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元好问800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忻州举行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jia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八月中旬,在元好问八百周年诞辰之际,在他的故乡山西忻州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并召开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近百人,日本学者小栗英一和美国学者魏世法教授也欣然参加。
其他文献
原序 《谈艺录》一卷,虽赏析之作,而实忧患之书也[一]。始属稿湘西,甫就其半。养疴返沪,行箧以随[二]。人事丛脞,未遑附益[三]。既而海水群飞,淞滨鱼烂[四]。予侍亲率眷,兵罅偷生。如危幕之燕巢,同枯槐之蚁聚[五]。忧天将压,避地无之,虽欲出门西向笑而不敢也[六]。销愁舒愤,述往思来[七]。托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八]。以匡鼎之说诗解颐[九]。为赵岐之乱思系志[一○]。掎摭利病,积累遂多[一一]。濡墨已干,杀青鲜计[一二]。苟六义之未亡,或六丁所勿取[一三];麓藏阁置,以待贞元[一四]。时日曷丧,清河可俟
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等八单位联合举办的"文学史观与文学史"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十五日至二十四日在桂林召开。来自国内数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社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教师、编辑出席了这个会议。
"云雨"一词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男女欢爱的隐语。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云雨"一直被作为男女交欢的讽咏之物。但是,对于"云雨"与性爱的关系问题,千百年来人们却很少探求。解放前,闻一多先生在《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见《神话与诗》一书,下引闻论均据此,不另注)一文中提到过"云与水也是性的象征"。但他没有进一步的指出其原因。我认为"云雨"一词来源于一种古老的风俗。本文想就此进行探讨,并力图从神话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揭示这个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秘密。
段洪波1980年生,河北沧州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现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兼任河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河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教育部选派中外合作办学评议专家,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教育部脱贫与乡村振兴专家、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河北省理论人才五十人工程人才,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第二十届"河北青年五四奖章"、河北省精准扶贫"优秀驻村工作队员"称号.入选"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高端人才支持计划、河北省优秀归国人员支持计
魏征在《隋书·经籍志·集部序》中曾给梁代宫体诗下过一个较为完备和准确的定义:“简文帝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这个定义既指出了宫体诗的形式特点,又概括出了它的内容特征,我价从中可以得知:所谓宫体诗指的就是梁代那些用纤巧艳丽的词句去描写女性和闺情的诗歌。
在南宋的时候,北方的金,占有半壁河山,南北对峙了107年。翁方纲说"当日程学盛于南,苏学盛于北"(《石洲诗话》卷五),南北文化思想与宗尚已有所歧异。元遗山生活在金末元初,相当于南宋后期,正处于一个诗文代变的时代。尤其是当以江西诗派为代表的一些诗人把宋诗推向一条狭隘的路上的时候,这个问题更为突出。严羽的激烈批评,四灵诗、江湖派的创作实践,都是欲寻求一条出路的探索,只可惜並无显著的成就。北方的金源,摆脱江西诗派的羁绊的努力很早,並形成贞佑南渡以后的风气。
《新发展格局——怎么看怎么办》,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等12位著名经济学家合著.该书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如何理解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如何推进开放的双循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如何支持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等问题,论述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与理论构架,阐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
前人论元好问诗风者甚多,如郝经《遗山先生墓铭》云:"巧缛而不见釜凿,新丽而绝去浮靡,造微而神采粲发……挟幽、并之气,高视一世。"这几句话,可称得上是对元好问诗风的最好概括。所谓"巧缛而不见斧凿",是就其清美圆熟而言:"新丽而绝去浮靡",是就其高华雄浑而言:"造微而神采粲发",是就其出奇入化而言:"挟幽、并之气",是就其慷慨豪迈而言。《金史·文艺传》谓元好问诗风"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论即本此。
由山西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姚奠中教授主持的《元好问全集》搜集整理工作于去年完成,在纪念元好问诞辰八百周年之际正式出版。
元好问65岁时在《答聪上人书》中说"仆自贞佑甲戌南渡河时,犬马之齿二十有五,遂登杨、赵之门",与著名诗人辛敬之、雷希颜等相交,"痛自鞭策,以攀逸驾。……进而学古诗,一言半辞传在人口,遂以为专门之业,今四十年矣。见之之多,积之之久,挥毫落笔,自铸伟词,以惊动海内则未能,至于量体裁、审音节、权利病、证真赝,考古今诗人之变,有戆直而无姑息,虽古人复生,未敢多让。"这是元好问对自己四十年来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成就的总体评价。他对自己的诗歌批评、理论建树如此自负自信,绝非仅就丁丑岁、年28时所作的《论诗三十首》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