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韩城“欢乐送基层”示范项目创建设计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or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的文化惠民项目,陕西省韩城市文化服务品牌项目“欢乐送基层”有幸获得第四批示范项目创建资格,两年来项目通过探索、创新、实践,取得了具示范引领价值的成果,推动了韩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本文从项目的创建设计和具体做法,谈谈示范项目的创新性、引领性。
  关键词:示范项目;创新;融合发展;服务品牌
  韩城市位于陕西东部,是陕西首个计划单列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享誉全国的民间艺术之乡。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化强国”发展战略,韩城市重视公共文化建设,设计规划了一系列旨在丰富城乡居民公共文化生活、激发群众文化创造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服务创新项目。“欢乐送基层”就是这样一个文化服务品牌项目,自2012年运行至今,项目在不断探索中成长,2018年4月获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本文以韩城的实际做法为例,谈谈公共文化示范项目的创新性、引领性。
  一、理念创新:贯穿融合发展理念,拓展
  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韩城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时期,恰逢国家大力推进两馆总分馆制建设,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时期。我们紧密结合韩城地域文化特点,紧扣“欢乐送基层”项目主题,着力加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合作力度,有效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高了服务效能,产生了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创新成果。
  1.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
  我们充分发挥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加大对韩城地域传统文化表演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独立组织和表演能力的“民间艺人”,扩大了群众的参与性;二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服务价值,通过改编、创作和提升民间表演的艺术性、观赏性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三是把非遗活态传承与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结合,让非遗在传承中发展。例如我们利用韩城行鼓打造的“鼓舞中国梦”品牌,吸引了更多人加入韩城行鼓的保护;我们将韩城秧歌与现代广场舞融合,创编了韩城秧歌广场舞在全市推广;我们依托司马迁祠景区,把史记文化与司马迁民间祭祀文化融入旅游,每年清明举办“风追司马”大型祭祀活动。
  2.推动文化服务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韩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馆充分利用韩城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文旅融合。一是文艺演出进景区。春节社火汇演、“群众大舞台”、新春快闪、“新时代的建设者”欢歌大舞台等系列活动,在不同的节日以不同的内容走进景区。二是辅导人民艺术剧院在景区开展常态化演出。文化馆辅导韩城秧歌《货郎算账》《韩城五元鼓》等由人艺公司在古城常年进行演出;指导排练“迎亲”等民俗节目在党家村常态化表演。三是文化馆“龙门记忆”分馆驻扎古城,对景区民俗文化表演进行专业指导或联合演出。
  3.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与全民阅读活动融合发展
  为了有效提升全市群众精神文明素质和生活幸福指数,韩城市文化馆和司马迁图书馆联合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与全民阅读活动融合发展,用文化引领现代生活,用阅读引领文明时尚,积极开展“书香润韩原”“司马大讲堂”等活动。文化馆把免费培训与全民阅读结合起来,开展经典诵读专题培训;图书馆的流动图书车與文化馆文艺演出队一起赴全市各镇村子;文化馆开展“朱子家训村村诵”,为村民解读家训内容,倡导群众阅读传统文化经典。
  二、组织保障体系创新:推动三个体系建设
  1.公共文化活动组织体系建设
  (1)设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韩城市“欢乐送基层”活动组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策划组等八个小组,实现文化活动组织的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2)制定韩城市“欢乐送基层”活动组织章程;(3)成立以文化馆总分馆体系为架构的组织体系;(4)制定“欢乐送基层”活动实施方案:制定科学、详实、周密的“欢乐送基层”活动实施方案,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活动流程。(5)建立“欢乐送基层”活动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由主办方、专家学者、普通观众等多方参与的活动监督检查组,形成长效机制。(6)制定“欢乐送基层”活动考核制度;(7)制定“欢乐送基层”活动安全防范预案。
  2.公共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传播体系建设
  韩城市示范项目致力于探索数字文化服务创新模式,通过联合高校公共文化理论专家以及超星公司技术团队,设计形成了符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良性科学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方案,努力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可推广的行业服务模式。
  (1)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的技术构建,让数据多走路,让百姓少跑路,实现供需互动、点单服务,逐步形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体系,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建立精准供需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推广方式,实现对群众文化服务精准推送,有效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求失衡的问题。(3)通过“欢乐送基层”平台实现对群众文化社团相关数据采集和分析,把民间文艺社团作为政府服务功能的延伸,吸纳和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建设和壮大,有效解决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上热下冷、上强下弱、上宽下窄等问题。(4)整合韩城特色地域文化、信息传媒旅游景观和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推广,开发地方文化数据库,建成一批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5)提供在线培训,通过远程视频服务,实现文化技能在线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和效能。
