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持之年的新国家主义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2010年宏观经济大方向终于揭蛊,但仍有不少关键政策疑问待解,其中当属通胀问题和楼市调控,“双宽”主基调下传递出的政策信号仍然暗藏模糊玄机,这无疑使政策执行部门今后在具体操作上只能“走钢丝”,也给市场埋下了大量想象的空间。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的宏观调控将从2009年的“保增长”转为20lO年的“促转变”。这一定调,终于给一直让人忐忑不安的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划下了完美的句点。
  
  走出低谷存争议
  
  2009年人们的心情经历了大起大落,1、2月份,中国工业仅仅增长3.8%,这是最近7年来的新低,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进一步滑落到6.1%。继2008年大批出口中小企业倒闭之后,经济增速迅速下滑带来的失业等一系列问题又接踵而至。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保增长”是2009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中央提出两年新增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18万亿元计划,同时带动地方配套和社会投资,形成4万亿元投资规模。
  同时,从2008年底的“国十条”,到2009年提出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如汽车和家电下乡、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以旧换新”等直接刺激消费政策陆续出台。
  这些经济刺激政策“保增长”作用明显。如果把2008年以来七个季度的GDP增幅画条曲线:10.6%、10.1%、9%、6.8%、6.1%、7.9%、8.9%,那是一个清晰的“v”型反转。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12月8日也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企稳,表现出很明显的v形反弹态势。
  统计局发布三季度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H)同比累计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累计下降6.5%。但CPI自从7月环比持平之后,8月、9月都出现了环比上涨。截至9月,PPI环比连续七个月上涨。三季度GDP增速达8.9%。实现“保八”已毫无悬念。
  房市迎来了小阳春,经过2008年的降价,2009年房价再次一路冲高。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7%,涨幅比10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0%。股市更是看上去一派欣欣向荣,从2008年10月28日起,大盘一直振荡走高。2009年8月初到9月初虽然有一个月左右的回调,但未改大盘振荡向上趋势。汽车单月销量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
  看上去。中国已经从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抽身,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但中国经济的问题并不是这样简单。
  2009年是在人们的争论中度过的,从4月份中国宏观经济开始向好,每一季度甚至每个月的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后,几乎都会引起一场争论,同样的数字总是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从中国经济见底之争,到中国经济是否复苏,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不断碰撞。这种争论并没有随2009年的过去而结束。
  中国经济最坏的时期也许已经过去。更大的考验却还在后面。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2009年底,中国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结构调整压力空前。
  
  天量信贷保增长可持续
  
  为什么数字如此漂亮的2009年宏观经济并不被看好?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保增长”的压力之下,很多政策的效果只是短期性的,带来的经济增长并不可持续。
  对GDP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广为关注的所谓4万亿投资。据有关部门测算,地方政府须为中央投资项目提供配套资金约6000亿元,而地方政府自身仅能够提供3000亿元。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政府因为财政紧张,4万亿投资的地方配套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银行贷款,二是发行地方债。这两个来源在2010年已经不能像2009年一样提供如此天量的额度。即使在2009年,银行大举放贷和地方政府发债同样引起质疑。
  2009年年初央行计划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但是2009年1-10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92万亿元,同比多增5.26万亿元。2009年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即将以接近10万亿元的创纪录规模结束。这样数额的贷款投放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被认为是天量贷款,激烈者甚至认为这是政府在不计后果地“烧钱”,以阻止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这种放贷速度和规模是难以维持的。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计划,更像是中央政府发出对地方政府上项目的放行信号,这些投资也许可以让中国经济在2009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体面的增长,但也仅此而已。
  近日,部分商业银行已经着手进行行业调研,研判2010年的信贷政策调整。初步判断银行明年在基建项目贷款将会有所收缩,转而看好受益于复苏和内需刺激的行业,同时银行将适时调整甚至规避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政策。企业贷款的结构调整也将会是明年各行的重点。
  2008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大规模举债,使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跃进”,地方财政“入不敷出”的情况日益恶化。目前地方政府不仅存在较大规模的隐性债务。而且可能存在“寅吃卯粮”的情况。理论上说,在地方政府发债前,应当摸清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以确定地方政府的发债额度和还款能力。如果不做这种清算,地方债的发行可能加剧地方支出的不合理与盲目膨胀,甚至导致地方政府破产。而本次地方债发行之前,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并没有得到有效清理。今年地方债强力发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急地方财政紧张的应急之举。
  即使有充足的资金,也没有足够的项目可以上马。来自国家发改委的信息显示,2009年1-9月,全国新开工项目269263个,比2008年同期增加78580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2169.85亿元,同比增长8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057.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4%。这样的新项目投资速度也是不可持续的,被认为“许多原来发改委枪毙了的项目又都上来了”。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新项目都已不多。
  除了4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作用不可持续外,汽车和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等政策都不是长久之计。
  2009年虽然从统计数字上看已经实现了V形反转,但危机并没有真正解决,而是被掩盖了。不可持续的经济刺激政策也正成强弩之末。
  
