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米新品种试验推广中一些问题的讨论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目前玉米新品种试验推广中存在的品种适应性、抗逆性在区试中得不到充分体现,参试品种组合中模仿品种所占比例较高,参试品种比对照生育期延长,抗病性接种鉴定不能准确反映品种抗病性等问题,提出了在多种逆环境下进行新品种种植观测试验,并增设当地优势品种作为对照,建立玉米新品种试验数据网络共享平台,加强植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等建议。
  关键词:玉米品种;区试;推广;问题;建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1-0034-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1 存在问题
  1.1 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在品种预试、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品种审定部门安排的试验地一般都选择在土地平整、肥力均匀、灌溉便利的地方,水肥管理水平较高。这样的试验条件应该说是比较适宜的,可就是这种看起来比较适宜的试验条件,得到的试验结果却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品种的耐旱性、耐盐碱、耐瘠薄等抗逆性,而品种的抗逆性与大田真实产量和市场认可度以及农民的欢迎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在试验中得到的秃尖率、空秆率及品种结实性和抗倒伏、抗病性,在实际大田生产中,不同年份也表现出了较大差异。
  1.2 参加试验的品种组合中类958和类335品种所占比例较高
  这种现象反映了参试品种的遗传种质逐渐趋向于单一化。再过几年,这些品种组合完成试验审定程序推广到大田生产后,品种同质化趋势所带来的影响将显现出来,这将可能会导致玉米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遭受病虫害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大面积侵袭,为农业生产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
  1.3 存在一些严重缺陷及有明显剽窃的品种参加区域试验,并通过审定
  一旦品种因不抗病、不抗倒、结实性差等品种自身原因造成大面积减产,种业企业可以借助品种已经合法审定作为保护,逃避经济赔偿的主体责任,最终给农民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有些种业企业在获得品种审定名称和编号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用合法审定名称编号,套牌包装经营销售其他品种种子,甚至同一个品种名称编号套牌包装多个其他品种,不仅涉嫌侵犯植物品种知识产权,而且给农民选购良种和种子市场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难和混乱。
  1.4 参试品种比对照品种生育期延长、植株高大、籽粒含水量高的现象有所回潮
  由于品种试验审定程序没有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作明确界定,结果导致这类生育期长、植株高大、籽粒含水量高的品种,在试验中比早熟、矮秆、脱水快的品种更占有优势。因为试验产量虚高,所以容易通过审定。因此,许多育种机构和种业企业更愿意选择高秆、大果穗、晚熟型品种组合参加区试审定程序,甚至有些育种单位把本应该参加晚熟试验的品种申报到早熟试验中,把早熟品种申报到特早熟试验中。这也是多年来通过审定的品种虽多,但能够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却少,即使在生产中推广开,使用寿命也很短的重要原因。
  1.5 品种试验抗病性接种鉴定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品种的抗病性
  这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抗病接种鉴定每年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①针对某种病害而言,在不具备发病条件的年份,抗病鉴定品种则表现为抗病;如果在具备发病条件的年份,该品种则表现为不抗病。②有许多病害的致病原因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而即使是同一种病原体也会有多个不同的生理变种。人为因素主要是有一些参试申报单位和个人利用人情关系疏通鉴定人员,修改抗病鉴定结果造成的。
  2 建议
  2.1 在多种逆环境下进行新品种种植观测试验
  增加品种区试的种植密度是选择品种抗逆性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在进行品种区试的同时,进行多年、多地、多种大田环境种植试验,通过在不同的大田生产环境条件,尤其是在旱地、盐碱地、瘠薄地以及高温多湿、易诱发各种病害等逆环境条件下,观察品种的抗病性及抗逆性,发现品种存在的缺陷及其在以后的推广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充分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掌握品种的优势和缺陷,选准适宜推广的种植区域和重点规避的不适合区域,并制订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2.2 增设当地优势品种作为对照
  在玉米品种区试中,对照品种对参试品种的标杆和引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及时将早熟、高产、优质的主干品种确立为对照品种的同时,根据各地不同自然生产条件,增加并设立当地优势品种作为对照,促进新培育审定品种向多元化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各种生态环境条件对新品种的多样化需要。
  2.3 建立玉米新品种试验数据网络共享平台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建立玉米品种试验数据网络共享平台的条件日渐成熟。数据平台建成后,既可以为育种机构、参试品种申报单位和承试人员提供数据查询支持,也可为新品种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数据查询服务,同时还可以让品种区试审定结果接受社会大众监督,使区试审定程序向更加公开公平的方向发展。
  2.4 加強植物品种知识产权保护
  甄别淘汰那些剽窃及高度模仿的参试品种组合,不给侵犯品种知识产权者留下可乘之机,不给投机取巧者以任何出路,严格保护植物品种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不仅要保护中国种业企业品种知识产权者的合法权益,也要保护外国种业企业品种知识产权者的合法权益。这样,不仅有利于维护植物品种知识产权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品种试验审定领域的公平正义,而且也更有利于激发育种机构和种业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我国种业产业迈向更具创新力、更具活力和更加高效的发展道路。
  (收稿日期:2017-11-28)
其他文献
摘 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经济产物,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为水稻的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就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栽培技术作出阐述。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种植效益;对策方法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水稻种植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稻栽培技术与水稻种植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基于我国人口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066-02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介绍了徽两优882品种的特性、大田栽培及肥水管理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徽两优88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根据安徽省农委皖农种函〔2017〕230号文件要求,经裕安区种子管理站、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实施,在裕安区多个乡镇安排了2017年度23个水稻新品种的展示
摘 要:通过我国长期农业实践与生产积累,农户逐渐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作模式,在农业生产中以平作为主。通过相关对比表明,与平作技术相比,垄作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为达到增效栽培的目的,对垄作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垄作栽培技术;大田作物;生产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6-0045-01 中图分类号: S31 文献标志码: B  当前,内蒙古、
摘 要:为了提升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大力推广牧草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该技术在栽培的过程中还能实现防风固沙、绿化环境等功能。因此,重视对丰产栽培集成技术的使用和推广是提升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牧草丰产栽培集成推广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供参考。  关键词:牧草;丰产栽培;推广技术  从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进行牧草丰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需要注意,牧草种植的过程中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12-0059-01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园艺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国农业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要求非常严格,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农业园艺在我国快速发展,由于具有一定的生态改善,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的组成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农业园
摘 要: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及田间管理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广大玉米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1-0035-02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志码: B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普及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其质量和
摘 要:马铃薯脱毒主要是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脱去马铃薯 PVX、PVY、PVS、PLRV和PSTV等病毒、类病毒。茎尖分生组织脱毒培养的主要技术步骤有培养基的配置、剥离材料的处理、脱毒苗的病毒检测及脱毒苗防虫网棚移栽。通过科学化管理,可生产出脱毒种薯用于推广,这样可以提高优良品种特性,提高种薯产量和质量,有效延长马铃薯品种服务生产的年限。  关键词:茎尖脱毒技术;原理;可行性;技术步骤  据报道
摘 要:分析了安宁区白凤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明确提出了相应的生产措施和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安宁白凤桃;提质增效;生产措施  1 安宁区白凤桃发展情况与特点  1.1 安宁区气象状况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  103°34′14″~103°47′28″、北纬36°04′48″~  36°10′29″。海拔高度为1 517~1 523 m,属温暖(温和)半干燥气候类
油葵是我国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种优质油料作物。近年来,随着广西地区秋旱频发,对种植水分需求较大的玉米、红薯、西瓜等作物有了较大的限制,油葵强抗逆性表现出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