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方志系统加强成果转化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

来源 :巴蜀史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p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 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文明、记录历史、弘扬文化、服务社会、借史鉴今、启迪后人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系统始终坚持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发挥德治教化、彰善瘅恶、引领风尚作用,多举措推动地方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深挖史志资源,做好整理保存,让优秀传统文化“传”下来。加强珍贵旧志及史料文献整理点校,将深埋在志书中的哲学思想、道德文化、价值理念、优秀基因挖掘整理出来,重新焕发生机。近年,全省地方志系统整理出版《四川历代方志集成》《迪山日记》《巴蜀珍稀水利文献汇刊》《华阳国志珍本汇刊续编》,点校出版清雍正版和乾隆版《广安州志》、清道光《邻水县志》、明正德《蓬州志》、清乾隆《威远县志》、清同治《直隶理番厅志》等一批珍贵旧志,编纂出版第二轮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志书201部3.5亿余字,丰富史志典藏,保存历史文脉;编纂《泸顺起义——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的先声》《图说红军长征在泸州》《图说红军长征在宜宾》《红军长征与高县》《德阳红色故事选》《强渡大渡河》等一批红色书籍,回望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强化以史为鉴、警醒后世,编译《中国省别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再现日本人镜头下的清末民初川渝实景;编纂《四川简史》《四川当代史》《四川抗日战争志》《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内江简史》《大竹千年大事概览》《武胜百年》《遂盟合作志》《平武县社会历史丛书》《史话金川丛书》等史志书籍,记录重大事件,留存巴蜀记忆;编纂《乐山古代廉吏》《广安古代廉吏》《大竹廉吏  留得清白在人间》等一批古代廉吏书籍,弘扬廉政文化;编纂《巴山皓月 蜀水清风——四川历代先贤名人家风家训》《广安家风》《清正传家远——崇州家风故事选粹》《武胜好家风》《高县好家风》《裴石家风志》等优秀家风书籍,助力家风建设;编纂《成都精览》《宽窄少城》《百年金街春熙路》《出入文殊院》《天府文芯·武侯寻踪》《天彭牡丹史话》《美食内江》《绵阳古建》《汉源花椒志》《南溪豆腐干志》《石棉黄果柑志》《石棉枇杷志》等一批特色志及地情书,服务文旅融合发展及乡村振兴;编纂《大熊猫图志》《宜宾市精准脱贫图鉴》《巴人民俗图志》《螺髻山图志》《建昌古城图志》《石棉图志(1952—2019)》《美姑县彝族毕摩文化图志》等图志,图文并茂呈现历史文化,记录改革实践,传承时代精神。
  强化互联网思维,紧跟融媒体步伐,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适应互联网潮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构建“方志四川”“两微八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新媒体矩阵,综合运用文字、图片、短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文化“立”起来、“活”起来、“动”起来。2020年,“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发布的文章,有4篇阅读量在200万以上。2018年以来,“方志四川”官方电台推出《舌尖上的四川》《四川城市解放传奇》《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等音频节目500余集(篇),播放量达317万次。全省各地积极加强新媒体建设,涌现出成都方志、方志武侯、史志绵阳、芦山地方志、威远史志等一批史志类优秀新媒体,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媒体合作,提升宣传力度,让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积极加强与中央驻川媒体及省内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让优秀传统文化逐渐“热”起来。2018—2020年,《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新闻网等官方媒体宣传报道省地方志办加强意识形态、弘扬传统文化等工作的新闻稿1270余篇次;2018年9月至2020年底,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刊发全省地方志系统撰写的传统文化类文章600余篇。泸州、绵阳、内江等市及泸定等县(市、区)地方志部门与媒体合作开辟专版专栏,加强地情资源开发利用和红色文化宣传弘扬,构建立体传播格局。
  主動走出高阁,深入服务群众,让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全省地方志系统高度重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德治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方志“六进”,推动传统文化走进群众。近年,省地方志办多次向省直部门及市(州)、县(市、区)赠送志鉴书籍,德阳市扎实开展史志“六进”,内江常年开办史志讲堂,乐山市将犍为县清溪镇、井研县千佛镇民建村作为地方志助力乡村振兴联系点,阿坝县将史志书籍送到寺庙,助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文旅融合和社会稳定;省地方志办在全国首创方志馆高校分馆建设,在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6所高校建成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南充、遂宁建成方志馆,成都建成24个“社区微方志馆”,平武县建立多个县级地方志教育基地、地方志图书室,助力教化育人;完成1500余部志鉴书籍、地情资料数字化工作,在四川省情网开放端口,供公众查阅,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执笔:刘源)