  投资拉动扭曲到极致
  
  虽然全球经济已经缓慢好转,但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有真正的复苏,还没有定论,迪拜危机重新给了认为已经走出危机的人们迎头一击。即使外部经济环境好转,因为这次危机的教训,美国正努力控制消费, 全球以美国消费为主要拉动的经济模式必然转变,中国出口这驾马车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能取代出口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只有内需。这已是共识。
  200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启动内需,2009年虽然宏观政策也做了一些努力,但显然,消费并没有真正启动,目前消费只占GDP的35%,明显偏低。2009年投资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中国以大规模的投资刺激经济以快于大多数人预期的速度稳定了下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前三季度中国经济7.7%的增长中,投资依然是主要拉动力量,贡献了7.3%,消费贡献了4%,而金融危机之前一向对GDP拉动作用很大的出口则贡献了负的3.8%。
  2009年的大量投资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产能过剩,目前,中国总产出超过总消费约占GDP的10%。其中,汽车业过剩25%、钢铁业过剩28%、造船业过剩60%、电力过剩25%、矿业过剩将近30%,部分行业(如水泥业)过剩产能竟高达40%。政府过度投资,会进一步增加经济中的过剩产能,由信贷支持的过剩产能若干年之后就是银行坏账。并不能真正使经济实现好转。
  如果没有国内消费的启动。这些投资本身将成为巨大浪费。克鲁格曼在2009年的中国之行中指出,中国在用处理短周期的方案试图解决长周期的问题,所做的都是短期的刺激计划,但不是根本上的改革。GDP增长的回暖,只能是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一种“透支”,很可能成为下一场经济危机的潜在诱因。
  4万亿主要是用于投资和出口。3800种产品出口提高退税率,着眼的是出口。中国2009年的GDP增长主要是政府投资增长带动的,但实际上并没有带动国内的生产,投资都是用去购买原材料的库存了。而且大量的投资还会增加本已过剩的产能,继续增加企业库存。这都不能启动消费。
  2009年中央也在启动内需上也有一些动作,像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大幅增加粮农补贴、上调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市低保补助、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试点等。在2009年已下达的四批中央投资中,民生工程投资占比超过50%。增值税转型和成品油税费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财税体制。但相对于刺激投资的财税政策,目前扩大消费方面的财税政策依然显得力度不大。
  2009年,中国内需没有真正启动,不是因为没有办法启动,而是着力点依然放在了投资上,因为扩大投资是政府最能主动做到的政策取向,是最能立竿见影的“保增长”方式。
  
