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历史记忆能力策略浅析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纷繁庞杂,史实浩如烟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念纵横交错,学生往往感到难记。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呢?我认为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增强记忆效果,设法增强大脑对事物识记的痕迹的保存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我作了点儿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在讲中国古代文化内容时,可按数学、农学、地理学、书法、绘画、雕刻、科技著作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有关孙中山的内容时,可把他一生的革命活动整理为: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之后又领导了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这样就容易加深学生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认识。
  三、歌诀记忆法
  历史年代、历史朝代、政权名称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王等,用一般方法学生也难记住,有的则可编成歌诀的形式以加快记忆。如:记战国七雄各国的方位可编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四、趣味记忆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知识感兴趣,注意力就能集中,集中就能提高教学水平;另:有趣味的知识学生印象较深刻,记得也牢。因此,可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时联系教材内容,采用讲述历史故事,引用诗词对联,编成谜语或用谐音等方法,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来提高记忆效果。如讲《红军不怕远征难》时,可先播放电视连续剧《长征》的片断或播放主题歌《十送红军》,或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然后问学生:你知道红军为什么会长征吗?长征中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用这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如讲赤壁之战时,朗诵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诗篇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做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五、规律记忆法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性。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能为预示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借鉴,能帮助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例如,无论上中国史还是世界史的内容,首先我都要求学生重视其目录,明确课本内容中的社会发展规律。另外,重大历史事件,我们都可以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规律。如: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根源无非是腐朽的封建政权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六、理解记忆法
  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中,要使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这不仅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克服死记硬背的弊端。
  七、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 ,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然后对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忆,对相同的内容联合记忆;或将容易混淆的部分列出来进行对比记忆。通过对比搞清不同问题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这样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例如通过设计表格将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进行类比,引导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原因、导火线、标志、性质、重要的战役、战争的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认识到美国独立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而内战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奴隶制,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八、重复记忆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后面的问题及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史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多渠道记忆法
  该方法是指利用多种感官通道进行合作记忆。实践告诉我们,学习时若只有一种感官器官单通道地记忆,效果远不如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记得好。有人做过统计: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15﹪,而若把二者结合起来能记住65﹪。所以学习时除了眼看、耳听、脑子想外,还应动口、动手,以增强记忆效果。
  总之,帮助学生记忆的方法很多,教学时应该灵活运用,决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以最便捷的方法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面对目前日益流行,并逐渐影响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家教风,笔者就该方面的问题对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部分家长和教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小学生请家教的利与弊,笔者认为请或不请家教,以及请哪方面的家教,必须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家庭条件和小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来决定。  关键词:家教 小学生 老师    Abstract:Faced with tu
期刊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实施,首先要注重历史基本史实的传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补充展示新资料,拓展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理解问题的素材,建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石;第三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新课标 历史 能力    今年河北省开始在全省推行新课程改革,作为在全国范围内较晚推行新课改的地区,如何进行教学,是许多教师的疑问。总结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教训,我
期刊
作文难,难作文。这已是农村老师和学生的普遍共识。作文课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学生面对题目,咬笔抓腮,愁眉苦脸,无从下笔;或者时续时断,写写停停,最后勉强写出一篇,要么是干瘪乏味,胡乱拼凑,要么是拉锯式的疙疙瘩瘩,语不成句,难以成文。作文教学也就成了一件令人头疼又费尽心思的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内容,作文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没有词汇,万丈高楼又从何 而起。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米菜
期刊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
期刊
一年一度的我校传统体育项目——“冬季长跑活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我校于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在全校中开展主题为“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的冬季长跑活动,成绩显著。受到广大师生,以及社会的好评。为了更好地继续开展好今年的冬季长跑活动,我们初中体育组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探究。    一、利用冬季长跑活动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08年教育部将在全国开展
期刊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持之以恒地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创设问题情景,加强思维训练,并积极探索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笔者在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发现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增减能力的关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果。    一、挖掘课本隐含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高中数
期刊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既应做到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强,保证教学质量;又应克服贪多求全的心理,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彻底挣脱“题海”的束缚。本文就高中数学教材和大纲的要求,结合本人多年在高中数学教学、教研实践中如何实现“高效低负”的体会,认为教学活动中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心构想教法,分步实现目标    学生学习数学,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或证明等,通过教师讲
期刊
一、目前的师生关系    当今的师生关系仍然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大体上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师生之间的关系疏散  当今学校组织中,一位语文教师担任一个班甚至好几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班的人数大都在60以上。教育形态日益趋向科学化与企业化,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媒介的广泛应用,远程教学的日益发展,为师生关系趋向疏散提供了可能性。语
期刊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体育》(供试验用),是在继承以往编写体育教材经验的基础上,吸收近十几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时代发展和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编写的。  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是,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根据体育增强学生体系、增进学生健康的学科特点,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传授提高体育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