马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