  宏观转向路漫漫
  
  虽然整个2009年一直在“保增长”的主题之下,不可持续的经济刺激政策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饮鸩止渴,但当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中国宏观经济开始转向了。2009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的改革奏响了序曲。从2009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明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使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在一些人看来,宏观思路的转向可能比期望的晚了一点,2009年的“保增长”似乎已经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给明年发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增加了难度。
  2009年启动的项目很多都属于中长期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后续资金的补充,无法落实的话,那些项目就会成为烂尾工程。因为地方财政紧张。投资项目对银行信贷的依赖程度会更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10月20日表示,为保证投资的持续性和新工业项目的资金需求,2010年的新增贷款将不会低于8万亿元人民币。这和人们对2010年适度控制货币宽松程度的期待有一定差距。
  不过2010年的货币政策肯定不会像2009年这样宽松,积极的财政政策必然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角。在2009年末。这些已经初现端倪。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12月9日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说,中国将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
  如何通过财税政策扩大消费?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提高居民收入,在200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这也是原有之意,但2009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点是,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民个人的收入分配比例下降。改革分配和再分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难题。
  2009年中国财政赤字是9500亿元,虽然相对量占年度GDP的比重估计在2.9%左右,还没有突破3%的国际警戒线,但绝对量是建国以后最高的。2010年中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然会较大幅度增加中央财政赤字。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日前公布的一个报告显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地方政府财力紧张。“三农”、民生等各项支出面临较大压力,社保改革的推进也需要大笔财政支出。这些都是面临的难题。
  不管2009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成功’地熨平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也好,推迟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时间也罢,确定无疑的是,2009年,终于平安地过去了,而2010年,真正的转变即将来临,这是决定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一年。2010年中国的经济工作重点应该是调结构,不仅是产业结构,还有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分配结构和经济结构。
其他文献
不要怪罪中国  【美】《国家》1月25日    一直以来,美国有为自己的错误寻找替罪羊的传统。金融危机以来,就一直有人认为中国应该为华尔街金融家们所犯的错误负责。最近,甚至连一向比较节制的《纽约时报》也在社论中认为,中国把人民币和美元挂钩的做法是一个狡猾的阴谋,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弱势。  把这种判断告诉那些在沃尔玛或好市多购物的人,他们一定不会同意。在金融家的不当行为剥夺了他们的工作和房子的情况下,
从4月24日墨西哥在国际实验室协助下确定导致该国数十人猝死的病原是新型猪流感病毒,到28日世卫组织把警戒等级提升到第四级(有限度人传人),短短4天内不断从世界各地传来曾到过墨西哥的游客“中招”的消息。在一片恐慌气氛中,不仅墨西哥首都状似“封城”,世界各国机场和海关也都高度戒备,严查来自疫情地区的人员和猪肉。  一般认为,此次肇事的A/H1N1病毒混合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仅仅18年时间,美国“一超独霸”的好日子就不再了。东方的地平线上,代替苏联这个意识形态竞争者的是此间GDP暴增10倍的中国。后者也不孤立,6月16日在叶卡捷琳堡铺开的首届中俄印巴(西)金砖四国峰会,会前就拟定以区域金融合作先试先行的姿态,挑战美元的传统储备货币地位。眼下这四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15%,但18年后有可能超越西方七强。所以,七强主导的八国峰会还没开,催促东道国意大利将G8扩展到G14的呼
70年来首个“悬峙议会”    8月31日,澳大利亚现任女总理、工党党首朱莉娅·吉拉德(JuliaGillard)发表演讲,呼吁尽快解决10天前大选的僵局。她表示,虽然工党和联盟党在支持率上旗鼓相当,不能确定谁最终胜出组阁,但反对进行第二次大选。  根据澳大利亚选举委员会的统计,截至8月31日,在国会众议院150个席位中,T党获得72个席位,托尼·艾伯特(TonyAbbott)率领的反对党联盟获得
如果大国之间继续相互带有敌意或故意“制造敌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相互威胁”,再把环境问题这个人类“共同威胁”搁在一边不管,就难免将人类引向灾难。  1997年5月,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时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的何方先生提出了一份题为《对中日关系的一些看法和意见》的报告,该报告的“简写版”、题为《我们能同日本友好下去吗?》的文章于1997年5月11日在《环球时报》发表,揭开了迄今长达11年
几年来,薛涌严厉地批评国内“主流学者”,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家”。先得分别一下“主流”的概念。在薛涌看来,“中国的主流学者”,是应该打引号的。因为“草根才是主流”(薛涌一本书的名字),而中国的“主流学者”,例如“主流经济学家”们,尽管也主张市场,但他们往往精英意识过重。他们的知识可能已经老化或比较有限,他们可能实质上是蔑视草根的。薛涌很不待见他们。每当他们有“不主流”的表现,薛涌的批评直言不讳。  
国家近期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尽管有关官员宣称无任何吃惊之处,但农业源污染对于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的“贡献度”还是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1月底,国务院发布了2010年一号文件。这是“十一五”期间,最后一个一号文件,与过去4年一样,农业与农村发展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在文件中悉数被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然被放在第一位,但不同于以往的则是,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同样被
如何让城乡居民享受到公平的医疗、教育服务,并且都拥有可靠的社会保障,是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一块试金石。  医疗、教育和住房三大问题一度齐名,被中国民众痛称为“压在头上的新三座大山”。长久以来,由于固有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和优质资源的长期短缺,使得城乡医疗、教育资源分布极其不均衡,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更是长期付之阙如。  “改革是要让人民看到希望。”过去7年里,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变革,使600
沙特八旬王储苏尔坦亲王因病在美国去世的10月22日清晨,87岁的国王仍在首都利雅得住院,这使得人们担心,在阿拉伯世界的动乱形势下,这个石油王国将面临怎样的未来。  戴眼镜的阿卜杜拉国王自上世纪末代理朝政,于6年前登基,他曾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前向英国方面通风报信,在阿盟峰会上与卡扎菲大吵,并在欧佩克峰会上斥责查韦斯把石油当作冲突的工具。他在5年前建立了一个新的忠诚顾问理事会,来评判未来国王和王储的继任
1月7日晚,五彩绚丽的焰火不断攀跃上南宁市的夜空,众多中国式的传统表演祝贺着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建成。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必将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出席仪式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表示。事实上,自2001年双方开始落实自由贸易区计划以来,中国东盟双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关系都得到了深入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2001年