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作品创作谈艺术与生活的边界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t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基于生活的,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感悟。以不同形式来表达.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可能是最平凡生活的真实再现,只要顺应自己的真实情感,达到自己所认为的那个“清新脱俗”就可以了。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和一直在鼓励的“思想解放”,于是艺术也便在各个层面都变得更加广泛.。只要有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思维方式,那么,生活还是生活,艺术还是艺术,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
  【关键词】艺术;边界;生活,表达形式
  艺术的边界这个问题,最主要的也就是说艺术与生活有没有界限。这可能就是争论的主要焦点。我认为,能够被称之为“艺术”的作品,必定是有情感的投入。对一个事物本质的不了解,造就了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盲目而已。那么,界定艺术的边界就在于个人(包括作者和观者)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思维方式。
  尼采认为,生活与艺术是两回事。他的作品就夹杂了夸张和神经质式的自我陶醉。悲观主义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所缺乏的,会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来补偿。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的人,往往是现实中的悲观主义者,在艺术的精神慰藉中渡过生活上的难关。
  不过,现当代艺术并没有严格的维持生活与艺术的边界。如果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现当代艺术是从一个相反的方向把生活提升为艺术,使得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模糊,让梦幻逼真,也会让真变得虚幻。
  艺术作为精神文化领域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当今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生活中,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生活与科技的结合,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形式、观点和方法。生活作为艺术氛围产生的平台和催化剂,直接制约着艺术家和观者对艺术作品解读或感受到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和欣赏与艺术的发展趋势产生很大的影响。从中世纪罗马式哥特式大教堂到悉尼歌剧院、北京中央电视大楼;从早期基督教美术到立体主义主将P?毕加索的《弹曼多林的少女》、林风眠的《仕女》 ;从古典主义音乐到现在的R&B、摇滚、电子音乐等等;在不同时代背景的生活、不同地域的生活所产生的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生活对这些艺术家以及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而产生的重要影响。
  例如,塞尚把一个现成的工业制品小便池,拿来当做自己的艺术作品参加展览。有人会质疑,小便池是一个现成工业制品,怎么就能被拿来当做艺术品呢?“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我想,小便池虽然是现成的工业制品,但恰恰是这种形式,符合了杜尚情感投入需要的一个介质,此时它是作为情感表达的一个介质。如果再想刨根问底的话,那么画画是什么?我可以这么解释:画画就是一堆矿物质颜料的自由组合或者有序列的组,或许有时候也不必这么的较真,也不必对艺术的形式这么计较,艺术是对生活的感悟,它是感性的,是随遇而安的。艺术对于生活的渗透、交融,艺术家希望自己的生活也成为艺术行为的一部分这种意向由来已久。塞尚、高更、凡高等艺术家们非同平常的艺术生涯,也可以是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成分。
  在几年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主办了他的观念艺术展“错构·转念 穿越杜尚”。艺术的边界引出了这个理论问题,众多艺术家、批评家、艺术爱好者,齐聚一堂来进行探。.潘公凯把生活的形态分成“常态”和“非常态”。其中,.非常态中主动地、自觉地、有意为之的称之为艺术作品,是不是艺术品,它有一个必要的条件,这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形式的错构和构思意义的孤离。他在《论西方现代艺术边界》的文章中的结论是这样的:在几千年来一直到当时九十年代初,艺术始终没有成为艺术,在西方历史上有两条平行流淌的河流,一条一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的人类,另一条是人类企图摆脱生活常态,寻求精神自由和超越的历史;就像人类需要宗教一样,人类要艺术是源自于人类自我超越的愿望,精神需要升华。 因而,对于艺术的形式语言,不用刻意追求,只须纯任自然,凭感觉去做,形式也就在其中了。现代艺术家对于形式节奏的关注,多半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可能就是一种新的美学规范吧。大多数现代艺术家对意义是重视的。不仅重视意义,而且重视意义传达的策略,包括专门研究意义的错漏、意义的误解、意义的暗示、意义的多重性、以及无意义的意义、反意义的意义等等。因而在现代艺术中作品的意义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十分专业化、学术化的课题了。
