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打造高效生物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巧用多媒体创高效生物课堂的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多媒体 高效课堂
  
  多媒体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实现教学中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同步输出,为教学提供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同时它也使教学过程具有交互性,使抽象而枯燥的生物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有趣。因而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不仅能充分表现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深入浅出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相比于传统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因而在实现高效生物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的真实和大容量会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当今的发展热点,进而产生对生物科学的极大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如处于积极状态之中,学习效果就会增强,反之,学习效果就会削弱。我们的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具有强烈的追求新、奇、趣、美、乐的心理特点,而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多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创设出的情境,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使学生动情入境,有利于激发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渴望探究的动机。
  案例1:《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在导入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工厂忙碌的生产车间,同时配以背景音乐来烘托忙碌的气氛,在学生进入情境以后,投影幕上缓慢出现一行文字:“如果把细胞比喻为一个工厂的话,那么细胞中哪些部分相当于忙碌的车间呢?它们在细胞中又担当者怎样重要的作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微观的世界共同探讨吧。”
  二、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
  生物学科中很多的知识点都比较抽象,学生受年龄及认知水平的制约,对这些抽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弱,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些变化过程尽量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运用多媒体是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将微观的内容直观化,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对微观和抽象的知识有更好的认识,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在学生头脑中建构理论模型和知识结构,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2:对于高中选修《基因工程》,学生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从目的基因的提取开始,给学生演示限制性内切酶如何识别核苷酸序列,将磷酸二酯键和氢键断开,DNA连接酶又怎样连接磷酸二酯键进行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借助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目的基因是如何导入到受体细胞中的,随受体细胞的分裂目的基因进行扩增,最后实现目的基因的表达。
  三、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更大的时空,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多媒体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一)变讲授为主动构建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使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
  案例3:苏教版必修2《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作用》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动画有序地进行演示。在观看前设问:“植物在受精之前有哪些生理活动和生物现象?”放映时,学生将会看到植物先要传粉,花粉在柱头上受刺激而萌发,萌发的花粉开始在花柱上“钻孔”,形成花粉管,穿过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此刻,我们停止放映,要学生举手回答刚才看到的生物现象和生理过程,回答完后,让学生设想花粉将进入哪里,进入后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再开始放映动画,学生边看边对照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从而初步了解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双受精。此后,教师再结合花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讨论受精完成后雌蕊中的子房壁、胚珠将发育为果实的哪些部位?其中种子的种皮、胚、胚乳各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
  (二)变分析实验为探究实验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使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
  案例4:在《生长素》教学中教师课前先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大量有关植物生长素的素材,然后将素材按学生的认知特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沿着生长素发现的思考线索设有一些图片、动画(演示生长素发现的实验)、植物的向性运动的视频等内容。在教学中先播放花儿向着太阳生长的视频,观看后提出思考问题:什么样的光线能引起植物朝向光的方向生长?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并设计实验证明结论。接下来教师逐一提出以下问题:
  (1)接受光刺激的是哪个部位?
  (2)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实质是什么呢?
  (3)为什么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会影响其他部位的生长?
  (4)为什么单侧光的照射能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
  (5)尖端所产生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
  每个问题都让学生先思考,之后教师再提出实验方案让学生思考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等,在这里,实验方案则采用多媒体手段,链接动画,让学生觉得参与到实验中去了。最后教师再以图片讲解为什么单侧光的照射能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学生就可以在思考中获得答案。
  虽然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较先进,但并非万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多媒体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缺陷,不能片面追求多媒体,更不能用它代替其他媒体、实验和备课。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全面权衡,根据不同课的内容恰当选用,力争用最恰当的媒体进行最优化的组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的灌输,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与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物理教学当做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自学能力的重要阵地,通过教学实践经验的不断探索总结出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理性思维 自主学习    初中物理学习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开端,是一种入门式的学习,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的体验。要让学生获得这种情绪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方法    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杨振宁先生在谈到物理教学时指出:“很多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以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
摘 要: 随着多媒体技术逐渐引入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运用,可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学的密度和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就能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多媒体 化学教学 教学模式 有效整合 
为研究辛夷再造烟叶对卷烟烟气成分的影响,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先用吸烟机捕集卷烟烟气,收集主流烟气的总粒相物,再用超声波萃取方法对收集烟气粒相物的剑桥滤片进行萃取,分析
前不久,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公布了2008年上海报业市场统计数据。上海市共有报纸100种,品种同比减少1种,其中1种休刊,实际出版99种。总印数172565.88万份,同比增加2194.64万份,
摘 要: 作者依据硫酸的性质,再加以实例分析,让学生真正知道在这一节自己学了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学会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词: 浓硫酸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授课设计    一、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的含硫物质有硫化氢、硫、二氧化硫;其中他们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0价、 4价;而我们知道,硫的常见化合价分别为0价、-2价、 4价、 6价,既然我们已经学习硫的其他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理念,把创新教学融入到化学教学活动中,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化学教学活动的素质目标。作者结合自身的一些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措施,希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创新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现如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课改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整个课程改革的核心内
最近,一则新闻引发了#爱马仕口红#微博话题大讨论:从3月4日起,爱马仕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部分专卖店和零售店陆续推出了爱马仕口红,中国市场预计于2021年上市.尽管还未正
期刊
目的:本研究旨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把中医指标,例如中医舌象、脉诊和发病节气等,与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的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进行建模,初步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糖尿病并
学习是一种能动的过程。实验探究式教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而不是被动接受,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动手,充分讨论,提高自我,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也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主体探究能力,已成为当前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探究式教法作为一种现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