  3.公共文化活动保障体系建设
  为了保证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韩城市多措并举构建起基层文化活动的资金、人员以及文化资源保障体系。   (1)资金保障:制定《韩城市“欢乐送基层”活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能。(2)人力资源保障:成立韩城市文化志愿者组织,并制定《韩城市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成立《韩城市民间文化组织联盟》,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制定《韩城市民间文艺团体星级管理办法》提升韩城市民间文化竞争力;加强传统文化人才的培养。(3)文化资源保障:重视挖掘和培育民间文化资源,为此要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激发民间文艺人才的创作积极性。
  三、服务内容创新:推动文化活动主题化、
  品牌化发展
  1、打造“四大服务主题”
  (1)春启龙门。韩城市“春启龙门”文化服务主题是专门针对少年儿童提供的文化服务活动,旨在通过与教育局、共青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部门合作,寓教于乐,培育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气氛。例如我们的“行鼓进校园”“非遗种早教”等活动。
  (2)夏绽群艺。韩城市“夏绽群艺”文化服务主题是专门针对基层老百姓提供的文化服务活动,旨在打造“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欢乐盛宴。基层群众参加市上组织的大规模文化活动,如春节社火汇演、广场舞大赛、小戏大赛等,平时他们活跃于各村、社区的锣鼓队、自乐班、广场舞队,重大节假日在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3)秋韵同欢。韩城市“秋韵同欢”文化服务主题是专门针对老年人提供的文化服务活动,将敬老爱老文化服务活动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系列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欢乐送基层”的演出队每年都会走进基层镇办的幸福院,并邀请村里自乐班一起为老人们送上戏曲、器乐演奏等文艺节目,深受他们喜爱。
  (4)冬暖韩原户。韩城市“冬暖韩原”文化服务主题是专门针对贫困人口提供的文化服务活动。韩城市有62个贫困村、建档在册的贫困户3279户,为了通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助力扶贫扶志,2018年我们开展“欢乐送基层·文化扶贫行”专题文化惠民活动,先后走进5个偏远村子,通过扶贫小品、快板等节目,把欢乐和关爱送给贫困村的老百姓,极大地丰富了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生活。
  2、培育“六大服务品牌”
  (1)“鼓舞中国梦”。韩城是锣鼓之乡,韩城行鼓、韩城阵鼓、韩城围鼓,都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为了把韩城锣鼓文化发扬光大,我们策划实施了“鼓舞中国梦”活动,一方面在全市坚持长期开展免费锣鼓培训,另一方面每年春节举办春节锣鼓社火展演,让基层老百姓有展示、学习的机会,实现他们心中的“鼓舞中国梦”。
  (2)“广场舞激情”。我市已经连续八年举办全市广场舞大赛,韩城人在广场舞中找到健康生活理念,参赛队伍从最初的村镇、社区延伸到部门单位;人员从大妈到年轻女子,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也在2018年的赛场崭露头角;茶余饭后街头巷尾的小分队健身到大赛开场千人齐舞;现场万人观看到26万的直播视频点击率,这些现象足以证明“广场舞激情”受众面之广、参与度之高。文化馆每年创编新的“韩城秧歌广场舞”,作为大赛的开场舞,千人齐跳,一年一曲,曲曲风靡韩原,成为广场舞“韩城现象”。
  (3)“XX文化行”。“XX文化行 欢乐送基层”是我们开展的下基层文化惠民活动,每年结合国家政策和地方发展,设立相应的文化主题,走进广场、社区、企业、农村。文化馆组织文艺演出,主要演职人员是文化馆的业务干部,同时吸纳城乡业余文艺骨干、民间文艺团体参与其中,演出节目以体现韩城地域特色,展示韩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主,融合舞蹈、戏曲、器乐为一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基层群众喜爱。2018年开展“扶贫文化行 欢乐送基层”,2019“廉政文化行 欢乐送基层”……不同的主题,文化馆会编创一些符合主题的原创文艺节目,廉政小品、扶贫励志小品,音乐快板等,宣传相关政策,传递正能量。
  (4)“群星大舞台”。群星大舞台是我们结合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设立的一个主题活动,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舞台,演出节目来自基层群众,又服务于基层群众,因其低门槛、大众化、接地气颇受欢迎。“群星大舞台”系列节目充分发挥了总分馆的联动作用,将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惠及更广泛的人群。
  (5)“书香润韩原”。为了培养韩城市民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文图联合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8年文化馆开展“同悦书香 幸福韩城”全民阅读活动经典诵读首场专题培训,培训人次高达500余人。2019年文化馆深入基层镇办(村),开展“朱子家训村村诵”活动,授课28场次,受益群众达千人。
  (6)“艺术零距离”。“艺术零距离”是免费的公益课堂,也是韩城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我们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素质”为重点,免费开展各门类艺术培训,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培训与比赛项目相结合的方式,让基层群众与艺术零距离接触。2018年4月,文化馆抽调干部深入全市8个镇办、166个村子、39个社区,走访村级领导、文化能人,征询普通群众,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依据调查结果,文化馆按照“抓特色、提亮点、接地气”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涉及文学、舞蹈、戏曲、声乐、器乐、书法、化妆、篆刻、锣鼓、秧歌等等。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培训受到影响,文化馆实行“闭馆不停课”,积极开展线上培训,利用微信公众号相继推出一系列“文化战‘疫’有艺微课”线上文化服务,工笔画、古筝、戏曲、舞蹈、朗诵练声、韩城阵鼓等公益培训课程陆续上线,让更多基层群众零距离感受艺术。
  四、结 语
  “欢乐送基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创建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韩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局面:基层积极实施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初步实现全覆盖的公共文化网络;示范项目着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四大主题、六大品牌,初步形成了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地域文化特点鲜明的群众公共文化活动系列,较大提升了服务效能;文化馆总分馆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韩城模式”,各个镇办分馆建成率达100%,并且每个分馆都有发展定位和特色服务项目。