  在由“美国艺术”国际化而来的“当代艺术”,“日常性”是其最首要最根本的特征:任何意识都是艺术品,任何人都是艺术家。“生活即艺术”是美国人用来反艺术反古典艺术的根本法宝。波普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概念艺术等都是美国打着生活就是艺术的旗号发展起来的。杜尚最早开创了“日常的神话”,而美国波普艺术借此又将“日常的神话”确立为“当代艺术”的主流,但是这些都是美国借此奴化人们的手段。
  艺术作品作为思维和意识的产物,它带有鲜明的个体特征,换言之,艺术作品是一场非常私人化的情感体验,比真真正正存在的实物更难与他人分享。通过作品,创作者向观者敞开那扇门,将脑海中的艺术形象具体化、形象化和现实化。那些传达出的故事,无所谓真实或者虚幻,他们都是同一思维领域中想到叙述和表达的部分。
  艺术创作者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许多灵感也是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情感,艺术品中的元素和相互关系是内心世界的映照和释放。艺术品中的情境或事件都是用来满足艺术创作者的某种野心或者欲望,包括性欲、情欲,权利欲等等。当人们的注意力不再诉诸对周遭环境的刺激反应,而是转向对内在欲望的处理,意识的其中一种响应机制是白日梦化的作品。
  艺术作品可以理解成创作者的白日梦,对观者而言,观看他人编织的白日梦是有距离感的。例如,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在家庭生活中没有社交场所的禁忌等等,这些共性中的问题,一定不乏对情感共鸣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照自己内心的反思;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白日梦将不只是一场空梦,那扇门的背后常常是通往内心更广阔联结的存在,藏着我们未曾好好发掘的内在资源。弗洛伊德认为,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梦是梦者愿望的表达,这经过或许是曲折的,间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梦中的情景仿佛一幕现代派风格的荒诞剧或者一个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有一个梦,无论功成名就还是刚刚起步,都在为“梦”努力着、奔跑着、微笑着、想象着。
  现在,大的城市集中各种社会文化艺术资源,但是这种“艺术文化”有它生成的起因和存在的经济价值,但是真正的生活化,平民化的艺术活动还是非常少的,也很难开展;在小城市或者乡村有着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但在经济发展的裹挟下,更多的是在单一化模式下发展经济,并没有考虑到经济需求和文化的配置,更别提艺术的促成和推广。“美丽比比皆是,应待之如上宾”是歌德的名言,换而言之,无论世界如何变化,艺术本质都是多数与少数共生,美丽与怪诞同在,我们必须承认艺术的这种本质,让艺术的任何价值体系找到依存的基本支点。
  我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是基于生活的,来源于生活,对生活的感悟。艺术是一种风格,一种理念,一种对生活和自我的认知与表达。以不同形式来表达.艺术作品的创作有可能是最平凡生活的真实再现,只要顺应自己的真实情感,达到自己所认为的那个“清新脱俗”就可以了。由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于是艺术也便在各个层面都变得更加广泛.。只要有个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思维方式,那么,生活还是生活,艺术还是艺术,艺术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 著,范景中、杨成凯 译.艺术的故事[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温迪·贝克特·嬷嬷 著,绘画的故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9
  [3]河清 著,艺术的阴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法)丹纳 著,傅雷 译,艺术哲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5] 叶朗 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室装修要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轻装修、重装饰”已被大众所接受,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已经成为家装理念并被普通大众所接受。普通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家装的品味、内涵、情趣逐渐变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居室装修过程中,省钱省事,同时又能自己动手设计、布置的方式日益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喜爱。因此,居室软装饰的设计迎合了人们的口味,受到了大家的广泛青睐,对其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际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一批文化类原创节目登陆我国各大卫视,纵观这些成功的文化类节目,《中华好诗词》可谓文化类现象级栏目的代表本文从栏目策划要素的方面分析它取得这样优异成绩的原因。  【关键词】文化类节目;诗词的力量;《中华好诗词》;成功要素;节目不足  前言  近些年,一批由国外引进版权的大投入、大制作的栏目抢占各大卫视的每周黄金时段。例如《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