其他文献
艺术简介  张弘,女,1975年出生。  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  199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99年分配到陜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至今。副编审、编辑室主任。编辑图书百余种,多次获国家、省级图书奖。
期刊
10月3日,李兆顺美术体验馆暨作品捐赠仪式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渭南市政府副市长高洁、副秘书长李晓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刘忠生、副局长李光,市文联主席骆苏弟,波画创始人李兆顺先生及部分清华大学教授学者出席了仪式。此次活动恰逢举国上下喜迎伟大祖国71华诞之際,既是一大惠民举措,也是丰富我市群众文化生活的新探索、新突破。(杨炳辉)
期刊
9月24至25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孙辉带领专家组一行五人到韩检查韩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是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韩城市“欢乐送基层”有幸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項目创建资格。  经过两年的创建,即将迎接国家验收。检查组先后来到龙门镇、西庄镇镇办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龙门镇大前村、东白矾社区、西庄镇杨村
期刊
10月12日,許自彬国画作品回顾展座谈会在汉中市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汉中文化艺术界的画家、学者以及各县(区)文化馆美术干部代表30余人与会。座谈会上大家对于许自彬先生的作品及其本人在汉中画坛的影响力、人格魅力予以充分肯定,并纷纷并提出建议,希望今后更加注重汉中美术艺术的宣传推介,给予美术工作者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使长安画派精髓永恒地融入汉中画家们的心中、笔下,真性情地展现家乡美、生活美、艺术美,同时
期刊
10月1日,由铜川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铜川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铜心筑梦·面向幸福”铜川市国泰民安“国庆面”主题活动在药王山景区举办。活动现场呈献了歌曲《家乡有支歌》《美丽中国》、舞蹈《丰收时节》《霓裳羽衣》、乐队表演《红旗飘飘》、小品《王大炮的喜事》、关中说唱《陕西八大怪》、女声独唱《美丽家园》等节目,以文藝演出形式回望71年峥嵘岁月,展示铜川群众对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精准文化扶贫政策的稳步推进,汉滨区以高素质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与具有特色的多元文化志愿服务模式照亮了“文化小康之路”,致力于将汉滨区打造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但是汉滨区在发展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面临着文化志愿者供需不平衡、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困境。基于此,汉滨区应加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活化激励机制、整合文化服务资源、优化年龄结构,以保证公益文化服务的有序推进。 
期刊
以 古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回首来路、不忘初心,眺望征途、再写辉煌,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立足新的历史起点作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决策,
期刊
2021年3月24日,2021年度四川省地方志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对“十三五”时期全省地方志工作进行总结,对“十四五”主要任务及2021年重点工作作安排部署。省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陈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志工作取得的成绩。“十三五”期间,全省地方志部门坚持志鉴编纂与开发利用、宣传弘扬同推进,留存史实与服务社会、资政辅治相结合,牢固树立“三个服务”(服务中
期刊
摘 要:疫情期间线下公共文化设施闭馆,各种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在云端荟萃,而疫情犹如一面棱镜,真实地折射出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不平衡、资源总量匮乏等问题。后疫情期我们需要不断凝炼地方特色,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并升格为品牌,全面构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凝炼特色;提升品质;打造品牌  2020年的春天是让人揪心的一个春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国家各
期刊
2021年3月19日上午,2021年全国省级地方志机构主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组长谢伏瞻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中指组常务副组长高翔主持会议,中指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主任冀祥德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中指办党组书记高京斋出席会议。  会议对四川省理顺依法治志体制,服务成渝地区双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