  自示范项目创建以来,韩城市群众文化活动空前活跃,基层群众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农村群众自创小品、快板搬上了舞台,地道的家乡话、浓浓的邻里情、熟悉的生活场景,使群众真正感受“我的舞台我做主”的自豪。据初步统计,“欢乐送基层”示范项目实施以来,每年基层演出150场,直接培训业务骨干3200余人,受益群众达30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80%以上,已经成为韩城人民知晓率最高、参与度最广和最接地气的文化服务项目。
  韩城“欢乐送基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中,取得了阶段性、创新性成果。当然,也存着一些问题,例如基层公共文化設施不完善、专职人员不足、数字文化建设和服务滞后、专项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等。只是希望我们的这些成绩和不足,做法和经验,能为西部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韩城市文化馆)
其他文献
10月3日,李兆顺美术体验馆暨作品捐赠仪式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渭南市政府副市长高洁、副秘书长李晓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忠生、副局长李光,市文联主席骆苏弟,波画创始人李兆顺先生及部分清华大学教授学者出席了仪式。此次活动恰逢举国上下喜迎伟大祖国71华诞之際,既是一大惠民举措,也是丰富我市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探索、新突破。(杨炳辉)
期刊
9月24至25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孙辉带领专家组一行五人到韩检查韩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韩城市“欢乐送基层”有幸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項目创建资格。  经过两年的创建,即将迎接国家验收。检查组先后来到龙门镇、西庄镇镇办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龙门镇大前村、东白矾社区、西庄镇杨村
期刊
10月12日,許自彬国画作品回顾展座谈会在汉中市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汉中文化艺术界的画家、学者以及各县(区)文化馆美术干部代表30余人与会。座谈会上大家对于许自彬先生的作品及其本人在汉中画坛的影响力、人格魅力予以充分肯定,并纷纷并提出建议,希望今后更加注重汉中美术艺术的宣传推介,给予美术工作者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使长安画派精髓永恒地融入汉中画家们的心中、笔下,真性情地展现家乡美、生活美、艺术美,同时
期刊
10月1日,由铜川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铜川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铜心筑梦·面向幸福”铜川市国泰民安“国庆面”主题活动在药王山景区举办。活动现场呈献了歌曲《家乡有支歌》《美丽中国》、舞蹈《丰收时节》《霓裳羽衣》、乐队表演《红旗飘飘》、小品《王大炮的喜事》、关中说唱《陕西八大怪》、女声独唱《美丽家园》等节目,以文藝演出形式回望71年峥嵘岁月,展示铜川群众对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精准文化扶贫政策的稳步推进,汉滨区以高素质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与具有特色的多元文化志愿服务模式照亮了“文化小康之路”,致力于将汉滨区打造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但是汉滨区在发展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面临着文化志愿者供需不平衡、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基于此,汉滨区应加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活化激励机制、整合文化服务资源、优化年龄结构,以保证公益文化服务的有序推进。 
期刊
以 古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回首来路、不忘初心,眺望征途、再写辉煌,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作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
期刊
2021年3月24日,2021年度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对“十三五”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进行总结,对“十四五”主要任务及2021年重点工作作安排部署。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志部门坚持志鉴编纂与开发利用、宣传弘扬同推进,留存史实与服务社会、资政辅治相结合,牢固树立“三个服务”(服务中
期刊
摘 要:疫情期间线下公共文化设施闭馆,各种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在云端荟萃,而疫情犹如一面棱镜,真实地折射出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不平衡、资源总量匮乏等问题。后疫情期我们需要不断凝炼地方特色,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并升格为品牌,全面构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凝炼特色;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2020年的春天是让人揪心的一个春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国家各
期刊
2021年3月19日上午,2021年全国省级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组长谢伏瞻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中指组常务副组长高翔主持会议,中指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主任冀祥德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中指办党组书记高京斋出席会议。  会议对四川省理顺依法治志体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
期刊
地 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系统始终坚持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发挥德治教化、彰善瘅恶、引领风尚作用,多举措推动地方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深挖史志资源,做好整理保存,让优秀传统文化“传”下来。加强珍贵旧志及史料文献整理点校,将深埋在志书中的哲学思想、道德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