期刊
【摘 要】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在所有艺术以及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以往的艺术历史中就已经存在,并且属于一种匿名存在的关系。在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率首先开始了变革,逐渐进入了将消费作为重要特征的一种消费社会。艺术以及商业之间进行的互动不仅仅只是为了彰显存在的事实,同时也逐渐开启了理解各种艺术的另一种全新的领域。本文主要研究探讨的就是艺术以及商业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艺术;商业;互动
期刊
随着人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群众的需求也从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向文化的需求,舞蹈艺术作为高雅艺术的代表,也逐步走进了百姓的生活,社区舞蹈活动本身具有的方便性、健身性、快捷性、娱乐性、交流型的特点等多种特征,使其日益成为社区文化间神社的重要载体,在全国得到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参与各类群众性舞蹈锻炼的群体高达1亿人,笔者作为文化馆的管理人员,认为要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加强引导和组织。  一
期刊
【摘 要】李斯不但是一位文学学家,为小篆的创立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个名副其实的大书法家,他写的字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蒙恬笔经》说:“斯善书,自赵高以下,咸见服焉。刻诸名山、碑、玺、铜人,并斯之笔。”李斯的小篆艺术仍是以曲为美,行笔自然舒展,飘逸飞动。那些优美多姿的曲线,或如“景山星云”、“鹤望鹏逝”,或如“江海淼漫”、“游鱼得水”,充满了律动。  【关键词】李斯;书法家;小篆  李斯(约公元前28
期刊
一、“厦门讲古”发展及保护现状  “厦门讲古”由来已久,在清道光年间的《厦门志》中就有记载,它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最具地方特色的方言口传文学,在厦门、泉州、漳州等闽南地区及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大受民众欢迎,在清末民初“厦门讲古”的鼎盛时期,单是岛内就有讲古场五十多处,后来由于受战争、文革破“四旧”等因素的影响,“厦门讲古”几起几落,但仍一直流传于民间并未消亡。改革开放以后
期刊
【摘 要】当下正在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或者是立足与乡村的艺术实践,在方法和目的上都或多少是在意识形态的薄弱环节,追求再造乌托邦。而抛弃了对社会现实的总体批判,在空间上重新定义现实,才能够为不同方式的行动的介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揣想什么样的现实情境都必须重视差异、偶然性和多样性这一基本起点。本文试图从米歇尔·福柯所提出的异托邦(heterotopias)的概念入手,谈到在艺术实践中与以往并不真实的
期刊
一、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障碍的主观因素  1.中医理论的神秘性。解读一种文化,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理论,然后才能够更较深入的认知。比如文学,字,词,句,表达手法等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而中医理论的构成有些是神秘的,我们看不见的,不可理解的。例如中医的基本理论“精气学说”。中医认为精和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精气运行全身,濡养脏腑,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那么精和气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它是不可见的,所以中医的
期刊
杭州城外,钱塘江口,潮信阵阵而至,巨浪拍击在江边的礁石上,声势甚是宏大,不负“天下第一潮”的盛名。一名年纪约摸十七八岁的少年坐在一块巨硕的礁石上,眼望着潮水,怔怔地发呆。少年名叫欧阳清,祖上本是开封人氏,父亲是布商,无奈北宋军力不振,致辽国入侵,举家南迁的欧阳家又恰巧碰上了战败流窜,目无法纪的小股宋军,结果乱兵看上了欧阳家的丰厚身家,非但洗劫了一并金银细软,还杀害了欧阳家男女老少,主仆俾侍凡四十余
期刊
【摘 要】海明威作为美国“迷惘的一代”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他是现代荒原上的斗士,他的许多作品被后人广泛研究和流传,他的战争小说在悲剧美学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他的主要战争题材作品包括《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其中,《永别了,武器》这部战争题材的小说中通过爱情与战争的描写,借助一些自然环境对气氛进行烘托,展现了一种因为战争导致的家园破败,亲人无觅的悲剧美感,战争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